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90后”爷叔一声大笑,梦回济公,追寻天台的文化印记!

    天台山旅游 2024-01-16 06:23全网传播量4.1万
    00:00
    00:00

    日前,第二届中国电视剧CMG年度盛典举行《繁花》中“爷叔”扮演者游本昌老师一声大笑,一代人的童年记忆,那位逍遥自在、扶危济困的济公爷爷重现眼前。

    如果说90岁的“爷叔”传达出的是上海这座城市的温度和气度,那52岁的“济公”传达的便是台州天台这座小城的豁然与自得,徜徉于神秀山水之间,熏陶于深厚文化之中。

    让我们跟随“济公爷爷”游览济公老家,感受佛国仙山的灵气与精华。

    这里有济公故居

    济公原名李修缘,法号道济,天台永宁村人。因广乐善好施,后人尊称为“活佛济公”,在国清寺出家,大雄宝殿内塑有一座济公佛像。

    济公出生于天台城北的永宁村,村内有着浓重的济公文化和佛教文化,但又集烟火于一体,让人看到了“济公”下凡的一面。

    济公故居由永宁村口双牌楼与观霞阁、济公李氏祖居和陇西园三大部分组成,内聚佛国之灵气,外撷仙山之精华。游本昌老师在专程回天台“老家”探望故居时说:“济公故居修复得好!让民众体会济公从人到神、从李修缘成为济公‘活佛’的变化历程”。

    过些时日,济公故居将迎来赏梅季,园内数十棵梅花争相怒放,为故居平添几分生机与灵气。

    这里有济公读书处

    赤城山是少年济公读书的地方,赤城山中层为济公院,分为东西两院,建筑风格奇特,依势造房,体现济公形象、个性。

    济公西院是天台籍建筑学家齐康院士的力作,建筑群主要由破袈裟、破帽、酒葫芦、破鞋、破扇等一系列象形“小品”组成。

    济公东院位于济公院东边、十八盘上端三岔路口,有白云洞,依山势而建,面积1704.7平方米。另有葫芦形池塘一口,月映池塘波光粼粼,有“葫塘洗月”之景。

    这里有济公传说

    2006年6月,“济公传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济公传说始于南宋末年,以南宋高僧道济故事发展演变而来的一种民间口头文学,以天台为中心分布于浙江省境内,并辐射全国,影响世界。

    作为“济公传说”的保护地,天台县社会各界一直致力于“济公传说”保护与传承。在1993年,就成立了济公文化研究会,已经举办了多届天台山国际济公文化交流大会,建立中国济公网,挖掘民间传说,出版《济公传说》《天台山济公活佛》等传说集、学术论著,发展济公文化产业,提高了“济公传说”的知名度。

    这里有济公美食

    每逢佳节,家家户户会吃一种叫“饺饼筒(济公卷饼)”的美食,相传就是源自“济公将寺院吃剩的菜卷成饼筒分给大家”的传说。

    修缘蒸糕,相传南宋年间,济公将此糕递给太上皇赵构充饥。入口细腻松软、甘甜若怡,食毕余香满口。时至今日,天台逢年过节,拜寿喜宴,家家户户皆备修缘蒸糕,意取“修身结缘、蒸蒸日上、步步登高”,以庆吉祥!

    济公平日惜米惜食,勤俭节约,积下很多食物,煮成美味的米粥——五味粥。每年新春第一天,我们都会煮上一碗,一来纪念济公,二来表示全年都要勤俭节约,三来预示五谷丰登。

    一个角色,更像是一座城市精神气质的聚合体,济公,济世为民,无我利他的精神也是天台这座小城的真实写照。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高配版招工分队出征!台州黄岩区率先启动2024年跨省驻点招工
    哈?尔滨也有“蛋清羊尾”?震惊临海人了!
    基层文化阵地如何运营?路桥文化礼堂“我们的村晚”即将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