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位列第一|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揭晓,浙江喜摘3朵“山花”

    潮新闻 俞越2024-01-19 03:44全网传播量1.9万
    00:00
    00:00

    1月18日晚,第十六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颁奖典礼在福建省厦门市举行,揭晓了优秀民间艺术表演作品、优秀民间文学作品、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优秀民间文艺学术著作等奖项,共20个作品分获各个奖项。为中国民间文艺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杨先让、郎樱获得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民间文艺)。

    颁奖现场

    杨先让、郎樱获得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民间文艺)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张雁彬,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潘鲁生,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崔永辉,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秘书长荣书琴,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周由强,以及舒婷、朝戈金、侯仰军、李倩、陈勇、陆开锦、王来文、吴子东等有关方面负责人出席颁奖典礼。

    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以下简称“山花奖”)是经中宣部批准,由中国文联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的国家级文艺大奖,是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项。“山花奖”每两年一届,每届设获奖数20个,奖项共分为四类:优秀民间文艺学术著作、优秀民间文学作品、优秀民间艺术表演作品、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

    据悉,本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共举办各类评选活动12次,共有160个作品入围,最终20个作品荣获本届“山花奖”。

    在本届评选中,浙江省共有21件作品入围,3件作品荣获“山花奖”,入围数量与获奖数量均位居全国第一。浙江获奖作品分别是:林霞的刺绣作品《涌》和周桂新、金英萍的竹雕作品《竹艺西游记》荣获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由浙江丽水学院卓么措主要编撰的学术著作《热贡艺术及传承人·唐卡》丛书荣获优秀民间文艺学术著作。

    林霞《涌》(台州刺绣)一组三件

    林霞《涌》(台州刺绣)一组三件

    林霞的刺绣作品《涌》被评为第十六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这件作品展现了林霞对生命、宇宙、万物的思考:生命的逝去与萌发,在混沌的沉睡中,在恍惚的将醒未醒之间,悄然上演。朦胧中涌动着的生机,交错繁乱里新生的秘密,内在细微的颤动和安宁,那么远,又那么近,那么平常,又那么陌生。作品介于梦幻和现实、抽象与经验之间,似乎客观存在,又像是一种幻觉,一种想象。富有原初性和生命热力的形态和线条无限延展,构筑出一片充满想象的、纯粹的生命世界。宇宙万事万物,如此相依相存、共生共荣。

    在工艺上,这件作品实现了台绣艺术的又一次蜕变,以独创的纤艺绣,立体浮雕的手法,突破了台绣原来半浮雕的工艺,以完全自由生长的千姿百态的塑形技法,实现了高悬浮效果。加减、透空,轻盈、悬浮,寄生状、繁衍状、纵横交错等多形式的肌理,都被赋予了独特的艺术语言。

    林霞

    林霞,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刺绣艺术大师、浙江省万人计划“传统工艺领军人才”,台绣服饰董事长兼艺术设计总监。林霞在台绣传统抽、拉、雕技艺的基础上,突破了刺绣原本二维画面的属性,以更加立体灵动的工艺和光影空间的构造,实现了更为立体、丰富、浮凸的肌理效果,创造出属于台绣自己的语言以及独具当代性的艺术风格。林霞创作了《涌》、《网络天下》、《原·衍生》等一批精品佳作,获国际、国家级大奖60余项,多件作品被国家级博物馆收藏。

    周桂新、金英萍 《竹艺西游记》(东阳竹雕)


    周桂新、金英萍的竹雕作品《竹艺西游记》被评为第十六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竹艺西游记》是作者以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作为创作灵感来源,设计了定海神针、大闹天宫、西天取经、火焰山、功德圆满五件小作。整件作品采用一整段竹子制作而成,运用移位的技法进行雕刻。如定海神针金箍棒、东海龙王、天兵天将、孙悟空等,均是通过移位技法呈现出立起或飞起的效果。大海中饰带的飘飞、鱼儿的游走、草儿的伸张,都是借助于竹子的一次次裂变制作而成。一段只有八毫米厚的竹子,制作出这种三维立体的场景,突破了竹子雕刻用材的极限,是对多维竹雕工艺的重大挑战。

    周桂新(左)金英萍(右)

    周桂新,浙江东阳人,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一级技师,中国民间艺术家代表,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东阳竹根雕”浙江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现任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竹雕)主任、亚太地区竹工艺名匠、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手工艺发展促进会学术委员、中国木雕博物馆国家级木雕艺术研究员、浙江省优秀人才,荣获国家级省级市级特等奖金奖六十多项。

    金英萍,浙江东阳人,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二级技师,金华市工艺美术大师,亚太地区竹工艺师。荣获国家级省级市级金奖银奖50多项。

    卓么措《热贡艺术及传承人·唐卡》(学术著作)

    浙江丽水学院卓么措主要编撰的学术著作《热贡艺术及传承人·唐卡》丛书被评为第十六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文艺学术著作。《热贡艺术及传承人・唐卡》丛书2022年4月由学苑出版社出版。该丛书共八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斗尕口述史》《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西合道口述史》《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更登达吉口述史》《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娘本口述史》,汉藏文各一册。每册20万字左右,各含约240幅精品唐卡、唐卡技艺步骤分析图、实景图等。

    热贡艺术是藏传佛教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五世纪发祥于青海安多藏区,至今仍有极其旺盛的生命力。热贡艺术包括唐卡、壁画、堆绣、雕塑、石刻、建筑、酥油花等多种艺术形态,其中,热贡唐卡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热贡艺术及传承人•唐卡》丛书基于扎实的田野考察,采用口述史研究方法,分别以热贡地区的四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斗尕、西合道、更登达吉、娘本为调查对象,通过实地访谈,借助影像手段,梳理热贡艺术鲜活的发展历史,全方位呈现热贡艺术的原生态文化价值。

    卓么措

    卓么措,教育学博士,丽水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曾在青海民族大学工作。2001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系,获理学硕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西南大学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获教育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民族教育、民族文化传承。近年来出版专著10部,发表文章20余篇。《热贡艺术及传承人•唐卡》丛书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并列入《“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获得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学术类—专著)A类,丽水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主持并结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结题省部级项目6项,在研省部级教改项目2项。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