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彼得大帝历时三年征战,从瑞典人手里掠得这片波罗的海芬兰湾口的沼泽地后,传奇叠现。最初这里只是一个荒凉的军队前哨基地,但不久就成为彼得大帝“通往欧洲的窗口”。
这座城市由一百多个岛屿、七百多座桥梁。涅瓦大街的道路两旁,林立着十八至二十世纪世界上最杰出的建筑,每一建筑物都精雕细刻美丽之极;众多的名人故居以及历史遗迹,可以让人们感受到当地浓厚的人文气息。各式各样的购物中心和大小不一的商店,则为街道带来了宜人的现代生活氛围。
涅瓦大街也是圣彼得堡信仰宽容的标志,与大英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巴黎卢浮宫称为世界四大博物馆。东正教教堂、新教教堂、天主教堂等等可以共处一地相安无事。
圣彼得堡是世界上最美丽,也是最自相矛盾的城市之一。它有令人生畏的六月的“白夜”,又有十二月的“黑日”。据说“白夜”最长时,日照达二十三小时;而到了相反的“黑日”,日照有时只有一小时。由于人们为改造居住环境不懈努力,更由于彼得大帝对阿姆斯特丹的迷恋,在蜿蜒流淌的涅瓦河南岸,滋生出一系列纵横交错的运河和溪流。
更令人惊叹的是,涅瓦河上的桥梁为了运输,可以自动开合。这无疑又给这座城市增添了不少色彩,只可惜要午夜才能亲眼目睹,不免有些遗憾。
1917年10月25日晚9时40分,停泊在彼得格勒作常规修整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向冬宫发射了震惊世界的一炮,虽然只是一发空炮弹,但却是进攻的号令,红军卫兵很快夺取了冬宫,代表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寿终正寝。所以有了“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说。
二战时期,圣彼得堡遭受的苦难也是异常惨烈。1941年,德国法西斯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悍然发动对苏战争,扬言三个月征服苏维埃。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人民同仇敌忾御敌。最为惨烈的是列宁格勒保卫战(圣彼得堡),德国人封锁这座城市达872天。城市三面被围,仅留一侧通向苏联内地的拉托加湖。在几乎弹尽粮绝之时,城内每人每天供应300克面包,后又削减成150克,许多人被活活饿死。
或许是天佑彼得堡人。封锁最后那年冬天,拉托加湖结了厚厚的冰块,士兵们冒着法西斯飞机轰炸,在湖上开着重型卡车偷运物资,有多少次连人带车沉入湖底。后来有人称该湖是生命之湖。而俄罗斯人民的不屈的脊梁令人肃然起敬。
作为接轨西方的桥头堡,圣彼得堡也畅开她宽阔的胸襟,广泛接纳来自东方乃至世界各地的文化。如今这座历经沧桑的城堡,巳成为全球各地人们休闲度假、旅游购物的绝佳胜地。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