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道里程1173.7公里的湖州,承担着浙江省内河水路运输40%左右的货物运输总量和货物周转量。今年以来,湖州交通集团“借势联海”,依托所属湖州上港码头全力打造长三角生态绿色中心港,助推港口经济迸发新活力。今年以来,内河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0万标箱,实现“全年红”,同比增长182%。
年关将近,正是货运高峰。占地384亩的湖州上港码头,卸货车辆排起长龙,龙门吊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集装箱吊装作业。此时,负责船舶配载、箱务管理、码头生产管控等工作的智慧平台操作室内,一派忙碌。
“在去年全年11万标箱基础上,今年我们迈上了新的台阶,月均内河集装箱吞吐量为1.8万标箱。”湖州上港国际港务公司营运操作部经理助理吴晓尉告诉记者,本月集装箱订单爆满,每天进出口箱量800个左右。
“客观环境的影响我们无法回避,这时越要关注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近期,因强寒潮来袭,部分直线驳船航线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湖州上港却没有停下年底冲刺的脚步。12月,他们在做一件事,冲刺单月内河集装箱吞吐量历史新高——2.2万标箱。
为何冲刺单月新高?这是湖州上港在自探“功底”。湖州上港国际港务公司总经理赵红卫说,勇创单月新记录,就是给全体湖州上港人一个信心。在明年,有能力在20万标箱基础上,实现再突破。接下来,湖州上港将增加设备和人员,朝着更高的目标去发展。
开港两年吞吐量累计30万标箱,今年增速居湖州港第一。湖州上港,眼下已经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观察样本”。
放眼中国经济版图,长三角地区以4%的国土面积,集聚了全国约17%的人口,创造了全国近1/4的经济总量,是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合作的深入,湖州上港作为上海港服务周边城市的一个延伸,今年以来,上海港针对湖州外贸企业集装箱“陆改水”运输给予了极大支持。
湖州交通集团介绍,今年,该集团在全市加快打造“六个新湖州”、高水平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实际行动中,紧抓湖州与上海两地国资企业共建机遇,用足用好多式运网、整合订单、数智服务等优惠政策,实现湖州港与上海港“同城待遇、优惠共享”。
“上海港给予我们政策支持,辐射范围在进一步扩大。目前,湖州上港的辐射范围已经达到100公里左右,服务尤夫高新、金三发、诺力机械等企业近600家,为湖州外贸进出口企业降低物流成本30%至50%。”赵红卫说,这就是长三角一体化结出的硕果,也是湖州上港今年全年能够实现20万标箱的根本原因。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