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金琤 |《修篁深处》成书前后

    潮新闻 金琤2024-01-05 04:19全网传播量10.2万
    00:00
    00:00

    一本小书,编了足足一年多。

    认识郭哲渊,是在2021年11月,于潘天寿纪念馆中举办童中焘老师的画展。中午吃饭,我正好与他相邻,他是童先生《映道——中国画笔墨的实践与思考》一书的责任编辑,来自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我们围绕书法类书籍出版作相关交谈,小伙子年轻,尤其富于创见,我惊讶于美术史论专业背景的他,有着卓尔不群的审美感知力。整餐饭我们一直断断续续地说着,意犹未尽,临别互相加了微信。

    近五年来,手头一直在作写竹诗文的习作,循着研究生书法教学的进程。经历疫情三年,或有影响,或有更多时间反观内心,积累了百余件书作,大多为小品。我一直把这些书作,定性为“写给自己看的字”。从日课而来,很少应展,完全从心性,是教学之余的成果。

    2022年9月,“修篱种菊”五人书画展览前,整理作品时,我有了将这些书作编辑成书、做展的想法。想到了小郭,发去微信,他及时回应,择时到我办公室“来拜访”。那天,他给我带来了童先生画集、《潘天寿艺术笔记本·小憩》及《湖山艺丛》系列小书。我对他陈述个人想法:做一本与一般书家不同的集子,不仅仅是书作内容上。他听后给我建议:“要把自己从老先生身上体会到、感悟到的东西写出来,这是挺重要的。”我一惊,如此睿智的想法,让这本书有了生长的空间与方向。“修篱种菊”展览开幕第二天,小郭与刘元玺一起到展厅观展,元玺还赠送了由小郭责编的个人画册《解心集》。元玺苍润的画风在小郭赋予的文雅版式中更添典丽,可谓相得益彰。

    之后,我花费了相当大的气力进行写作。一方面要将个人学书理念、实践经验写出来,另一方面还要将陆维钊个案研究中学术成果融入文字叙述。文字在断断续续的写作中,逐渐明晰了八大板块:内容、取向、笔墨、结构、韵味、形式、个性与图像库,将书法教学中推崇和着力的几项,依内在的逻辑进行联接。从临摹到自写,其中有理法结构,更多需要书家个体不断体悟,有时看似极其简单的几字叙述,其中蕴含了长期书写的个人体验。期间,章祖安先生对作品进行了反复斟选,我将它们穿插在各个板块中,为图文相验,对部分作品展开了解读。

    图1 云栖竹径中“修篁深处”匾

    关于集子开本,我一直与小郭作讨论。不作大开本,避免形式大于内容,是我的原则。稍小似隽永别致,然有小家之嫌。最后确定常规十六开本,是在反复商榷中达成的共识。标题是集子的眼睛。曾集思广益取过好几个主、副标题,都不满意,或不紧密关联,或不简洁直接。尤其是主标题,总是不能让人振奋精神。在最困惑时,仍是章先生给予一策:“陆先生写过‘修篁深处’匾(在云栖景区)”(图1),问我行吗?这个题是真的好,把所有材料都联通在一起了,不仅让人耳目一新,更赋予书集最深刻的意蕴。定下标题是书册的重大转折,也成功申请了学校2023年度出版资助项目。

    图2

    图3

    如何通过形式将八个板块进行贯通,我约友人同游云栖,去竹径中找寻答案。春天的云栖,万竿翠竹高耸入云霄,石径幽窄蜿蜒至尽处,高、深、静、清,如此幽僻处,少有人行。摄影师张鼎力老师,按下快门的那一刻,他的审美定格,也让我坚定,板块间的衔接肯定是舍弃其他的表达方式,纯粹回归自然,归于静寂(图2-3)。那一个阶段,他从多角度采撷素材,从数百张图像中挑出最满意的,其至精至情的态度,让我感动。

    图4 章祖安先生在序言写作中(章因之摄)

    文字完稿,伴随着疫情的放开。我的好友史论家朱琦在繁忙的外交工作之余,为集子写就了序言。章先生也欣然应允再写一序(图4),先生岁近米寿,于我提携、厚望如此,愈添励行之致。待所有文稿交至出版社,已是五月上旬了。

    小郭马上进入内文设计编排环节,暑假之前,完成了初稿。暑假中,我们进行多轮的商讨,内容涉及图像位置、大小、放大局部、跨页页面中线问题、视觉右落、图文关系、图版索引等诸方面。微信中记载了我与他的长篇交流,有问必答,有要求必落实,充分显示了编辑在落实各个细节方面的严谨,尤其是专业视角与态度。

