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文化大美@年度人物 | 茅威涛:“新龙门”火了,然后呢

    潮新闻 记者 刘玉涵2023-12-29 07:21全网传播量1.2万
    00:00
    00:00

    年末寒潮侵袭,夜晚九十点钟的蝴蝶剧场A9门外,还围着不肯离开的观众,等待越剧《新龙门客栈》的演员下班来逐一签名。人群中甚至还有位背着双肩包的小男生,跟着姐姐来追剧,还求了合影。

    这个冬天,越剧迎来了一股热潮。

    两个小时前,就在“新龙门”演出的同时,茅威涛走进另一边的黑匣子剧场。在这个平时给小演员们教学排练的地方,她应邀和我们聊一聊爆火越剧《新龙门客栈》的创作与未来。

    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 茅威涛

    回望过去的一年,也是回顾“小客栈”逐步出圈的一年。

    3月28日《新龙门客栈》首演,新形态的越剧表演吸引了不少年轻观众,口碑开始逐步积累起来。到了8月,越剧女小生陈丽君在返场时抱起搭档李云霄转圈的视频在抖音走红,“小客栈”“转出圈”。随着转圈圈视频的不断发酵,11月迎来了全网爆火,越来越多的人由此为切入口,关注到越剧的独特魅力。

    在“新龙门”首演之初,我们曾请茅威涛讲述过这次重启背后的创作故事;在2023年年终之际,我们再次邀请茅威涛分享她对于这次戏曲破圈的思考。

    记:新编角色贾廷为什么会这么受欢迎?

    茅:贾廷有一点小武生的感觉,但他毕竟是个东厂的,还体现了一个“阴”字,一来内心有阴暗的一面,另外性别上也带有阴柔之气。

    人设上面,他是个小反派。但是这个反派不是说去假定什么好人坏人,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个性。比方说他跟周淮安有过命之交,有个义在里头;跟义父又有义,又有忠,我要忠诚于朝廷,忠诚于我自己这份工作,忠诚于义父对我的养育之恩。

    所以这个人不是说非黑即白的,他处在一个中间地带。既有那种不屑,阴损别人,因为自己东厂出来,代表朝廷,有当下人说的霸道总裁的感觉,很傲娇自己;他内心又有善良的一面,或者说通情达理的一面,就是重情,处在忠义之间。这种有点病娇的人设很符合今天人的一种审美

    陈丽君饰演的贾廷

    记:那么在表演上,贾廷这个人物是怎么立体起来的?

    茅:其实最早是安排我来演贾廷,所以我们第一个把贾廷顺了下来,我在这个角色里面倾注的也是最多的

    我演过越来越多正派的角色之后,就特别想演一个以前没接触过的,这样安排的时候,我就欣然接受。所以我们当时才会设置贾廷唱尹派,周淮安唱徐派,我们那时候设想邀请一位徐派或者范派的小生来演出,然后金镶玉可能会让陈辉玲来演,所以定的是吕派。我们录过一个原声带版本。

    最后决定让孩子们先去碰一碰,我们在后面当老师,帮她们道白、表演、唱腔。

    因为贾廷性格上面的“阴”嘛,他是不阳光的。他可能平时看人,或者坐在那里都有些阴恻恻的,所以我特意设计了一些动作。

    在唱腔上,我也抠得非常细,设计出这个音乐形象的人物、情感、特点,也就是这个人物怎么唱。

    他的唱腔不能仅仅是传统“四工尺调”,比方说《观弈局》那几句,我要融合京剧《杜鹃山》里头反面人物温其久的唱段,这样几句唱腔,贾廷小反派的形象就出来了,和传统越剧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我们5个月是这么出来的。所以任何艺术作品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没有前面的那些作品一步一步走,走到今天的话,不可能走到“新龙门”去。

    茅威涛做示范

    记:陈丽君就是饰演贾廷这个角色,随后出圈,陈丽君的贾廷有怎样的特点?

    茅:君君的特点就是很放得开,很玩得起来。所以她们这一组,会转圈圈,会这么玩。她们也是自己吸收了很多,包括现在音乐剧的返场谢幕这些东西。当然导演会给她们一些要求,就是互动要到一个什么样的分寸。

    陈丽君的特点一个是基本功非常扎实,第二就是她很“狠”,她表演比较放得开,有一种舍我其谁的感觉,很投入。

    君君有一次跟我说,通过新龙门,再加上我们的文旅版《梁祝》,她感觉自己一下子成长了。

    她跟我说,她反反复复去看我们的录像,比如为什么我要这样演这个转身。我跟她说,君君这个转身,我不要你模仿我,跟我一样,但是我要知道你为什么要转这个身。这个转身的意义、目的明确之后,陈丽君你个子比我高,你比我年轻,你可能突然转身的力道、感觉都会不一样。不一定要模仿我,但是我一定要让你知道为什么转这个身,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君君是一个领悟力很强,很用功的孩子。跟她讲这个角色,她会去感悟。

    陈丽君在后台

    记:越剧《新龙门客栈》是您又一次越剧创新的实践,您在不断创新的尝试中是一种怎样的心态?

