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近视患病人数近20亿人,占全球人口的28.3%。据最新数据统计,2022年我国高中生近视患病率已经超过80%。全球近视大流行背景下,近视已然跃升为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经过长期探索实践,眼健康管理从“以治病为中心”逐渐转向“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关口前移”,眼健康教育成为眼病预防的核心环节和重要举措。其中,青少年眼健康宣教工作成为重中之重。
12月15日,在浙江大学眼科医院(浙大二院眼科中心),浙江省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青少年眼健康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省医疗卫生系统、教育系统 “跨界联合”,一个以“有效控制近视发生、发展,呵护青少年眼健康”为初衷的新平台,在全民健康背景下应运而生。
专委会成立,浙江大学眼科医院供图,孙敏慧摄
浙江大学眼科医院沈婷教授担任主委,浙江省人民医院余洁教授、拱墅区疾控中心张琦科长,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陈岩教授、杭州市育才京杭小学莫慧萍校长担任副主委,第一届专委会由来自全省疾控、医疗、教育系统共53位委员组成。
浙江省教育厅体卫艺术教育处副处长岑超超为沈婷教授颁发主委聘书,浙江大学眼科医院供图,孙敏慧摄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健康处四级调研员王秀凤等为四位副主委颁发证书,浙江大学眼科医院供图,孙敏慧摄
2021年5月,教育部印发《学前、小学、中学等不同学段近视防控指引》,明确不同学段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要点。
2022年2月,教育部、国家卫健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校园视力检测与近视防控相关服务工作的通知》,切实维护儿童青少年健康和权益。同时,各地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专家指导、学校教育、家庭关注”的良好氛围。
王秀凤致辞,浙江大学眼科医院供图,孙敏慧摄
如何让老师、家长、孩子获取更多科学、权威、实用、简便的爱眼知识和技能,提升近视防控率?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健康处四级调研员王秀凤表示,聚焦青少年眼健康,顺应社会眼健康问题,组建起一支专业素养优秀、知识结构合理的健康教育专家队伍,充分发挥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作用,引导全省青少年眼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科学、规范、有效和可持续发展,是浙江省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尤其,青少年眼健康科普专家库不可缺位。
叶娟教授致辞,浙江大学眼科医院供图,孙敏慧摄
多年来,浙江大学眼科医院、浙大二院眼科中心携手潮新闻·钱江晚报以医媒融合的方式,不断推进全民眼健康守护,助力健康浙江行动。“滴水不成海,独木难成林。我总能在朋友圈、在各大平台上看到我们全省眼科医生活跃的身影和精彩的知识传播,说明眼健康宣教工作已有初步成效,这也为专委会未来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浙江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叶娟教授对专委会的高质量发展寄予期待。
沈婷教授作专委会工作报告,浙江大学眼科医院供图,孙敏慧摄
“目前全球尚无有效药物或产品可以明确阻断近视的发生及发展,重视习惯养成和提高疾病认知尤为重要,眼健康教育是临床医生无法回避的问题。” 专委会主任委员沈婷从事临床近视相关工作多年,她真切希望未来专委会能够依托医院发挥特长优势,联合疾控及教育系统为守护青少年眼健康做出长足努力。
王李青分享拱墅区学校近视防控工作进展,浙江大学眼科医院供图,孙敏慧摄
据悉,杭州市拱墅区各学校已逐步结合学校发展和特色工作,积极探索“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综合近视防控平台,有效建成区级近视防控特色学校27所,市级6所,省级5所。杭州市拱墅区德体卫艺科科长王李青认为,护眼并非单一步骤,而需要借助多样载体和媒体,让孩子在多样的活动中提升爱眼护眼意识。
我们期待,青少年眼健康专委会这一集疾控、医疗、教育三大力量、协同“家-校-医”科普模式的新平台,能够进一步推动青少年眼健康促进工作,筑牢抵御近视发生发展的重要城墙。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