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港法院:“改革名城”的司法之路

潮新闻 通讯员 龚国新 记者 高敏2024-01-19 03:27全网传播量2683
00:00
00:00

四载春秋洗铅华,栉风沐雨砥砺行。

温州龙港是全国首个“镇改市”,也是新型城镇化改革的“国家实验室”。为护航龙港改革发展,2020年1月21日,龙港市人民法院正式挂牌成立。自此,人民司法事业有了龙港法院的故事。

四年来,龙港法院坚定扛起新型城镇化改革试验区法院的责任使命,提出打造“新型城市未来法院”的奋斗目标,努力克服“案多人少”“基础设施薄弱”“队伍青黄不接”等诸多难题,奋力走好法院工作现代化的赶考之路。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2020年至2023年,龙港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27729件,办结26841件,人均结案数排名全省法院前列,审执质效考核和绩效总考评始终位居温州基层法院“第一方阵”,获评“全省突出贡献法院”、温州市文明单位等100多项荣誉,交出了一份让人民满意的精彩答卷。

为民司法走深几步

“经营一份感情,本应如同栽种一盆兰花,起初始于爱慕兰花之美,播种后便是日日辛勤的照料,半刻不得松懈……”2021年8月,龙港法院资深家事法官谢春凤在一起离婚纠纷案件调解书后,附上了定制版的“法官寄语”,以此表达对双方当事人的美好祝愿。

“法官好有爱,被感动到了!”案件代理律师将法官寄语转发至朋友圈后,被多家媒体转发,网友们纷纷评论、点赞,阅读量高达100万余次。龙港法院以此事为契机,于2021年12月1日设立了“春凤话语”家事工作室,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审判服务。工作室成立至今,累计已发出法官寄语2000余份,开展家事回访等各类服务活动230余次。

2022年中旬,龙港法院又聚焦离异家庭子女探望难题,联合龙港市群团工作部创新推行“易探帮”探望权行使机制,通过建立助探员队伍、推行探望承诺书、研发“e探帮”应用等方式,为离异家庭搭建子女探望平台,全力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2023年,该院已通过“易探帮”机制帮助50余名申请人成功探望60余次。

2023年3月,龙港法院成功获评温州法院“家事审判改革标杆法院”。从法官寄语到“春凤话语”家事工作室,再到“易探帮”机制,一系列家事审判改革举措,正是龙港法院做深做实为人民司法的真实写照。

面对虚假诉讼现象的蔓延之势,龙港法院着力构建“固、防、甄、惩”四位一体工作体系,建立了新收案件“五必备”、虚假诉讼行为备忘录等制度,不断完善线索甄别机制,加强依职权调查取证力度,让虚假诉讼“无所遁形”,虚假诉讼查处率等指标稳居全省法院前列。

“执行难”是影响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藩篱。龙港法院常态化开展晨曦行动、夜间突袭等集中执行行动,创新建立被执行人、“拒执”案件被告人担任“义务法治宣传员”机制,联合推行“拒执”案件快办模式,努力兑现当事人胜诉权益。2020年至今,该院累计拘留被执行人270余人,作出罚款322余万元,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2件22人,全面形成打击“拒执”行为的高压态势。

服务大局靠前发力

“要不是提前修复了信用,我们企业的融资和招投标都会遇到难题。”2023年初,龙港某田公司相关负责人顺利拿到了《信用修复证明书》。

一年前,该公司因替人担保受到牵连,被列入“失信名单”。经多部门联合研判,该公司经营正常,具有履行义务的意愿和能力。为尽可能减少司法活动对涉案企业经营的不利影响,龙港法院决定以宽限的方式暂缓信用惩戒措施,给企业“松一松绑”。和常规流程相比,解除信用惩戒的时间至少提前了半年。之后,该公司与新债权人顺利和解并履行了全部付款义务。

2023年以来,龙港法院在温州率先完善涉执企业信用修复机制,科学制定24项评价标准,建立准予修复、指导修复、不予修复“三张企业清单”,实行分类管理、精准施策。同时,该院联合多部门出台了“信用激励修复实施意见”,帮助诚信履行企业在政策性帮扶、招投标项目评审、纳税信用评价等方面获得“同等待遇”。2023年,该院已修复被执行企业信用190余家,促成自动履行案件200余件,履行金额达6000余万元。

完善涉执企业信用修复机制,是龙港法院立足地区发展大局,护航营商环境的工作缩影。2020年以来,该院建立健全法治化营商环境“五位一体”工作体系,持续推进“法护营商”七大行动,联合组织企业“法治体检”等帮企助企活动,护航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在营商环境专项考核中,该院已连续多年排名温州基层法院前列。

