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1792家,杭州让老年人吃饭更方便了

    潮新闻 记者 盛锐 通讯员 王琴琴2023-12-25 12:57全网传播量1305
    00:00
    00:00

    2003年9月,全省第一家老年食堂在杭州西湖区翠苑一区开办,而到2023年11月底,全市已建成老年食堂(含助餐点)1792家。

    小食堂牵动大民生,老年助餐直接关系到广大老年人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备受社会关注。

    12月25日下午,杭州市老年助餐服务工作现场会在上城区召开。会上就全市老年助餐服务创新实践优秀案例进行通报并作工作部署,市建委、上城区政府、拱墅区长庆街道、西湖区翠苑街道翠苑一区社区及老年食堂运营企业代表作交流发言。

    近年来,杭州大力推动老年助餐服务普惠优享,创新推出具有杭州特色的“全城通”智慧助餐品牌,因地制宜探索“中央厨房+中心食堂+助餐点”“物业+助餐”、片区化连锁运营、移动餐车、邻里互助等多元化助餐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成效。相关工作经验成功入选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优秀案例及全省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示范区最佳实践,杭州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获2022年度国务院督查激励。

    三年新增近400家

    全面打通服务老人的最后一公里

    为解决老年人反映最集中、需求最迫切的吃饭问题,杭州大力推进老年食堂建设,近三年来,全市老年食堂(助餐点)数量持续增长,从1400多家增加到近1800家,助餐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

    有的通过盘活社区配套用房、闲置的国有和企事业单位房产等资源,无偿或低偿用于老年食堂建设;有的和社区服务综合体一体建设,吸引优质社会餐饮企业“拎包入住”;有的依托餐饮企业、学校、园区等资源定点挂牌,为解决老年食堂选址难、运营难等问题提供了多样化的解决方案,灵活多样地推进助餐设施和服务覆盖。

    以上城区为例,有食品加工条件的场地建设实体“幸福·邻里食堂”;不具备明火烹饪条件的建设幸福助餐点;积极与社会餐饮机构合作,设置家庭陪伴就餐区域幸福餐桌……依托老年助餐新模式,今年以来上城区建成的123家老年助餐服务设施,有效形成了“15分钟”老年助餐服务圈。

    此外,上城区还依托助老员、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力量,建立“专职+兼职”配送餐队伍,为高龄、独居等有需要的老人提供送餐服务,累计送餐25.6万人次。

    各地还因地制宜探索多元化、接地气的助餐模式。如拱墅区长庆街道正在改建中的十五家园阳光食堂,就结合了“庆有邻”大运河幸福家园功能,将开展养老顾问、亲子互动等服务,让社区“嵌入式”共享食堂成为居民离不开的“会客厅”。

    上城区红梅社区幸福·邻里食堂 盛锐/摄

    老人用餐低至五折

    杭州打响“全城通”助餐品牌

    今年9月16日,杭州开始面向全市老年食堂推广“全城通”智慧助餐应用场景,老年人只要在挂有“全城通·百膳惠老”的老年食堂,就可以享受“全城通”助餐服务。

    “全城通”助餐服务改变以往老年人只能在户籍地就餐、只有杭州户籍老人才能享受优惠的限制,只要年满60周岁的老年人,可在杭州全市任意一家“全城通”助餐服务机构享受到惠老优待。60~79周岁老年人每餐享受8折优惠;80~89周岁老年人每餐享受7折优惠;9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每餐享受5折优惠,不仅让老人吃得好,更吃得实惠。

    于此同时,杭州充分发挥数字之城优势,实现“卡码脸通用”,即凡是加入“全城通”的老年食堂,可以刷市民卡,可以刷脸,也可以刷“长者码”支付。这样既免去了重复制卡的浪费,也免去了预充值可能带来的风险。

    不同年龄段的老人享有不同的折扣 盛锐/摄

    截至目前,“全城通”智慧助餐服务品牌接入量已经突破1000家,切实为老人解决了就近就便吃饭的问题。

    会上还提到,杭州将持续聚焦老年助餐高质量发展,优化老年助餐服务设施布局,创新老年助餐服务模式,全面打造便利可及、覆盖广泛、服务优质的老年助餐服务体系,切实解决居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让老年人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放心,“到2025年,实现全市老年助餐服务村社覆盖率达到95%以上。”

    当然,不仅仅是老年人。杭州还提出,在重点满足老年人助餐服务需求的基础上,支持老年食堂向社区食堂转型,兼顾全龄段社区居民就餐,进一步提供“全龄友好、普惠优享”的便民助餐服务。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