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在京浙商今天开了个会,带来哪些好消息?

潮新闻 记者 沈爱群 刘晨茵2024-01-06 14:38全网传播量1.4万
00:00
00:00

1月6日下午,北京浙江企业商会第六届第三次会员大会在中国大饭店举行。近三百在京浙商齐聚一堂,共叙乡情友谊,共话未来发展。

年会现场

过去一年,在京浙商都有了哪些新变化?产业发展上又有哪些新跃升?这些忙碌的浙商们见面寒暄时最关注的话题,他们也顺带在会前会后跟潮新闻记者聊了聊。

云裳小镇,成为全国纺织服装创意设计示范园区

目前在北京,浙商企业到底有多少家?

会上,潮新闻记者捕捉到的信息是:目前在京浙江籍注册企业超过10万家,具体为107489家;上市公司171家。

这其中,北京浙江企业商会7700家会员企业中,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13家著名企业上榜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系列榜单。

超10万家在京浙江籍老板名下企业中,一部分是原先大红门浙商创办的。随着前些年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他们中的一部分去了河北省固安、沧州;更多的,则是选择跟随大部队,奔向河北省永清县,二次创业筹建“浙商新城”和云裳小镇。

2023年5月,潮新闻记者在永清调研时发现,永清“浙商新城”从2009年谋划至今,期间发展历经磨难,遭遇搬迁容易落地难、市场规模效应重启难、土地等各种流程审批难等种种不如意,但这些浙商坚信华北区域需要这么一个时尚产业平台,为此他们一直相互鼓劲,一路前行。

在京浙商合影

十多年坚守,疫情后的2023年,在河北永清发展的众多浙商还好吗?会上,潮新闻记者从北京浙江企业商会常务副会长、北京台州企业商会会长谢仁德那里,得到的最新消息是:目前永清县委县政府正在积极推进“浙商新城”项目,搬去永清的浙商们也都干劲十足。

以云裳小镇为例。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云裳小镇正引领在小镇经营的商户们,推动时装技术往前走,接轨国际、引领潮流。

而今,云裳小镇已吸引百余家独立设计师与高级定制工作室进驻。这些工作室,均由中国时装设计“金顶奖”、中国时装技术“金剪奖”、“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等领衔。

2023年9月,“云裳小镇·2023中国时装技术奖获奖作品展”在2024春夏中国国际时装周期间启幕。“‘中国十佳时装技术奖’是中国国际时装周的三大权威奖项之一,代表了国内服装工业技术的最高水平。从2023年的参赛情况看,不仅前来参赛的年轻选手越来越多,而且从海外时尚界学成归来的也有不少。”云裳小镇董事长卢坚胜表示,“这说明,云裳小镇的知名度正越来越高。而这,也是浙商在此坚守的意义所在!”

2023年,云裳小镇被工业和信息化部列入第三批纺织服装创意设计示范园区。

先知先觉,看看这些浙商的手笔

浙商是市场里的先知先觉者。

浙商嗅觉灵敏,善于在时与势中不断发现新商机,悄然布局,从而在时势明朗时让人恍然大悟。看似“一鸣惊人”,实则把握了顺势而为的大规律、大潮流。

潮新闻记者本次采访也发现,在京浙商中不乏这样的先知先觉者。他们在疫情三年中“逆势”布局,把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搬”回家乡浙江,既给自家的产业找到了增长的动力,也让自己作为藤蔓在外汲收的阳光雨露“反输”给地瓜,体现了在京浙商对浙江经济的反哺。

据不完全统计,近四年,在京浙商回乡投资企业40余家,投资项目60余个,总投资额超300亿元,在做大浙江“共富蛋糕”中生动实践“地瓜经济”。

台邦电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春良是其中一位。陈春良是温州乐清人。上世纪八十年代,来自工业电器之都的他在北京做起了工业电器生意。他专注于减速电机30多年,以持续的自主创新打破国际垄断,缔造了世界前三的优良品牌。

最近几年,台邦电机投资20亿元,把制造中心都“搬”回了乐清。2019年,一期8万平方米的交直流智能电机项目建成投产;三年疫情并没有减缓他们的建设速度,截至目前,主打工业机器人、精密减速器和智能物联滚筒电机的二期13.5万平方米项目也已建成并开工投产。“除了北京的研发中心,接下来我们要把上海、广东、江苏的工厂都搬回乐清。”陈春良表示。

