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28个儿童剧剧本,2篇理论研究文章,30位儿童编剧带着初心再出发

    潮新闻 通讯员 童普军 潘若瑜 徐丽娜 赵立英 何丽2023-12-21 08:31全网传播量1485
    00:00
    00:00

    2023年12月15日,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资助项目《儿童剧编创人才培训》结业典礼暨面向未来——新时代儿童剧剧本编创人才培养研讨会在浙江传媒学院举行。中央文史馆馆员、首届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原中国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仲呈祥,中国文联戏剧艺术中心副主任王之茵,浙江传媒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李文冰,浙江传媒学院科研与创作处处长孙丽园及浙江各级艺术团体、高校的专家和领导出席。该项目由国家艺术基金支持,浙江传媒学院和《剧本》杂志共同举办,旨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的儿童剧编创人才。

    李文冰致欢迎辞,她表示,45天的集中培训加上整整5个月的分散创作,30位学员拿出了28个儿童剧剧本与2篇理论研究文章,用实际行动,捧出了丰硕的成果。项目组也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摸索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做到了三个坚持,即坚持名师引路,夯实理论根基,重点突出特殊定制;坚持深入生活,强化传承意识,重点突出创新特色;坚持目标导向,贴近时代精神,重点突出高端发展。

    项目负责人施小琴对项目进行了总结,对《剧本》编辑部、全国的30多位名家名师、各院团场馆乡镇企业的合作共建实践基地,表示衷心感谢。她介绍学员们的辛勤成果将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剧本文集”“动态图文集”。同时,她还表示,通过这次培训,学员们不仅提高了专业技能,还充分与国内同行进行了交流,为未来的儿童剧创作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该项目自开班以来,邀请了业界专家学者,聚焦最前沿的儿童剧编创理念,把握儿童剧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为学员编创儿童剧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层次的思考。西安儿童艺术剧院的王艺璇创作的《电池之旅》讲述了两个废旧电池的一段意外旅程。以环保为主题,借助两个小电池的视角,探索生命价值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浙江省机电技师学院童普军创作的《勇敢者之夜》聚焦低幼儿童,采用互动式的设计,用剧中剧的模式去刻画即将毕业的大班幼儿的童真、童趣,使用童言、童语去展现一群向往成长的“小勇士”。长春市艺术研究院张卓钰创作的《爸爸的画像》给英雄画像,寻找英雄,缅怀英雄,让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传承英雄的精神,传递英雄的火种;滨州艺术研究所张淑倩创作的《PK手机大王》讲述了晓东与手机大王PK,拯救了沉迷于手机的父母的故事。这部剧关注当下人与人彼此交流的美好,呼吁人们回归家庭生活,还原一种真实的生活状态,让爱回家。

    洛阳歌舞剧院木偶剧团陈永峰创作的《愚公移山》立足王屋山文旅融合要求,改编经典作品,将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以木偶的形式进行讲述,赋予了寓言故事的新生命。浙江艺术职业学院耿耿创作的《俩》讲述了十五岁的章望舒正在经历父母的离婚,面对“归来仍是少年”的父亲以及“文艺女中年”的妈妈,章望舒显得异常成熟。浙江传媒学院华策电影学院高乐创作的《义勇队童谣》是革命现实主义儿童剧,讲述抗日革命时期矿区的少年儿童以独特的方式表达爱国情感,在斗争中逐渐成长。

    在浙江大学胡志毅教授的组织下,导师代表、儿童剧专家、浙江演艺集团、中南卡通、泰顺县非遗中心等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学者高度评价了7位学员的学习成果,这些作品既具有思想深度和情感温度,又充分体现了学员们对儿童剧编创的热情和才华。西安儿童艺术剧院、浙江传媒学院华策电影学院、浙江曲艺杂技总团、钱江浪花、浙江话剧团有限公司、浙江中南卡通股份有限公司等纷纷与项目组达成了成果转化合作事宜。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员的创作能力,下午还举行了题为《浅议戏剧人才的哲学、史学、文学修养》的主题讲座。讲座由中央文史馆馆员、首届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原中国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仲呈祥主讲。

    仲呈祥老师结合自身几十年的文艺实践工作,与在场从事儿童剧编剧工作的师生分享创作经历及新的体验。他指出戏剧人才应当具备扎实的哲学、史学、文学修养,尤其是中华美学精神,这被习近平总书记概括为“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编剧人才应当吸取东西方文化中的精华,在文艺创作中要有所扬弃,以创作具有社会意义、时代价值、贴近民意的文艺作品为己任,为学员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创作中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启示。

    此次《儿童剧编创人才培训》项目的成功举办,为儿童剧行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新生代编创人才,学员们将以本次培训为新的起点,创作出更多接地气、有温度、暖人心的优秀儿童剧作品,为全面推动新时代中国儿童剧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