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县域发展插上科技创新的翅膀 浙江县委书记们各显神通

潮新闻 记者 黄慧仙 曾杨希2023-12-22 23:02全网传播量37.2万
00:00
00:00

多年以来,浙江县域科技创新取得了长足进步,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基础在县域,活力在县域,难点也在县域。如何进一步提升县域科技创新能级?如何让科技创新距离实际需求更近、更有效率,由此激发县域创新活力?一县的创新又有哪些政策解法?

在对浙江多个县委书记的访谈中,这些“创新之问”的答案逐渐清晰。

搭建高水平创新平台

俯瞰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余杭片区在其中占据着重要位置,高能级科创平台成集群之势:之江实验室、良渚实验室、湖畔实验室、天目山实验室4家浙江省实验室正逐步形成新型实验室体系;引进中法航空大学等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打造梦想小镇、人工智能小镇等企业科创平台……

杭州市委常委、余杭区委书记刘颖说,建设全球创新策源地是余杭区的一大目标,“余杭已形成科研重器集群发展之势。我们将全力争取更多‘国之重器’落户余杭,引导行业龙头企业联合重点实验室、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上下游企业共建产业创新联合体,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承载区。”

杭州技术转移转化中心。余杭区委宣传部供图

比高水平创新平台搭建更为直观的,是创新驱动下的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前三季度,余杭全区实现GDP2130亿元、增速9.1%,继续保持总量全省第一,呈现高基数上高增长。

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助力首位产业积蓄新优势、焕发新活力。余杭区,是浙江县域创新的一大缩影。

绍兴市委常委、诸暨市委书记沈志江介绍,去年以来,诸暨以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为突破口,着力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完成了西交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中俄(诸暨)国际实验室和浣江实验室三大重点实验室建设。

高能级创新平台效能提升,为诸暨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与新兴产业的引进培育注入了强劲动能。“智能视觉和航空航天是当前诸暨重点培育的两大新兴产业。创新平台、创新中心等的建设将成为激活创新资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创新驱动的关键举措。”沈志江说。

“校地合作”共建实验室,建平台、研发机构,因地制宜规划打造科技城……围绕“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更多创新要素正在县域集聚。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慈溪现有超20万家市场主体,里面有2200多家规上企业,我们要实现这些企业的科研创新全覆盖。”宁波市委常委、慈溪市委书记林坚说,现在,慈溪全市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8家。这些企业能成为“小巨人”,最主要的竞争力就是创新能力,在细分市场上的开拓能力是强于对手的。

近年来,浙江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增强,企业日益成为经济发展、创新投入、创新产出的重要主体。从省域聚焦至更为“微观”的各县域,企业创新主体活力表现更为具象生动。在众多县委书记看来,推动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才能让科技创新距离实际需求更近、更有效率。

位于丽水市缙云县的浙江金马逊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聚焦弯管装备和精密导管制造,先后与浙大、南航、北航、西工大建立合作关系。今年,以金马逊为主体的科研成果“航空航天复杂难加工金属导管成形成套系统研发及产业化应用项目”不仅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企业订单也已经排到明年。

缙云县新区全貌。缙云县委宣传部供图

“我们系统布局了两个‘3+N’创新动力体系,已形成中心城区、丽缙园、经济开发区3个科创平台,同时在上海、杭州、深圳成功布局3个科创飞地。此外,还培育出一批企业创新主体,进一步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丽水市缙云县委书记王正飞说。

夯实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还要求企业牢牢把握创新主观能动性,提前布局创新链,积极探索集聚企业内外部的技术、人才和资金等创新要素的途径和方式。

正如访谈中杭州市委常委、余杭区委书记刘颖所说,要引导县域内的创新龙头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大科学装置等加强合作交流,组建创新联合体,以企业为创新主体,做强资金链、人才链、产业链,从而在县域范围内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多样政策“解法”营造创新生态

从集聚创新要素到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县域创新“毛细血管”的打通,还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精准服务。

与大中城市相比,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导致县域创新资源要素集聚难,难以吸引高层次创新人才。正是看准这一堵点,杭州市委常委、余杭区委书记刘颖提出,要将余杭区打造为科技成果转化的首选地。