参会浙商

北京虞商联谊会会长、浙江厚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周益华,通过发起设立基金的方式助力家乡招商引资。2022年夏天,他们在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了绿建综能(浙江)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做的是源网荷储、用户侧共享储能和电网侧储能的新型储能项目。2023年9月,该项目被列入浙江省新型储能“十四五”发展规划,计划2024年6月并网投产。

“我们回乡投资,既是看中了家乡一流的营商环境,也是反哺。”周益华说。

持同样眼光的,还有北京八亿时空董事长赵雷。赵雷是绍兴越城人,他创办的八亿时空于2020年在科创板上市。经过仔细调研后,也是从2022年起,他先后在杭州湾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了两个项目,分别生产液晶显示材料和新能源材料,总投资额119亿元。

“这两个项目,目前已完成建设,正紧锣密鼓进行调试,计划2024年5月投产。”赵雷告诉记者。

悄悄地,就把事业做到了海外

对于部分在京浙商来说,2023年也是他们事业大踏步前进的一年。这一年,他们在前期调研储备的基础上,趁着经济向稳回暖的当口,果断把生意做到了海外。

2023年年初,潮新闻记者采访北京新发地“干果大王”、丽水景宁人徐铨卫时,他说从当年春天开始,在确保干果部分产值的前提下,准备在水果领域大干一番。

1月5日中午,记者再次碰到他时,徐铨卫表示还把农副产品大流通生意做到了海外。过去一年他和伙伴们合作,把国内的水果、干果、蔬菜等运到柬埔寨和越南去销售,反过来再把产自这两国的香蕉等水果和部分干果运回国内。其中,运出去销售的蔬菜包括青菜、萝卜、洋葱、土豆、青椒等40多个品种。

“刚好‘满柜’去,再‘满柜’回。”徐铨卫说,“一去一回,全年运了近两百条柜(注:一个条柜约25吨)的农副产品。”

参加年会的部分浙商

新生代在京浙商封跃平,也是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把事业版图拓展到了海外。

封跃平是嘉兴海盐人,北京浙江企业商会常务副会长、国樽律师事务所主任,主攻涉外法律服务赛道。2023年10月17日,第三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企业家大会上,推出了“全球法律呼叫中心”这一全新服务项目。封跃平是登台签约的中方律所代表,而他所在的国樽律师事务所也成为唯一登台签约的中方律师事务所。

当天封跃平签约的对象,是总部在匈牙利的CATHAY律所。多年来CATHAY律所,一直致力于为全球跨境交易提供全方位支持,目前已在全球五大洲88个国家开展全球业务。

“通过此次品牌合并,国樽律师事务所的海外办公室数量达到113家,拥有2000多名专业律师,成功覆盖全球233个城市,可以为客户提供24小时全天候在线、零时差的法律咨询和支持。”封跃平说,“我们的目标,一切都是围绕中国企业更好走向海外,为他们提供精准服务。”

据悉,两个多月以来,“全球法律呼叫中心”已接听电话超百次,业务涉及16个国家,覆盖国际投资、国际贸易、海商海事、海外并购与重组、家族财富传承、涉外刑事等领域。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新评论(9)
潮客_2j2zhd · 2024-01-07 12:49 · 浙江嘉兴回复
这次浙商大会的主题是“创新发展”,这可是当下最热门的话题啊,期待他们的新思维!
宝藏Hunter · 2024-01-07 12:20 · 浙江湖州回复
浙商大会肯定会有不少干货。
潮客_24qwcq · 2024-01-07 12:19 · 浙江杭州回复
浙商大佬们凑在一起,肯定能搞出大动静。
有美有生活 · 2024-01-07 00:38 · 北京回复
做强自己、反哺家乡、回报社会,了不起的浙商👍
月夜河堤慢行走 · 2024-01-06 15:44 · 浙江温州回复1
共商2024发展大计
潮客_avx7hf · 2024-01-06 15:08 · 浙江杭州回复
无论是走南还是闯北,不变的浙商的精神
潮客_24qw4i · 2024-01-06 15:08 · 浙江杭州回复
浙商是市场里的先知先觉者,提炼的很到位,做生意就是要有敏锐的市场嗅觉
做自己最好人 · 2024-01-06 15:08 · 浙江杭州回复
目前在京浙江籍注册企业超过10万家,浙里企业云集北京呀~
花语moonflower · 2024-01-06 15:08 · 浙江杭州回复
浙商走遍天下,未来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