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缅怀老馆长,传承文化遗产:“孙孟晋诞辰130周年纪念会”在浙图举行

    潮新闻 记者 宋浩 通讯员 胡楠2023-12-26 10:47全网传播量1251
    00:00
    00:00

    近日,“孙孟晋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周年纪念会”在浙江图书馆隆重举行。孙孟晋(1893-1983),与鲁迅是同时代人,曾任温州市图书馆馆长、浙江图书馆馆长,浙江著名藏书楼玉海楼的第三代主人。

    图片

    纪念会现场(主持人:徐立望)

    孙氏后裔与省内有关专家学者30余人共聚一堂,回顾孙孟晋生平,探讨其学术成就,商谈其学术遗产的整理与发扬。

    孙孟晋是浙江瑞安人,晚清朴学大师孙诒让之子,家学渊源深厚,少承庭训。曾就读瑞安中学堂,毕业于北京法政专门学校。孙孟晋从事地方文献的搜集和整理工作,任温州籀园图书馆馆长、浙江图书馆馆长期间,将孙家三代家藏图籍捐献温州图书馆、浙江大学图书馆,对保护乡邦文献遗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图片

    此次纪念活动由浙江图书馆、浙江大学图书馆、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联合发起主办,瑞安市委宣传部、瑞安市社科联、温州市图书馆承办,瑞发市文保所(玉海楼)、浙江省历史学会名人研究分会协办。

    纪念会由浙江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徐立望主持,相关主办、承办单位负责人致辞。浙江图书馆党委副书记、副馆长(主持工作)胡海荣回顾了孙孟晋于1941-1944年间担任浙江图书馆馆长的经历与成就。

    图片

    孙孟晋执掌浙图期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馆址几度迁移,经费困顿,人员锐减,藏书、设备损毁,孙孟晋依然带领全馆有生力量,努力维持正常的文献资源征集、采购、编目、阅览等服务的同时,还在图书馆事业发展、推广阅读风尚、编印出版各类读物、续办馆刊、助力抗战宣传等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回顾历史,展望新的工作征途,胡海荣表示,新一代的浙图人,将以在新征程中获取新成就来告慰先辈。

    图片

    浙江大学图书馆副馆长胡义镰,介绍了孙孟晋76年前捐赠给浙大文学院的藏书价值及其内容.近年来国务院公布的《全国珍贵古籍名录》中,浙大图书馆入选的175部珍贵古籍,有近四分之一即来自该批捐赠藏书。胡义镰表示,浙大历来重视玉海楼捐赠藏书的整理和研究,近年来整理出版了《孙诒让稿本汇编》,该书的出版,带动了年轻学者对孙诒让的研究,形成了较好的学术影响力。

    图片

    瑞安宣传部副部长陈锦海指出,瑞安是浙江理学名邦,从宋代创立永嘉学派,到近代的引入新学思想,再到当代开创温州模式,温州一直是开风气之先,领时代潮流。孙孟晋在抗战期间,保护图书,赓续文脉,同时宣扬永嘉学派精神,在民族危亡之际,宣扬民族精神,激励民众。

    温州市图书馆古籍部主任陈瑾渊,回顾了孙孟晋先生担任温州籀园图书馆(今温州市图书馆前身)馆长任上,开展举办战时文物展览、征集乡贤文献、抄写地方文献等工作。瑞安市文保所(玉海楼)所长林思思提到,孙孟晋除了致力于整理孙家先祖批校、题跋本、瓯海乡邦文献,也涉足文物保护事业,新中国成立后曾在文管会任职。

    随后,孙孟晋曾孙女孙孝馨女士,代表孙氏后裔作答谢致辞。

    图片

    学者围绕孙孟晋捐书、自身学术成就等方面的贡献展开座谈。浙江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陈东辉指出,孙诒让父子的学者身份,使得玉海楼的藏书特色与其他著名藏书楼有所不同,藏书的价值更高。孙孟晋先生的慷慨捐赠,形成了浙大图书馆善本藏书的半壁江山。

    图片

    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张学继指出,孙孟晋先生是位具有多重身份的文化名人,他是文献学家、文物学家、藏书家、方志学家、图书馆学家、历史学家,孙孟晋先生对于民族精神、浙江精神的研究是他最感兴趣之处,是最早挖掘民族精神的学者之一。

    温州市叶适与永嘉学派研究会副会长陈志坚、浙江省徐霞客研究会副秘书长张小宇、瑞安市志办副研究员周田田、浙江大学图书馆员程惠新等人分别进行了发言。

    图片

    会议最后,孙孟晋先生嗣孙孙义荣先生发言,他深情地回忆了与祖父十几年的交集,他与世无争,沉默寡言,视力渐衰依然读书不辍,学术毅力始终不减。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