    茅:我最近看到一些评论,说茅威涛每一次做戏都非常出格,一直在摸边界在哪里。

    我觉得,真正搞艺术的人最大的挑战就是挑战你这一门艺术的边界。我经常会碰触一下,然后知道不能再往前过了,再往前过就不是越剧,我可能就收回来了。但是我碰触完这个,又会到另一条路上再去摸一摸。

    由于我们不断地在探索、不断地在求新、不断地在拓展自己,慢慢地,这门艺术的版图也在不断地扩大,它的受众也就更多了。

    尤其是这几年,互联网时代对传统艺术带来了太大的挑战,酒香也怕巷子深。相当于我们有一门手工艺,要想办法让人看到并且欣赏这门手工艺。

    记:那么越剧《新龙门客栈》最突出的创新点体现在哪里?

    茅:“新龙门”的创新首先体现在样式上的改变,就是从大剧场走到了一个年轻人喜欢的、环境式的、沉浸的环境。但是回过头来再去看,我们宋代时候的勾栏瓦舍,我们的元杂剧当时不都是这么演出的嘛?其实这个形态恰恰是以人为本的,是能带给人真切的观戏享受的。

    观众与演员共同处在一个空间里,观众与演员之间可以近距离、零距离地互动。我用了一个词叫“场域”。这个场域感是今天在一个虚拟世界里达不到的,在电脑上、在互联网这个世界里感受不到的。

    它真真切切在这儿,就像家里头围着一盏灯下吃饭一样,能真切地感受到那种真实性,这是今天人需要的,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实实在在的体验。

    在客栈的独特戏剧“场域”中,演员们在返场互动

    记:您说过这种表演环境是借鉴了一台好戏的剧目,当时怎么促成的这次合作?

    茅:当时跟一台好戏合作就源于,我好奇为什么在疫情当中,竟然还有像上海一台好戏沉浸式剧目《阿波罗尼亚》这样的火爆现象。

    我去看了两次,跟汉坤聊的时候,我问汉坤,你对标哪里?汉坤就说,我对标上海人今天的生活。当时就这句话就触动我了。

    其实,越剧从嵊州到上海,不就是对标了当时人们的生活?那个时候蓝领纱厂女工、家庭妇女、新文化运动、租借文化,形成了新越剧在上海的繁盛。

    历史上还记载,越剧是第一个唱电台置入广告的。日本人当时有一个肥皂要到中国来推销,那他想我到哪儿去做广告比较好呢?肥皂,洗衣服,对标女性。那么妇女受众在哪里?越剧。比方说电台里唱完一段《三盖衣》,突然之间插播一条广告。

    这个就是商业和艺术在越剧中最早的一种结合。所以我一直觉得,我们不要去泛商业,但是我不排斥商业和艺术的结合,我们不能去把两者对立。

    卖得很好的作品,不见得一定有艺术,但是好的艺术作品一定是存在商业性的。

    当然,现在最快速的变现方式,就是把这个剧搬到大剧场里,变成一千多个座位,票价也可以增加,票房也可以大收。但是它会带来不同的感受。我想观众会失望。原先想要的那个互动感,那些亲切的东西,那些场域里带给他的实实在在的,好像空气里都能摸到的东西,都能闻到的气息,在大剧场里可能就变得那么地冷冰冰了,就没有了。


    记:越剧《新龙门客栈》之后,下一步您会怎么走?

    茅:“新龙门”之后应该做什么?这也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

    与我个人来说,排个戏或者怎么样都可以,但是整个这个行业应该做什么?或者说,“新龙门”这个戏如果标志着一个行业走出去了一步,好像踩到了今天年轻人的审美,那么下一步走在哪里?

    有一个数据搁在那里,“新龙门”80%的观众是从来没有看过越剧的。这80%走近你了,这对我们来说真的是非常好!当然先嗑颜值嗑进来完全没问题,但是我希望他们以后不仅仅是嗑个cp,不仅仅是来看一个女孩子扮男人的帅气,最后能够看到,女子越剧这门表演艺术真正表达的一种东方美

    我希望这80%,能够再有一部分留下来,继续跟踪,转化成每部作品的粉丝流量。就好像《声入人心》带动了音乐剧的票房,可能因为《新龙门客栈》能带动一批新的越剧粉丝的流量,至少越剧的票房也能带动起来。

    我听北京票友团说,现在连北京的演出票房也改变了好多,我很开心啊,就觉得好像可以继续这样做下去。

    现在陈丽君、李云霄是一个票房号召力的话,我们不能够看到目前她们卖票卖的很好,要想她们能卖多久?她们下一部戏是什么?我觉得这才是一个剧组、一个团、一门艺术真正应该去想的。

    我相信小孩她们自己也在想,我相信一代一代人都会这样不断地去尝试。等我真的退休了,我相信后面的接班人也会这样去做。但是做的当然不是茅威涛式的这种做法。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专题
    2023年终盘点:记录和致敬时代奔涌的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