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潮新闻《读端》栏目,邀请专家学者、党政干部、企业家等各行各业人士点评新闻报道,虽寥寥数百字,但这些独到的短评,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或换个角度看新闻。我们将这些散落的珍珠收集起来,串联成链,供更多人品读。也欢迎大家参与“读端”讨论。本期嘉宾是浙江省农业农村厅茶叶首席专家、研究员陆德彪。
李京珊给前来培训学习的从业者讲解技术。拍友 李江林 摄
冬日,海拔600米的宁海深甽镇太阳山茶场里,茶香四溢。“教授”李京珊带着40多名学生,正在指导他们如何调整制茶工序。
时间倒流到2016年,太阳山茶场被浙江大学茶学系选为教学实践基地,理论与实践均拔尖的李京珊收到了校外指导老师的聘书。至此,她从农人变身茶教授,农家阿姐的人生转了向。
从学校的实验室到田间地头的实验场,开放式研究正助力浙江农业开启新模式。如今,“李教授”的茶园茶叶品类涵盖绿茶、红茶、黄茶等五色茶,茶叶采摘期从一季延长到10个月。
详情点击>>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茶叶首席专家、研究员陆德彪:
茶产业是浙江省最具特色和竞争力的农业主导产业,是茶区农民增收的共富产业、建设生态文明的绿色产业、人们幸福生活的健康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在竞争激烈的当下,如何把握机会,在产业圈中脱颖而出,是大家都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李京珊和她的太阳山茶场,便是一个活生生的可学、可实践的案例。
现代茶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是必须正视和重视的。特别是在全国茶叶产能过剩较严重的大背景下,单纯沿用传统的思路、方式、技术和产品,其结果往往会出现价格下降、产品滞销、效益不理想,进而产业萎缩。太阳山茶场并没有明显的优势资源可以依托,李京珊依靠科技创新,向高校教师等科研人员学习取经、合作攻关,开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有效提高了茶叶产品的科技附加值和茶树资源的利用率,企业自身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从事茶叶等农业产业,需要农业人扎根于田间茶园,需要有爱农爱茶的情怀。总的来说,农业是弱质产业,投入回报慢,这更加需要农业人有一股不可或缺的韧劲。李京珊正是具有了这一可贵的情怀和韧劲,在茶叶事业上取得了成功。
乡村振兴,产业为先。我们需要更多的李京珊教授和太阳山茶场。
详情请点击:跟评送礼、积分抢兑!《观潮——社长朋友圈的潮新闻》重磅来袭,快来赢取惊喜好礼》》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