龙港实行“大部制、扁平化”改革,不设乡镇街道,基层治理模式独具特色。龙港法院积极融入地区基层治理,于2021年8月,在温州率先揭牌成立了首批共享法庭,在全省率先出台庭务主任选聘及履职评价办法等系列配套工作机制,并自主研发上线“共享法庭庭务主任履职评价系统”,推动更多司法资源向基层下沉,把司法服务送到老百姓“家门口”。共享法庭成立后,该院已开展指导调解等工作1100余次,其中一则案例入选2023年度温州法院共享法庭十大典型案例。

改革创新与民同频

“打官司肯定要拖很长时间,行政异议效率很高!”当事人吴某为行政异议制度点了赞。此前,吴某名下房屋在其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强制拆除,原先签订的征收补偿安置协议系吴某父亲代签。吴某对协议不认可,准备提起行政诉讼。龙港法院经吴某同意,引导其申请了行政异议。龙港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建设局在接到申请后,迅速了解相关情况,并与吴某重新签订了征收补偿安置协议,前后耗时仅20天。

龙港撤镇设市以来,伴随大范围的城市化建设,行政争议持续多发,人民群众渴求更加便捷高效的解纷途径。2022年4月,龙港法院和龙港市政府经过大量调研,并征询各方意见后,在全国首创行政异议制度,引导当事人将行政争议提交至行政机关先行处理,探索构建行政争议“三级分层过滤体系”。

制度试行后,以龙港市行政机关为被告的一审行政诉讼案件收案数持续下降,行政争议诉源治理成效明显。行政异议制度也得到各级媒体聚焦报道,被认为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样板”,具有“法治示范意义”。

改革创新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也必须紧紧依靠人民。

2023年以来,龙港法院结合地区“市管社区”改革优势,按照浙江高院“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参与执行”部署要求,在全省率先探索人民陪执员协助执行工作机制,从各社区、行业协会等聘请了120余名陪执员。陪执员可以充分发挥“人缘”“地缘”优势,协助开展“查人找物”、促进执行和解等工作。机制试行以来,陪执员共参与制作《被执行人财产调查表》500余份,发现财产线索140余条,依据线索执行到位金额2100万余元。

数字化时代,人民群众期待更加优质的纠纷解决模式。龙港法院全面推进“数字法院”建设,积极参与研发凤凰危驾智审、行政法治数智协同等3个省级数字项目,“凤凰危驾智审”应用被评为2022年度“浙江全域数字法院”好应用成果。同时,该院常态化开展数字“金点子”活动,动员全体干警从工作中、从群众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数字英雄榜”专项考核中排名温州基层法院前列,努力以数字正义保障“公正与效率”。

锤炼队伍下硬功夫

干事创业,关键在人。龙港法院始终把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按照“以党建带队建促审判”的工作思路,深入实施“红天平·e路向党”党建精品工程,推进文明单位、模范机关和清廉机关“三优联创”,实现党建工作提质增效,2021年成功获评龙港首批“温州市文明单位”。

“我将以身作则,发挥榜样作用,毫无保留地传授工作经验。”“我将多向师父请教,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法院干警。”在龙港法院“师徒结对”仪式上,师父高葱葱法官和徒弟陈冬冬法官助理分别作出了承诺。

据介绍,这样的“师徒”关系,该院已建立20余对。为促进人才交流培养,帮助薄弱业务领域干警成长成才,该院争取温州法院首家审判能力现代化实训基地落户龙港,常态化开展结对交流、项目孵化、实战训练等各类活动,切实提升干警综合素质。

抓好法院队伍建设,科学考核必须跟上。龙港法院坚持“管在日常、严在经常”,持续深化平时考核机制改革,建立“办案龙虎榜”“打假英雄榜”等各类榜单,创新开展“开拓者”“躺平者”等正反形象双向评定工作,切实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同时,该院通过建立奖惩项目“两张清单”、统一设立“奖金池”,将各项考核结果量化为奖惩数额,让“考人”“考事”深度融合,不断激发队伍工作活力。

廉洁是司法公正的基石。龙港法院坚持全面从严治院方针,深入推进“三色廉政”工程,设立龙港首家廉政教育基地,组建廉政监督“三支队伍”,并大力开展清廉学习、清廉教育、清廉巡航等各类活动,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司法生态。2022年9月,该院获评温州市首批“引领型”清廉建设单位。

“在新时代法治建设新征程上,我们将守正创新、奋楫笃行,高标准建设‘新型城市未来法院’,为龙港打造‘改革名城、瓯越明珠’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服务。”龙港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董忠波坚定地表示。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