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个“酒鬼”,一天到晚想着喝酒,而且还挑着地方喝,挑着酒喝。突然有一天,想到兰亭去喝咸亨酒,这是因为有那么一点书法爱好,想体验一下王羲之“流觞曲水”后的刚劲书法。
绍兴兰亭从晋代以来,一直有书法圣地之称,而鲁迅散文中的咸亨酒,又是绍兴咸亨酒店产的。想当年书圣王羲之集江南名士于兰亭,“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与会者饮酒赋诗,各抒胸怀。盛宴后,王羲之一挥而就,书写了闻名中外的《兰亭集序》。
本来我并不知道王羲之的大作《兰亭集序》,因为那年报名参加中医自学考试,中医自考有一门功课就是《医古文》,而《医古文》的其中一篇就是《兰亭集序》。书圣王羲之的这一篇范文,自学考试大纲是要求背诵全文的,因此,这篇文章当时背得滚瓜烂熟。
中医自学考试那个难啊,可以说难于上青天!中医考试理解的东西不多,大都要死记硬背,等到把所有功课考出来,真的是白了半边头。因此,有时就想,考出来了,就去趟兰亭,把自己喝个大醉,不醉不归。听说王羲之当年就是喝醉了,醉后一挥而就,后来想重复一下,都无法重复了。
王羲之祖籍山东,在绍兴为官,不知道王羲之和群贤们当年喝的是白酒还是黄酒,但是估计是黄酒,至于是咸亨酒还是“女儿红”真还不得而知。
也许是因为经常背诵《兰亭集序》,和朋友聚餐时,时不时露出对王羲之酒后作《序》的仰慕,绍兴酒厂的老朋友王麦大会经常电话邀请去兰亭雅聚,欣赏书法和仿效先贤做流觞曲水游戏。时值暮春,欣然前往。
老朋友王麦大是酒厂厂长,和我这个“酒鬼”可是有缘,不但因为“酒”,他做酒,我喝酒;还因为“书法”,他书写,我欣赏。有一次老王邀请我参观他的咸亨酒酿酒过程,顺便也参观了他的办公室。还在门口,就“闻”到“书香”,他的办公室就象个书房,“文房四宝”一应俱有。办公桌后上方的壁上,书有“惠风和畅”四个龙飞凤舞的大字,这不是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惠风和畅”吗?我说:老王,真没有想到您还有这一手?老王微笑着用绍兴话回答说:伢绍兴人就喜欢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这天我就请老王现场捉笔“惠风和畅”。
绍兴真可谓“书法之乡”,老王随便一叫,就叫来几位书法爱好者同车而往。也正值暮春之初,“会稽山阴之兰亭”,阳光明媚,蓝天碧水,茂竹修林,山道弯弯、曲径通幽,清流潺潺,鱼翔浅底,春风湿润,春茶初萌,农舍新居,鸡鸣犬吠,好一派越地风光。山水养人,山水娯人,难怪乎晋代王右军在灿烂春色与古越美酒中能有如此绝笔、如此憾世之作,可感、可叹!
真佩服“书圣”能找到如此仙境,想不雅都不行。
书法圣地,实际上是以兰亭山坡上的一条小溪为中心,溪流自上而下流,曲曲折折,潺潺有声,如琴瑟之奏鸣。在脑海里假想一下兰亭集会群贤毕至的当日,各位江南贤达必然是对坐小溪两侧,从小溪上游放下笋壳做成小小的船,在笋壳船上放一杯酒,笋壳船顺着曲曲折折的溪流而下,停在了哪位贤达面前,就由该贤达喝酒吟诗作文,并且现场挥毫作成,这样,就形成了一部诗文集,“书圣”再在首页作序,如此,《兰亭集》和《兰亭集序》就形成了。
我们一行本欲仿效“流觞曲水”之趣而来个野炊,但是事实上景区不能搞野炊,污染环境不说,游客众多,既不雅观,也影响其他游客游览,就想着到附近的农家乐小聚。
一群书法爱好者,既想以“书”会友,也想以“酒”会友。酒,做酒的老王早就带来了咸亨酒,笔墨和宣纸也带来了,就是要找一家有书桌的农家乐。也真的佩服“书法之乡”兰亭的农家乐,为了方便游客,很多农家乐都备有书桌,有的还有笔墨。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东道主老王发话了,说要围绕《兰亭集序》或书或吟,能书者书,能吟者吟,能饮者酒。“书法之乡”和“酿造之乡”的朋友,当然个个能“书”能吟,只有我,既不能“书”,也不能吟,就只能“对酒当歌”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
潮客_wzypyt
潮新闻潮客,即拍即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