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以“自然、传统、现代、和谐”的八字方针为引领,充分挖掘生态优势、人文底蕴、产业特色,编制出台《杭州市风貌特色游线规划方案》《杭州市共富风貌游线建设运营指南》等文件,将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成果转化为可游、可感、可赏、可及的共富体验。
余杭仁和街道因地制宜,按照省市要求,精心擘画“处处是风景、行行融旅游、人人享共富”的美好蓝图,实现“共富游线”转为“共富体验”的完美转变。
文化因素融入游线,好玩又有深度
仁和街道根据“南红北绿”的发展思路,编制新一轮仁和乡村农文旅发展规划。南线坚持以红色文化为主引领乡村建设,以花园村中共西镇区委旧址和云会村西南山新四军烈士墓两处红色资源作为主节点,将普宁的牡丹文化园、于谦清廉文化陈列馆以及马幼眉中医文化展陈馆(马幼眉系浙江四大名医之首姚梦兰的嫡传弟子)串点成线,找准地域特色文化与当前主流思想文化的融合点,着重在推进村庄治理、建设等工作中讲好仁和多元文化故事,形成有场馆可看,有故事可听,有知识可学的文化游线。
北线以大运河、东苕溪为东西两端,依托现状道路、水系串连三白潭、大世漾、古荡漾、长塘漾以及周边田园、村落,打造以河湖田漾等生态景观为特色的“湿地村庄”游线。同时,将南北游线通过运营打通,形成“南学北游”的休闲体验新格局。
研学基因植入游线,体验又具感悟
杭州市党群服务工作推进会暨党群共建单位联席会议上,“奇妙四季·耕读之旅”等在内的新10条红色研学路线发布。本次“新10条”是在“1+20”红色研学线路基础上,由市县两级党群服务中心联动打造的5条城市走读线路和5条乡村共富线路,将全市代表性红色文化资源与城市历史、城市风貌、自然景观、美丽乡村、非遗体验、共富实践等资源串珠成线,让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在行走的课堂中体悟新思想、感受新变化、激发新动能。
“奇妙四季·耕读之旅”游线主要包括仁和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渔公桥村——百丈镇溪口村党群服务中心——杭州农历博物馆。
仁和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位于仁和广场东侧,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来这里,可以走进阅享民俗课堂,跟着专业老师学习农耕知识,了解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博大精深,还可以看看非遗展陈,体验各色非遗手作,感受传统文化之美。
渔公桥村位于余杭区仁和街道最北面,与德清县交界。来这里,可以用农耕器具收割麦子,然后亲手制作麦穗花束,沉浸式领略传统农耕文化;也可以通过体验无人机播种、施肥,感受科技农业的神奇;还可以辨识奇妙岛上40余种草本、灌乔植物,探索植物生存的奥秘。
下一步,仁和街道将继续以“共富”为导向,持续完善共富风貌游线打造,进一步做好文化挖掘和特色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