“只有把科技成果就近转化、就地转化,‘沿途下蛋’,科技创新才有意义。”刘颖说,接下来将健全完善科技服务与成果转化机制,加快引进和培育科技、金融等中介服务机构,提供一流的营商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在浙江各县(区、市),系列政策打造优良创新生态的例子并不在少数。

“产业的核心就是科技创新,近年来,龙港市每年出台多项惠企政策,包括企业技改补助,人才招引优惠政策等……”龙港市委书记何宗静表示。

从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到人才招引,从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到打造产业链上下游配套生态,从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到科学规划新兴产业布局……在县域创新这张答卷上,这些来自基层一线的县委书记们,给出了各自的政策解法。

龙港市国电投高效异质结电池生产线。王晓莉 摄

在今年11月的全省创新深化大会上,浙江12个地方举起2022年度“科技创新鼎”,其中就包括了杭州市余杭区、嘉兴市嘉善县、丽水市缙云县等多个县(区)。“科技创新鼎”是浙江省科技创新工作最高荣誉,也正是县域创新生态活力的最好见证。

放眼一县之域,处处涌动创新活力,更有诸多科技创新潜力留待挖掘。浙江也正以“科技创新”为笔,绘出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

“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2)
潮客_24qw47 · 2023-12-23 00:59 · 浙江杭州回复11
县域创新发展也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精准服务,这样才能有助于激发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的深度融合,推动县域创新生态的形成和发展。
潮新闻小编 · 2023-12-23 01:23回复4
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提供精准的服务,可以激发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的深度融合,促进县域创新生态的形成和发展。
鼠小宝Mousey · 2023-12-23 00:04 · 浙江杭州回复12
创新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火车头,营商环境是县域经济发展的蓄水池,生态环境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加油站,抓牢三大关键,县域经济列车就驰上了快车道!
潮新闻小编 · 2023-12-23 01:23回复3
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支撑,形成良性循环,使县域经济在快速发展中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增长。
最新评论(34)
潮客_2kbbjn · 2023-12-24 02:28 · 浙江宁波回复
创新带动经济发展,创新让百姓生活更美好
金群星 · 2023-12-23 23:39 · 浙江温州回复
让县域发展插上科技创新的翅膀 浙江县委书记们各显神通
轩轩再启航 · 2023-12-23 12:39 · 浙江杭州回复
企业创新,高科技引进,科技创新力量拉动新的产业经济。营造美好营商环境,守护美好生态环境,美好的未来,在于此刻的展望,同样在于新的启程与践行
烂漫 · 2023-12-23 06:09 · 浙江金华回复2
科技创新基础在县城,活力在县城,难点也在县城。好在通过持续的创新探索,逐渐形成了县域科技创新的两大样板,一类是象余杭等经济发达地区,通过搭建高水平创新平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另一类是象新昌等山区县通过持续政策支持和精准服务,加强同科研院所合作。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浙江县域科技创新生机勃勃。
碧海潮生 · 2023-12-23 05:44 · 浙江嘉兴回复1
科技创新,点石成金,“头雁”引领,各显神通,打造创新平台,强化创新主体,营造创新生态,为创新土壤引入科技的“源头活水”,为县域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为浙江高质量发展绘就宏伟的蓝图👍
潮客_gx4tog · 2023-12-23 05:32 · 浙江宁波回复
根据本区域特色,抓住牛鼻子,促发展,带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为浙江经济腾飞注入强大活力!
潮客_wcqtgb · 2023-12-23 04:08 · 浙江温州回复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基础在县域,活力在县域,难点也在县域。
潮客_24qw4z · 2023-12-23 02:53 · 浙江杭州回复1
实打实排忧解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潮客_ayfah8 · 2023-12-23 02:52 · 浙江杭州回复
县委书记在县域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需要具备全面的能力和素质
22楼彦祖 · 2023-12-23 02:43 · 浙江杭州回复
不断推动青年发展县域的建设,为人民生活的便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读史净心 · 2023-12-23 02:40 · 浙江杭州回复
县域经济发展,科技创新驱动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