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和几位友人到东山弄访古。走进社区,便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文化气息。这里毗邻西湖、杭州植物园,人文厚重,景色宜人,是理想的居住之地。走到张宪墓地的时候,已是傍晚了,天色已经暗了,但墓碑上的“宋烈文侯张宪墓遗址”九个大字,依然非常震撼!靠着手机的灯光,还可以较为清晰地看到明代的残碑,站在墓碑前,寒风吹来,阵阵寒意袭来,不禁想到风云变幻的两宋时代。
张宪是何许人也?岳飞的爱将!对此,大家并不陌生。史书里专门有他的传记。一个人能被史官写到正史里,说明他是非常重要的,要么在政治上,要么在军事、思想、文化等方面,足以说明其历史地位。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有无数闪闪发光的名字,在夜空中发出属于自己的光芒,照亮人们前行的路。大宋群星闪耀,张宪是其中一颗耀眼的星星。
了解宋代的国计民生、军事外交、社会生活、礼乐文化,不可不读《宋史》。这是宋代的“正史”,相对比较客观严肃。吃喝玩乐则较多地记载在野史笔记中,具有鲜明的市井气息。张宪和杭州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此地的青山埋藏忠骨,见证着他人生的最后时光。西湖山水默默守护着张宪,还有他的“上司”兼好朋友岳飞。
我们不妨沿着《宋史》提供的素材走进张宪的人生。
史书笔墨简省,却依然给了张宪较大的篇幅,缕述其功绩和崇高气节。《宋史》卷三百六十八有张宪的小传,记载张宪取得颖昌、陈州的大捷,尤其是和金兀术作战,取得了不俗的战绩。兀术在临颖县屯兵十二万,杨再兴和他作战,不幸战死。张宪继续与金兵作战,“破其溃兵八千,兀术夜遁”。张宪的部将徐庆、李山再次于临颍东北取得大捷,“破其众六千,获马百匹,追奔十五里,中原大震”。战争进行得较为顺利,宋军不断取得胜利。正在节节胜利的时候,朝廷与金人议和,命岳飞班师,随后岳飞、张宪被诬陷下狱。随后在今天杭州的众安桥一带被处斩。张宪的家属被流放到广南和福建。岳飞、岳云、张宪等人被处死,无数英雄为之叹息。
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张宪被追复为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阆州观察使,赠宁远军承宣使,录其家。民间百姓也不断建立祠堂来纪念张宪。宋景定二年(1261年),张宪被追封为烈文侯。后来,朝廷在栖霞岭重修岳飞墓,在马岭山建张宪墓、立张宪祠。祠堂受到战乱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坍塌过,也屡次被重建。此地尚有明代正德年间重建张宪祠的碑记,只是已经残缺不全了,剩下的残碑被安放在墓碑前,无声地诉说着过往。
大家不会忘记张宪的功绩,民间广为流传他和岳飞杀敌的故事,也代代传颂他不肯为奸臣作证陷害岳飞的光辉事迹。英雄的名字,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愈发熠熠生辉。在他去世五百多年后,杭州一位叫钱彩的小说家,把他和岳飞的故事写进了《说岳全传》。杭州没有忘记张宪,福建也没有忘记他。钱彩把故事写好后,来自福建永福的一位小说家金丰对故事进行增订,使得岳飞和张宪等人的故事流传更广。
山河无言,草木有情。马岭山守护着张宪,陪伴着他度过一个又一个春秋,见证着岁月的变迁。时常可以看到来植物园散步的人们,路过此地,不禁停下脚步,瞻仰张宪,摩挲残碑,别有一番风情。
“转载请注明出处”
钱小糖
潮新闻潮客,即拍即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