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文化赋彩新时代乡村美好生活

    潮新闻 通讯员 时馨2023-12-29 11:08全网传播量1054
    00:00
    00:00

    近日,在新落成的湖州市南太湖新区仁皇山街道金家兜村乡村博物馆前,金家兜村省级非遗项目——“白雀抬阁”在众人的翘首相盼中盛装出发。抬阁之上,表演者们披红挂彩,用鲜活的表演形式重现经典一幕;抬阁之下,观众们欢呼喝彩,用近乎狂热的脚步表达满心的喜悦。

    随后几日,有关这场抬阁表演的照片和视频,又复以“见者必赞”的热度“火”进了村民们的“朋友圈”和抖音里,持续刷屏,在人们的乡愁记忆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近年来,金家兜村持续加强公共文化阵地建设,深入挖掘乡土文化资源,传承优秀历史文脉,丰富文化供给,激发文化活力,以日益繁荣之文化星火描绘出乡村精神共富的美丽图景。

    因地制宜 布局多元文化矩阵

    构建公共文化矩阵。为满足村民休闲、运动、集会、娱乐等日常需求,金家兜村对辖区内的文化资源进行梳理整合,以村民15分钟抬腿可达的距离为半径,构建了以文化礼堂、文明实践站、乡村博物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农家书屋等室内活动场地和乐活广场、乐民广场、幸福广场三大室外活动场所组成的“金家兜村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公共文化空间矩阵的聚合发力,让乡村文化的发展有了落地的“土壤”。各个文化阵地的资源赋能,让村民的精神文化空间平添了更多鲜活的人文色彩。

    “渲染”人文环境。为浓厚村居的文化气息,打造有特色、有温度的品质文化氛围,金家兜村在对各个文化空间主体进行规划建设的同时,结合各自功能与主题进行差异化文化“润色”,因地制宜地嵌入党建引领、红色精神谱系、绿色环保、浙风十礼等价值元素与村史社情、非遗传承、感动金田等本地特色文化。“润物无声”的文化元素与美丽乡村建设自然融合,也与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观相得益彰,这在无形中催生出了向文明看齐的内生力量,也激发出了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

    守正创新 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博物馆+”品牌化运营。2023年11月,金家兜村乡村博物馆落成,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新兴力量。作为乡村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金家兜村乡村博物馆厚植乡土文化“沃土”,通过“会说话”的馆藏老物件、“接地气”的民俗表演展现原汁原味的乡村人文魅力,让乡愁记忆从抽象变为具体,从无形变为有形。同时金家兜村依托“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的品质资源,挖掘圈里圈外的优质文化服务供给,开启“博物馆+”的运营模式,与宣讲、研学、文艺等创新性文化活动进行“跨界合作”,丰富乡村精神家园。

    让非遗文化“活”起来。尽管如今的“白雀抬阁”在村里受到大家的热捧,但是这项已经传承了三百多年的非遗文化和许多传统技艺项目一样面临着“青黄不接”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金家兜村近年来也在不断尝试破题之法。“以老带新”,以师徒间的口传心授传承技艺要领;“非遗体验”,从仰头凝望到乐在其中,激发群众参与热情;“非遗课堂”,通过影像记录和知识讲座,增进大众对非遗的文化认同。而今,作为金家兜村乡村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白雀抬阁”已登上崭新的“舞台”,以岁月为凭,以光影为媒,为大家“讲述”它的前世今生。

    凝心聚力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红色助力,引“活水”入池。文化种子要落地开花,自少不了“活水”灌溉。2023年,金家兜村以党建联建为纽带,与湖州艺术与设计学校、白雀成校建立村校互动,以“联建联创、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为工作思路,开展了广场舞指导、太极拳文化交流、“我们的村晚”文艺汇演以及石墩彩绘、“垃圾不落地”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此外,小区“红色物业”为村民们量身打造了“三乐计划”与“红色管家”便民服务;“礼堂家”线上点单服务也陆续将各类品质文化活动送达。线上线下的联合发力,进一步激发乡村振兴的文化活力,也让服务群众的触角延伸到了群众家门口。

    文化走亲,推动优质文化“走出去”。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近年来,金家兜村一方面坚守传统文化的“根”,一方面鼓励优秀的文化成果自信“走出去”。通过文化走亲、参观学习、非遗展演、参加比赛等方式,积极拓展乡村文化传播渠道,让优秀的乡村文化团体、文化骨干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并在“走出去”的同时互学互鉴,取长补短,在“美美与共”中促进文化共融。此外,金家兜村通过乡村博物馆的品牌化运营以及非遗文化的“活化”利用有效促进文化价值的释放,新兴网络传播方式的助力也让传统文化焕发出了更为自信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