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解锁“公园+”新消费场景,海宁开启夜经济新玩法

    潮新闻 记者 褚晶君 共享联盟·海宁 马银淇 通讯员 查晓元 万夏叶2024-01-12 22:17全网传播量4231
    00:00
    00:00

    1月12日晚6点半,海宁市民常先生漫步至家门口的洛塘河绿道,汇入人头攒动、灯光交错的“洛塘·冬暖——二十四节气生活节”。这已经是常先生一周第四次来此逛夜市。

    冬季的夜晚,寒风没有吹散人们的消费热情,反而带火了海宁“夜经济”。

    灯光璀璨的洛塘河。 王诗风 摄

    洛塘河越夜越精彩

    悠悠洛塘河,无限风光润潮乡。

    近一周,海宁朋友圈的“顶流”,不得不提洛塘河公园。

    今年1月初,随着“洛塘·冬暖——二十四节气生活节”开启,其已逐渐成为海宁夜间旅游的“新名片”。

    傍晚时分,随着灯光亮起,夜幕下的洛塘河,迥然于白天的娴静,换上了色彩明丽的“新装”。“洛塘踏歌集”市集、草坪音乐会、围炉煮茶、船秀桥秀、河灯祈愿……连日来,丰富多彩的项目,让洛塘河之美在夜幕降临后更加璀璨夺目。

    灯光璀璨的洛塘河。 王诗风 摄

    走在洛塘河绿道上,摊主的叫卖声、市民的交谈声此起彼伏,河岸一侧灯光交错,与摊位上升腾的热气交织出一幅活力勃发、烟火气十足的夜生活画卷。

    记者了解到,本次生活节贯穿海昌路至梅园路段,大致分为海昌路-联塘路、联塘路-文苑桥、文苑桥-梅园路3个主活动区域,每块区域各有特色,串起非遗文化课程、“洛塘踏歌集”市集、草坪音乐会、围炉煮茶、猫鼠游戏、泰迪健康跑、船秀桥秀、河灯祈愿等8项活动。

    在“洛塘踏歌集”市集,记者见到了美食类、文创类、非遗类、体验类等不同类别的摊位。在一个美食摊位前,三五为市民正在排队购买美食。“在这里,我能吃到一些海宁老底子味道的小吃,晚上出来散散步,品品美食,还能再赏赏美景,蛮惬意的!”一位路过的市民杨女士说。

    除了摊位,还分散着数十顶露营帐篷。“以‘围炉煮茶’为主题的冬季露营,是这次活动的特色之一,市民在这里可以享受到露营+娱乐+音乐+美食。”生活节相关负责人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生活节期间,在洛塘河公园城市展厅南广场举办小型草坪音乐会,邀请民族乐队、流行乐队等,演奏吉他弹唱、爵士乐、民谣等轻音乐,穿插巡游表演,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解锁“公园+”新消费场景

    洛塘河历史文化悠久,古称“洛溪”,也是海宁的“母亲河”。

    治污水、拆违建、修绿道……近些年,海宁对洛塘河进行大提升。尤其是2022年,海宁启动省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洛塘河两岸有机更新及配套停车场项目建设,致力于打造了集自然生态、休闲娱乐与城市功能多位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去年10月,项目全面完工。“公园经过近些年改造提升,不仅在沿线设置设置母婴室、无障碍卫生间、寄存箱、储物柜、饮水点等不同便民服务功能的驿站,还配套各类多功能器械组合、多功能游乐设施等公共设施。”海宁市交控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园还在地下配建停车场,是一个集规划展示、教育、休闲、赏景、停车等功能于一体的“共享空间”。该项目在浙江省民生实事项目群众满意度测评中满意率达99%。

    作为自带“流量人气”的公园式综合体,每天都成为附近居民出门散步的好去处。“我们选择洛塘河公园举办生活节,便是看中公园自身的‘流量’,有利于塑造引流新场景,为活动带来更多人气。”该负责人说,开幕首日吸引周边游客超1.5万人,实现营收超10万元。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出现,成为提振消费的重要突破口。其中,公园作为一个“热门”载体而备受关注。“洛塘河公园兼具文化性、开放性、生态性等众多属,因此成为生活节的不二选择。”该负责人介绍,海宁通过引入专业策划团队,创新尝试开放式公园植入商业文化,进一步提升洛塘河公园服务功能,构筑高品质“城市会客厅”,在满足群众日常需求的同时,通过经营收益反哺项目投资运营。

    随着“公园+”消费新场景“解锁”,以及海宁市全域建设幸福河湖的推进,开放共享的河湖水域和岸线,给人们提供了新的“自洽”空间。“通过适度开放水域岸线,实现涉水工程成果共享,也有助于推动塑造消费新场景。”海宁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下一步,海宁市将继续推动城市公园发展业态和经营模式升级提质,开创“公园+”消费新场景,为海宁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活力与动能。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浙报 | 这枚在嘉兴总装的火箭上榜2023年度“浙江十大科技事件”
    嘉兴“熊猫血”男子22年献血8700毫升 相当于两个成年人血量
    年味儿足!桐乡的“年猪文化”氛围感拉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