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国字号博物馆,“大运河艺墅·青禾”迎新书画展开幕

潮新闻 记者 施涵予2023-12-31 05:20全网传播量10.2万
00:00
00:00

12月29日,“大运河艺墅·青禾”迎新书画展在杭州拱墅大运河音乐公园开幕。活动由拱墅区委宣传部、拱墅区教育局、拱墅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拱墅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拱墅区教育研究院承办,西泠印社支持。

本次展览分为“锦上花·艺趣”“少年游·墨情”“满庭芳·宋韵”三个版块。200余件富有童趣的作品中,既有对拱墅地域文化的“白描”,也有集体创作的大型装置,不乏融合诗画、水墨金石、传统元素的现代儿童艺术作品。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上进行了馆校共建授牌仪式,“运河少年”书画院13个学校分部牵手国字号博物馆——中国印学博物馆,成为“第二课堂馆校共建实践基地”。“运河少年”书画院于今年3月成立,为拱墅区“运河少年”艺术总团之一,下设13个学校分部。下一步,各学校将充分借助印学博物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文物,与校园课程和教学活动相结合,让更多的孩子浸润于印学,也让更多的印学名家、艺术家走进校园,一起享受艺术,感悟中华文化,助力运河少年全面成长。现场,13位“运河少年”书画院的学生代表还被赠予了寓意传承的“西泠印泥”。

拱墅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陈亮致辞

浙江省书大家协会教育委员会主任黄建新,浙江省管书法教育研究会秘书长兼副理事长余巨力,杭州画院副院长、杭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缪宏波,杭州市请少见活动中心美术部部长、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高甬春,杭州市美术教研员李方向“运河少年”书画院学生代表赠予“西泠印泥”

浙江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处长、二级巡视员李建章,杭州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蒋峰,西泠印社社委会艺术创研处处长丁竹英,杭州市教育局德体卫艺处处长张敬礼,中国印学博物馆馆长乔中石为13家运河少年书画院授予中国印学博物馆“第二课堂馆校共建实践基地”牌

拱墅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应巧华,拱墅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包晓东为展览揭幕

开幕式嘉宾合影

“锦上花·艺趣”展区以“传承创新”为主题,期待突破传统水墨固有的艺术语言,凸显我们心目中的独特诠释,将诗画艺术,水墨金石,自然万物、风云变幻以及人世繁华实现交融辉映,创造现代儿童审美世界里的朝川山谷。

“满庭芳·宋韵”共展出拱墅师生各类绘画作品百余幅。通过探寻、发扬、传承宋代文化艺术的精髓,将人间万象、山水世界、草木岩花展现于画卷中,体悟生命的本真。

“少年游·墨情”共展出拱墅师生书法、篆刻作品百余幅。这些作品将拱墅的文化典籍和名人诗词作为创作的源泉,找寻拱墅诗画江南的文化内涵和视觉符号,通过书法和篆刻的创作方式,与现代艺术相互交融。

“告别2023,走向2024,我们以‘稚心童趣·艺墅同行’为主题,推出‘大运河艺墅·青禾’系列的第一展。”拱墅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孩子们巧妙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融合在一起,构建了意象与现实交融、地域与人文相映的美好意境。我们能深切感受到这些成长在运河边的孩子们所画作品传递出的幸福感。”

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美育教育不仅能增强孩子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感知能力,更能培育孩子文化精神和审美品格。12月20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学校美育工作,以美育浸润学生,以美育浸润教师,以美育浸润校园。而此次作品展,正是拱墅区近年来有效推进美育教育的一个缩影。

据介绍,近年来拱墅区以创建美育示范区为目标,支持学校大力开设具有本土特色的校本艺术课程,培育具有辨识度的学校美育特色品牌,“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校园美育发展新格局逐步形成。下一步,拱墅区教育局还将加强与中国美院、浙江音乐学院等高校合作,共同建设“美育示范区”,让孩子们享受最优质的艺术教育。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专题
馆够:各大展馆带你逛个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