    图5 《修篁深处》新书封面

    我把此集的版式与封面设计交给了胡晓东老师,一位八〇后资深平面设计师。我曾委托他为陆维钊先生新书《中国书法》作过封面设计,去年该封面还获得浙江省出版行业书籍封面设计奖。他出手快、悟性高、想法多,多次合作,也深明我的审美方向,从初稿到成稿,让我心里有底。对于封面,经过长久的酝酿,他给了我好几个方案,却没有被择用,因为总觉得不够简洁、安静。一直到八月中旬,才明晰采用合适的布面、用旧版宋体字的样式。封面四个字,是俞康平同学从古籍中遴选出的,字形各异,“篁”字还找不到成字,只能偏旁组合。我对四字结构提出少许调整,晓东对大小连接作视觉呈现,在众多布面中,我们挑定了深绿暗纹,雅致沉着,合我心意(图5)。小郭问我,不打算作护封吗?我说不做,主要是日常阅读中书上的护封,一定与书本分家,只是一种装饰与形式。晓东提议,做个书签。一直秉持美用合一思想的我,爽快地答应了。于是,选择合适尺寸、选定特别的样式、承载有深意的书写内容,与书册合体,我们又进入了书签设计环节。传统书签样式都比较单调,晓东突发想象,发来一张玉琮照片,一下子就打动了我,立马想到清黎简《孟夏》有“琅琅竹如玉”句,十分贴合。我给他篆书与草书两种书体,内容是苏东坡诗句“此心安处是吾乡”,由原来的横排转为竖排。小小书签,排列煞费苦心,怎么排都不甚满意。字数太多,草书太动,篆书太满,矛盾重重。所以,特定的形式,肯定有相应的章法要求,经过反复讨论与调整,最后决定用横竖两段式,改变字体、调整大小,使之协调。我重新写了“此心”两字行书,将篆字“此心”两字略作缩小,晓东也作了书签的三个样式(图6),征询不同师友意见,喜好也完全不同。小郭说,作三个版本,随机入书,的确也是一种方法。虽然定稿时最终挑选了草书版,但小小书签,能引发多角度思考,也是一份特殊的体验。

    图6 修改后的三种式样书签

    最值得一提的是,小郭编辑团队在文字方面编校的规范与细致,让我深深受教。我自视对文字十分重视,面对他发来的那条“文字上还有一点小问题”“也有些问题要和您交流”,着实思量了一会儿。九月初的那次面校,当小郭翻出那叠密密麻麻红字的修改本,十分谦虚地说,有些修改处还要待我确认,我才明白他所说的其实并不是小问题,有的甚至是大问题。主要对写竹诗文,王益伟编辑进行了版本查询,参考了至少两三个版本,指出文字上写错、写漏,文中释错、标点不对的问题。版本是一方面,最主要是我仍不够细致,有的还犯了常识性错误。那天,小郭对着几个版本的改稿,就叙述文字,又一字一句与我商量、审定,有时还将句子朗朗读出声,一边还不停地与我说“没办法,这是编辑养成的习惯,希望把每句话都读通、读顺。不然校对又会提出,诸如缺少成分等专业问题……”这份规范与谦逊,是我在其他编辑身上未曾见到过的。我发信向他们致敬,他回我的是“我们的本职工作而已”。第二天,我又将改定的序言发与章先生,一向严苛的先生也点赞并附言“这位责编不仅认真,还挺有学问。这样的人才不多了。”简要的认可,无疑是最大的褒奖。对作者负责,小郭他们的努力让我的小书尽可能地减少失误。我想,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品质,就是在这些年轻人中得以继承与发扬的。

    不作展览,只做书。这是今年逐渐明确的一个决定。章祖安先生曾对我说,“现在展览太多了。作展览,开幕即闭幕。”其实,要把书作呈现于大众,接受大家的批评,展览并非是标配。一心一意把书做好,做一本有品质、有温度的书,对自身书法教学三十年做个小结,无需排场与热闹,只需安安静静做自己想要的,循着固有的理想与目标,踏实地走好每一步。如今,换岗到学校图书馆,似乎也给了我这份“做好书”的底气。

    《修篁深处》书作成集,承载了诸多师友的帮助。除了以上提到的诸位,还有许多诤友,不一一赘述。一年多的编书,三十年的教学,半个世纪的成长,全部融汇在这本书册中,以接受同道的批评指正。

    2023年9月5日于云龙公寓

    2023年11月30日改

     金琤作品 

    张雨《题息斋竹卷》(2019 29×19)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节录(2018 34×46)

    白居易《养竹记》节录 (2019 46×34)

    方孝孺《为竹深轩作记》(2019 46×34)

    袁宏道《竹香》(2020 69×34)

    许询《竹扇诗》(2022 33×33)

    李峤《风》(2021 68×46)

    郑燮《墨竹图题诗》(2019 138×34)

    “转载请注明出处”

    黄俊娴

    最新评论(45)
    潮客_25aa46 · 2025-01-31 20:02 · 浙江杭州回复
    看着越剧过大年,不错。
    此用户已注销 · 2025-01-31 13:15 · 浙江宁波回复
    经典唱段加上现代元素,越剧春晚让年轻人也爱上传统艺术
    镇上的狐狸 · 2025-01-31 11:51 · 浙江嘉兴回复
    守正与创新,越剧正青春,“浙”里“不一样”的越剧春晚,值得我们“不一样”的期待,绝对是“越”听“越”有戏!
    潮客_euybt5 · 2025-01-31 05:41 · 浙江宁波回复
    传统与现代结合,这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
    潮客_wmnnq6 · 2025-01-31 05:11 · 重庆回复
    这个创意春晚不错,值得表扬和点赞
    潮客_ykg2ch · 2025-01-31 04:54 · 浙江绍兴回复
    这是好事,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传统文化,必须与时俱进!
    潮客_2kvc26 · 2025-01-31 04:47 · 浙江杭州回复
    好有意思的春晚呀,越剧充满了地方特色。
    潮客_e7pfve · 2025-01-31 04:39 · 重庆回复
    越剧春晚十分的有创意。谢谢你们的推荐
    艾华的 · 2025-01-31 04:18 · 浙江台州回复
    显示出年轻演员的扎实功底,更让观众领略到了帅到心巴上是何种滋味。
    潮客_24qwcw · 2025-01-31 03:29 · 浙江杭州回复
    年轻人也开始爱越剧了,爸妈终于能安心追星
    潮客_wzdkkc · 2025-01-31 03:25 · 浙江温州回复
    蛇年越剧晚会,正是有了N多“第一次”和“新意思”的探索,才让它在众多春节晚会中脱颖而出。这是越剧之幸,也是传统文化之幸。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