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2023年度经济热词盘点丨出海:穿越风雨 直抵星辰

    潮新闻 记者 何泠瑶2023-12-29 23:57全网传播量3610
    00:00
    00:00

    马后桃花马前雪, 出关争得不回头。

    结束了疫情三年,全球经济踏上了复苏的漫漫之途,即便迷雾又重重,出关之路多曲折,久埋的积雪仍未化开,信念的阳光已刺破云层。

    2023年,我们心里有同一个信念:出海,去更远的地方。

    从2022年底到2023年年初,“包机出海抢订单”频上热搜,浙江高位出圈,江苏、广东、四川等经济强省也纷纷开启外贸企业出海抢订单之行。

    2023年,电商四小龙踏上出海征途,在全球搭起物流基建,靠物美价廉攻城略地,围攻亚马逊,近战Ebay,在全球“大杀四方”。

    202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其中,去海外铺铁路、造大桥,寻找商机和共鸣,传播中国强音。

    1.jpg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10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图据新华社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为什么要出海?潮新闻记者曾问过很多外贸人,有的回答,为了温饱,为了更好的生活,但今年,是为了抢回失去的时间。

    过去三年,经济格局激荡变幻,全球产业链深度重塑,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尤其对外贸人来说,既要友好合作,更要拼抢时机。

    贸易的事,仰仗的就是人来物往,停不得,更等不得。

    最早,宁波组织了一场远赴欧洲的包机之旅,成为全国首架拓市场商务往返包机。今年年初,浙江各地率先开启“百团千企”拓市场行动,一趟趟飞机起飞,远渡重洋抢订单。再后来,全国各地纷纷跟上。

    去欧洲、拉美、中东、东南亚……全世界都是浙商的足迹。一个小小柯桥区,包机去巴黎参加服装展,带上60多家纺织企业;义乌人甚至包机去接老外,带中东客户来厂里选货。

    “越是形势不好,越要大胆走出去。”一位浙江外贸人和记者说,疫情导致物流、线下沟通不畅,面临着订单的流失,而今年,印度、越南的同行越来越主动,人工成本一低再低。

    在一趟趟的出海中,签下新单,遇上旧友,老客户稳住了,新市场打开了……这一年,尽管外贸空前承压,浙商却收获满满。

    宁波人丁言东背着30公斤的样品跑了3个国家,拿下数百万订单;为了一位网上结识的朋友,义乌人范珍珍专程跑一趟俄罗斯,撬开一片陌生市场;宁波人陈盛杰连跑四国的展会,和老外签下了六个集装箱的货。

    浙江省投促团在上海浦东机场出发前合影 资料图

    虽说出海的主角,是久旱逢霖的外贸人,但也少不了政府的身影。

    在出海的大部队里,还有一支后勤队。比如,嘉兴包机团赴日参展,商务局全程陪伴;杭州政府给外贸人做培训,讲解RCEP政策;海宁更是大手笔,赴外参展或访客的机票费用给予50%补助。

    从广交会、进博会到数贸会,这一年里,高规格的大会从没间断,各地政府牵线搭台,打破了地域阻隔,招徕了四海宾朋,浙商们都高呼:终于看见了久违的热闹。

    先人一步,谋定后动,有卓越胆识,也有行动力,这是浙江人最具辨识度的“气质”,即便远赴万里之外,我们也紧紧相连。

    最近,潮新闻记者拜访中国驻克罗地亚大使馆,使馆人员说:今年我们与国内恢复正常往来,第一个来访的国内代表团,就是浙江省商务厅。在克罗地亚闯荡的华商,也遍地是浙江人。

    这几年已然证明,世界之势浩浩汤汤,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与其瞻前顾后、随波浮沉,不如扬帆搏浪,拥抱万水千山。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一年,被喻为出海四小龙元年,世界开始认识中国电商。

    有人说,中国企业出海,分了三个时期。最早的出海,是“中国制造”被海外大型零售商卖到海外,再后来,是中国卖家走遍万水千山,把中国产品销往海外。

    今年,中国企业的出现,颠覆了这一切。以SHEIN、速卖通Aliexpress、TEMU、TikTok Shop为代表的“出海四小龙”,一口气包揽了交易、支付、物流、仓储、运营的贸易全流程。

    SHEIN、速卖通Aliexpress、TEMU、TikTok Shop为代表的“出海四小龙” 图据视觉中国

    在杭州做家具外贸的齐森,就深有体会。“过去,我们基本是靠线下撮合,要么走亚马逊,都是单打独斗,定价和品类受制于人。今年,我们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交易,是通过TEMU的。”齐森告诉记者。

    今年,齐森学会了用AI和大数据工具,做产品设计,研究用户数据,做工厂数字化改造。“抛开那些繁琐的外贸流程,我们的重心回到研发、生产上,中国电商崛起,我们也扬眉吐气了。”

    终于,中国卖家等到了这一天,告别过去依赖亚马逊、eBay等全球电商巨头的日子。而崛起的四小龙,靠发挥自身优势,托举中国工厂和中国卖家,撬开了欧洲、拉美、日韩等新世界的“大门”。

