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大批特朗普支持者袭击美国国会大厦后,Facebook封停了特朗普的账户,称其被用来“煽动针对民选政府的暴力叛乱”,推特也以“有进一步煽动暴力的风险”为由,阻止特朗普利用其平台与8000多万粉丝进行交流。就连特朗普支持者聚集的小众平台Parler,也遭到了苹果、谷歌和亚马逊的追杀,分别从其应用商店和网络托管服务中停止了对Parler的服务。
一个仍然在位的美国总统遭遇了大型社交媒体公司全面的封锁,意味着什么?
特朗普的个人推特账号被封禁
其实,不仅特朗普,大量国家领袖和社会名流都在推特上开账号。如果哪一天,推特或推特背后的资本等势力,以自己价值标准判断该封杀谁,或给谁留活路,那这就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国家安全问题,细思极恐。
可以理解,这就是特朗普所说的“灾难性错误”的意义所在,这个世界不能被“互联网帝国”掌控。
默克尔认为“有问题”“封杀特朗普”让欧洲有点慌
从这件事情后,相信会有很多国家,原本依托美国媒体平台的,一定会开始严肃考虑建立他们自己的社交媒体平台。包括欧洲,很早就有这种声音了。在美国主流舆论一片叫好声中,欧洲不少国家领导人却纷纷表态“力挺”特朗普。
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一直和特朗普“不对付”的德国总理默克尔。据外媒报道,特朗普曾公开称德国铁娘子是一个愚蠢的失败者,后者则多次痛批特朗普的种族主义和抗疫政策。
但在特朗普的账号遭到封禁之后,默尔克罕见地站在特朗普这边,她认为,一名总统的账号被永久冻结是“有问题的”。
默克尔为何为特朗普鸣不平?简单地说就是,“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利”。默克尔的发言人表示,“言论自由是(民众)重要的基本权利,这项基本权利可以通过法律和立法机构进行限制,而不应受到社交媒体平台的影响。”很显然,默克尔关注的是在执行过程中具体的权力究竟掌握在谁的手里,她反对的不是一般意义上对社交媒体平台内容进行的管控,她认为这种管控的权力应该掌握在政府手中。
默克尔 图片来源:新华社
同默克尔一起谴责推特的还有法国财政部长勒梅尔,他在电台节目上表态说:“让我震惊的是,竟然是推特(决定了)关闭他的账号。对数字世界的监管不能由数字寡头来完成。”
对于多位领导人的表态,路透社解读认为,这已经反映出了德国、法国等欧洲大部分国家对推特等社交媒体平台影响公共话语能力的担忧。
《纽约时报》的调查显示,全球十大互联网公司,有8家在美国,可有81%的用户都是美国之外的用户。一个事实上仍然是美国在任总统的人遭遇了大型社交媒体公司全面的封锁,那么明天是否会轮到自己也成为了一个未知数。
不寒而栗的显然不只有欧洲。最近,土耳其政府已经开始收紧对社交媒体的控制,总统府新闻署和国防部都宣布不再使用WhatsApp,同时呼吁民众换用本土通讯软件。
“正如我们在《信息和通信安全指南》中提到的那样,外国应用程序在数据安全方面存在重大风险。”土耳其数字化转型办公室负责人阿里·塔哈·科奇在推特上表示,“我们必须使用本地应用程序保护我们的数字数据。本地应用程序可以更好地呈现外国应用程序所提供的任何内容。”
国会暴乱 图片来源:新华社
社交媒体掌权的背后是“互联网帝国主义”?
国会的暴乱发生以后,美国政府没有出台一个有约束力的文件对特朗普进行政治性的谴责,法院也没有作出一个判决。反而是这些大公司的领导人根据自身的政治立场和判断,封杀了特朗普。
那“扎克伯格们”这样做是不是有违美国那套言论自由的规则呢?《纽约时报》曾于1月11日发表专栏文章称,“一方面,将特朗普这样的用户赶出平台是完全合法的,企业权力的风险往往被夸大。另一方面,这些公司也拥有着一种前所有未的能力,能够封杀政客的所有言论,而不仅是那些危险的言论。”
首先要明确的是,“扎克伯格们”的行为是合法,关停特朗普的账户也没有违反任何现有法规;没有法律对互联网公司做出这类行为的权力进行限制。这种权力当然可以用在好的地方,但与此同时,欧洲的隐忧就是担心这种能力容易被滥用。他们担心,当美国和这些国家发生纠纷,以及这些企业和别国政府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扎克伯格们”会不会把事件转化成一种可以在国际政治当中发挥作用的权力来源,进而影响其他国家的政治安全。
就当外界对这些科技公司的质疑愈演愈烈时,当地时间1月14日,率先带头“封号”的推特公司CEO杰克·多西一口气连发十多条推文,为其所作的决定进行辩护。杰克·多西称这是一个正确的决定,不过他也承认推特此举开创了一个危险的先例:个人或企业拥有的权力已凌驾于部分全球公共对话之上。
推特CEO的推文
想用茅坑里的水把自己的脸洗干净的事情,显然是做不到的。事实上我们国家已经遇到了类似的问题。在香港发生暴乱的时候,推特和Facebook就认定在香港发生的事件就是一次民主的示威游行,于是就允许跟这个判定相关的内容在社交平台上发布和流动,而不允许相反的信息发布和流动。
每一次社交媒体巨头们给出的理由看起来都相当正义,香港暴乱时,他们支持这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支持民主;封杀特朗普时又是另一副嘴脸,“领导人的账户并非完全凌驾于我们的规定之上,更不得利用推特煽动暴力”。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非洲国家乌干达身上,刚刚下手“封杀”完美国总统的账号后,推特公司反过来就批评乌干达在该国选举前夕屏蔽社交媒体软件,说这“侵犯人权”,典型的“驰名双标”。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次“封杀特朗普”所引发的争议背后,折射出的是一种恐慌心理。私有社交平台的运营者攫取了过高的政治权力,他们凭借庞大的技术力量以及资源和能力上的优势,自己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如果这件事成了一个先例,那么类似于推特这样的企业,就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政治权力源头,很容易影响其他国家的正常运行。
意识形态与之相左的国家已经受到了它的影响,其他西方国家经此一事,也彻底看清了,美国的科技互联网公司居然有这么大的权力,这无异于“互联网帝国主义”。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