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根本数不过来!“国宝”级野生动物纷纷落户嘉兴

    潮新闻 共享联盟·嘉兴 唐潇伦 海蓝蓝 子乐2024-01-16 22:05全网传播量2241
    00:00
    00:00

    翻开嘉兴地图,东临大海,南倚钱塘江,北依太湖,西接天目之水,大运河纵贯境内。优越的地理环境让这个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心地带的城市坐拥深厚生态家底,也让众多稀有鸟类不期而遇,一次次邂逅美好的生物多样性故事。

    时而在浅滩上梳理羽毛,时而在水中觅食……近日,在嘉兴贯泾港水源生态湿地,迎来了一群“贵客”,数只褐色鸟类混群于绿翅鸭和斑嘴鸭之中,在湿地内自在游荡、嬉戏、觅食。它们就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花脸鸭。

    据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工作人员介绍,花脸鸭是雁形目鸭科鸟类,因脸上酷似京剧花脸脸谱而得名,由于过度捕猎,数量急剧下滑,濒危程度加剧,急需加强保护。2021年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花脸鸭被升级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目前正是花脸鸭的越冬时节,它们一般会选择人为干扰较小的湿地作为其越冬场所。贯泾港水源生态湿地有着良好的自然湿地生态环境,无人为干扰,有适宜花脸鸭栖息生活的大片湿地水面,因此花脸鸭选择在这里安家。”

    就在花脸鸭现身贯泾港水源生态湿地之际,在海宁黄湾镇的塔山坝附近,拍客子乐也拍到了浙江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斑嘴鸭和针尾鸭。透过照片,记者看到,冬日暖阳下,一群被钱塘江水滋润的圆滚滚的小精灵们,或在水中游弋,或展翅高飞。


    “好大一群,根本数不过来!”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子乐直呼太震惊,“一次性偶遇这么一大群小精灵,真是太难得了!”子乐告诉记者,在拍摄过程中,他发现,这几年随着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人们生态意识的提高,鸟的品种多了,嘉兴的生物多样性越来越明显。

    资料显示,斑嘴鸭上嘴黑色,先端黄色,脚橙黄色,脸至上颈侧、眼先、眉纹、颏和喉均为淡黄白色,远处看起来呈白色,与深的体色呈明显反差。针尾鸭也叫尖尾鸭,它的尾巴正中一对尾羽特别延长,在各种内陆河流、湖泊、低洼湿地都可以见到它们的身影,在开阔的沿海地带也可以看到。

    “贵客”盈门,远不止此。日前,位于海盐秦山街道与通元镇交接的大丰山矿坑湖内飞来了上千只水鸟,场面十分壮观。


    跟随着当地村民的脚步,记者从大丰山西侧的小道进入矿坑区域,才刚刚靠近崖壁,数百米开外的水鸟便已警觉,盘桓着飞往更远的湖面。远远望去,可以看到,水面上游着大群的水鸟。“每年冬天都有,望过去一片又一片,白天晚上几乎都在水面上。”该村民说。

    由于距离太远,经海盐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工作人员初步辨认,主要为绿头鸭、绿翅鸭和斑嘴鸭,可能还有国家三有保护动物——罗纹鸭。

    那么,为何会有如此规模的水鸟落户?“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浙江处于东南亚到俄罗斯、澳大利亚到俄罗斯这两条比较重要的候鸟迁徙路线上;从环境上来看,这几年,海盐的环境越来越好,湖内水藻、鱼类资源丰富,正是水鸟喜爱的栖息地。”该工作人员介绍。

    各种鸟类频频“亮相”的背后是嘉兴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的持续加大。近年来,嘉兴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宏伟蓝图,开展一系列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让天蓝地绿水清的环境之美从理想照进现实,也为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截至2023年5月,嘉兴市已全面完成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初步掌握不同生物类群物种数3500余种,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约70种,浙江省重点保护物种约60种,其中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4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60多种。建立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地8处,形成了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屏障。

    或是翱翔苍天,或是枕眠草木,万物一幕幕自由又安逸的剪影,既是嘉兴生物多样性的生动写照,也是对生态环境改善的有力证明。“接下来,嘉兴将持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加强监测监管体系建设,加快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建设,让有山有水的嘉兴成为各类动植物乐于栖息的‘安乐窝’。”嘉兴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