    最近的黑五促销中,Temu打出“降价高至90%”的宣传;SHEIN常规促销活动数量增加一倍以上。TikTok Shop于今年9月开通美国站点,此次大促折扣高达50%;对于参与商家,平台提供20%~50%的折扣补贴。

    有人会问,几十年过去了,为什么还在走低价战略?其实,这与几十年前的价值低廉、品质粗劣的小商品,已全然不同。

    如今中国电商的低价,背后是巨大的供应链优势——成本低,品类全,地理上又有优越性。光是在亚马逊,2022年,中国供应商产品占到亚马逊商品的70%-80%,贡献的GMV为26%。

    珠三角的通信电子、电气机械,长三角的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京津冀的集成电路、生命健康产业……放眼中国的供应链,产业集群优势明显,而且越来越往高端、精细的方向走。

    即便全球经济低迷,但毋庸置疑的是,如火如荼的跨境电商,是2023年中国经济的一抹亮色。

    2022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刚刚突破2万亿元。到了2023年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1.1万亿元,其中出口8210亿元,增长19.9%。

    我们可以预见,2024年会有更多中国企业拥抱全球,寻求巨大潜在市场。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他们拥有了出海的底气,更看见了破局的机遇。

    图片

    位于迪拜杰贝阿里自贸区内的迪拜义乌中国小商品城项目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这一年,恰逢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一带一路”的这十年,也是人们出海闯荡的十年。

    今年,潮新闻记者在全球跑,寻找“一带一路”的印记,虽然身在异国他乡,时常见到熟悉的中国场景,颇有天涯共此时之感。

    在匈牙利的唐人街,当地人争相来学中国武术;在西班牙的“华人百元店”,大多数小商品是浙江制造,客人大赞“质量好”;在克罗地亚,小镇居民都在用阿里巴巴、拼多多,购买新年礼物。

    如今身在海外,更多被人称道的,是屡屡刷新记录的中国速度、中国基建。

    在迪拜,哈利法塔的幕墙工程,就由中国承建,中企参建的太阳能公园,为千家万户提供清洁电力;在哈萨克斯坦,市政工程都用上了中国的机械设备;在埃及,中国建了首个海外大型玻纤生产基地,让埃及成为世界第四大玻纤生产国。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在全球产生了广泛影响,海外对中国的印象也在不断地升级。

    佩列沙茨大桥 图据视觉中国

    就拿克罗地亚来说,中国参建的佩列沙茨大桥,虽是欧盟出资,当地人却称其为“中国桥”。“我们感受到了中国企业的效率,还有背后强大的产业链、供应链。”当地友好协会负责人告诉记者。

    从做小商品、小生意发家,到各行各业全面开花,在全球的浙商,也沿着共建“一带一路”壮大,融入了当地发展。

    匈牙利青田同乡会执行会长叶小荣和潮新闻记者说,1999年,他从大山里走出来,先步行5公里,到大马路上找车,再漂洋过海来到匈牙利。在村里,他第一个出国做生意的。

    生意做成了,叶小荣带了几个老乡过来,把公司做大。踩在时代浪潮上,他做过服装、建材、电商,又做起商业地产,如今他打造的商业综合体即将开业,拼多多、阿里巴巴等企业将入驻。

    叶小荣觉得,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来,中匈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两国就像铁哥们儿一样,当地人很友善,在这里做生意,我们感觉自己不是外地人,而是当地人。”

    这十年,出海华人越来越多,传统行当竞争激烈,浙商们也在不断寻找蓝海,寻觅发展的长久之道。

    “我不做批发,不做贸易,我就做生产、研发、做高科技。”匈牙利欧侨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詹晓荣说,如今公司是当地第一纳税大户,解决了不少当地人的就业。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浙商詹晓荣创建了匈牙利欧侨实业公司,投身“一带一路”项目建设。2019年,他收购伊卡鲁斯工业园时,将废弃的园区,改建成一座现代产业园。

    “要融入当地,要民心相通,也要跟着大方向走。”这是潮新闻记者在海外听到最多的声音,也是浙商闯荡四海的生意经。

    事实证明,“一带一路”不仅是一句简单的倡议,更代表着广阔的市场。

    今年,“一带一路”合作,有太多可圈可点的成绩。1至11月,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7.65万亿元;非金融类直接投资201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8%;中欧班列今年前11个月累计开行16145列,货物运量已超过去年总运量……

    尽管国际动荡,风雨飘摇,但在年岁之交,我们眼前有了清晰的道路,有了市场的新蓝海。此刻,我们需要前行的底气,更要有坚定的信念。

    在电影《星际穿越》里,地球即将终结,肩负人类希望的宇航员们,做了最后一次“出海”:寻找下一颗星球。面对黑暗漫长的航行,大家互相鼓劲:“不要温和地走入那个良夜。”

    切莫入良夜,直至抵星辰。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