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时事开讲第178期|我们的船,驶向更深的蓝

    潮新闻 记者 郭闻2023-12-16 06:39全网传播量1314
    00:00
    00:00

    1

    日前,江南造船集团正式发布全球首型、世界最大24000箱核动力集装箱船船型。该船型安全性高,反应堆高温低压运行,在原理上规避堆芯融化,具备防扩散与固有安全特征。

    这则行业新闻带来的信息量却是不一般的巨大。它意味着我国成为第5个提出核动力货轮技术方案的国家。并且相比其它国家那些不太成功的核动力货轮设计,这款核动力集装箱船方案总体设计先进,尤其是在关键的反应堆部分可靠性较高,安全性较好,整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更意味着,我国建造核动力航母也成为了可能。

    发布这则消息的江南造船集团在成立集团之前的名字叫“江南造船厂”,同学们是否觉得这个名字有些熟悉?是的,没错,它与课本上所说的清末洋务运动时,最早建立的那个江南造船厂同名,事实上,现在的江南造船集团的前身就是当年的那个江南造船厂。

    与高铁一样,从技术到运力,中国的船舶业如今都站在了世界前列,成为中国的又一张名片。但是,在150年的时间里,中国的造船业从一无所有走到现在的世界前列却很不容易,可以说,它是中国工业中反映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工业从小而大、经济从弱到强的典型。

    2

    当年的船厂,是迫于列强坚船利炮的压力,建起来的我国近代新式船厂,为的是仿造西洋船炮。

    1865年,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两江总督李鸿章牵头成立了江南制造总局。这个总局后来下设了十几家工厂,其中就有江南造船厂,当时,轮船是洋务运动的发起者首先想造的近代武器,因为列强正是坐着带有大炮的钢铁船,轰开了中国的大门。造出钢铁船,称雄海上,是洋务运动改良派的梦想。

    最初时,江南制造局建造出了中国第一艘木质机动兵轮“惠吉”号、第一艘铁甲军舰“金瓯”号,虽轰动一时但梦想并没有如期实现,背后的原因正是当时清政府腐朽而落后的制度挚肘。

    因为经营管理落后、腐败,江南船厂开始逐渐沉寂并至荒废。直到30年后,江南造船从江南制造总局中分离出来并引进商业企业管理,才重新振作,到1918年,为美国建造了4艘万吨轮,这是中国人有史以来造的最大的船。然而,随后日本侵华战争的爆发,江南造船厂直到新中国成立,再也没有恢复元气。

    江南造船厂就是当时中国船舶业的一个缩影,相同命运的还有洋务运动另一大佬左宗棠建立的福建马尾船厂,也是在经历了一时辉煌之后,因管理腐败在1907年全面停产了。后来虽经挽救,仍难掩落败。

    3

    新中国成立后,这些造船厂开始了辉煌的新生,持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第一”:建造了中国第一艘潜艇、第一艘护卫舰、第一台万吨水压机、第一艘自行研制的国产万吨轮“东风”号、第一代航天测量船“远望1”号、首艘大型远洋调查船“向洋红10”号……

    每一次“第一”,都标志着中国船舶业的整体重生与发展,标志着中国造船技术的日新月异。

    就在12月10日,中国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完成所有船用产品的安装,将于2024年1月1日开启商业首航。这艘邮轮是目前全球最复杂的单体机电产品,考验的不仅是造船技术和工艺,还有管理模式和相关产业的配套,直接反映一个国家的装备建造能力和综合科技水平。

    11月24日,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17.4万立方米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日内瓦”号,在长兴岛造船基地命名交付。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制造难度极大,各项技术性能指标世界最佳,首次全面超越国外竞争对手。

    这标志着中国已具备同时建造航空母舰、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大型邮轮的能力,集齐了全球造船业“皇冠上三大明珠”。

    不仅如此,我国造船业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三大指标已经连续13年居世界第一,并且是今年全球唯一一个三大指标实现全面增长的国家。其中,中国造船的新接订单量更是占世界市场份额的67%,这意味着中国造船业正逐渐在全球市场中掌握主动权,正从有影响力的造船大国向世界造船强国迈进。

    前几天,有一则视频疯传:国内一家造船厂工人下班的宏大场景引起国外网友关注,纷纷惊叹这就是中国造船速度快的原因。

    确实如此,有订单还要有能力。中国船舶工业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力优势,自主设计越来越多,自主配套越来越多,工人的技能水平也越来越高,可以看到,未来中国造船工业就是世界造船的中心。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专题
    时事开讲248期|一只小小蜜蜂,掀动生物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