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港珠澳大桥游今日开通:“1小时生活圈”形成,大桥缩短时空距离

    潮新闻 编辑 徐知妤2023-12-15 04:31全网传播量2万
    00:00
    00:00

    12月15日,港珠澳大桥游试运营正式开通。游客无需签注港澳通行证,即可打卡世界超级工程。公众对大桥游的热情非常高,首发团的票早早售罄,后续几日多个班次“已约满”。

    作为连接粤港澳三地的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地标性建筑,也是伶仃洋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如今,它正以一种更“平易近人”的方式走入人们生活。

    “大桥游”让人们更加“亲近”大桥:乘坐旅游大巴,奔驰在港珠澳大桥上,人们能近距离游览“风帆”造型的九洲桥、“海豚”造型的江海桥、“中国结”造型的青州桥,穿越世界最长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眺望香港大屿山,甚至还有机会偶遇中华白海豚……游客停留的蓝海豚岛是港珠澳大桥中距离珠海岸线最远的人工岛,离粤港分界线仅366米。该岛采用“蚝贝”造型,吸收“骑楼”元素,拥有世界最大的海工清水混凝土建筑群。在蓝海豚岛主体建筑四楼设置了港珠澳大桥展厅,用多种方式介绍大桥“黑科技”。

    值得注意的是,大桥旅游不属于出境游,游客须整团、原路、按时返回旅游检查厅,游览结束后如需前往香港、澳门,须经口岸通关大厅按程序办理出入境手续。

    试运营期间,旅游线路限定为珠海公路口岸出发往返蓝海豚岛,根据查验单位的监管要求,旅游活动采用预约组团、团进团出的管理模式。后续,珠海市将在总结试运营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三地居民从各自口岸出发游玩的实际需求,会同三地相关部门积极探索谋划创新性举措,为游客呈上“更安全、更顺畅、更精彩”的大桥游览体验。

    今年以来,港珠澳大桥多次占据“C位”:伴随各项政策密集落地、配套设施建设日渐完善,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的作用正日益凸显。

    12月12日,珠海市政府与香港机场管理局合作开展的“经珠港飞”客运项目正式开通,该项目通过港珠澳大桥陆路接驳实现“空—陆—空”国际联程转运,方便旅客经香港国际机场往来全球超过200个航点。

    “经珠港飞”是内地与香港在港珠澳大桥口岸的又一合作创新举措。经港珠澳大桥前往香港国际机场转机的过境旅客,通过港珠澳大桥陆路接驳,免去了香港方面的出入境查验环节,旅客行李也会从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直挂至海外目的地。此外,“经珠港飞”旅客在离港时,还可获得香港120元港币的离境税退税。截至13日20时,已有49人次通过“经珠港飞”新模式顺利通关。

    通过港珠澳大桥,珠海机场实现了和香港机场的陆路连接,两个机场良性互动互补发展,共同打造着世界级机场群,促进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的建设。

    图源央视新闻

    如今,伴随“港车北上”“澳车北上”等政策相继落地实施,越来越多港澳同胞通过大桥融入湾区生活。

    港珠澳大桥拓展了湾区居民的生活半径,缩短了时空距离。如今,珠港澳“1小时生活圈”慢慢形成,港珠澳大桥基础设施“硬联通”到规则机制对接“软联通”不断迈进,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建设按下快进键,带动内地与港澳之间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创新流的快速融合发展。

    据港珠澳大桥边检站的数据显示,今年截至12月6日,经港珠澳大桥出入境的车辆超过293万辆次,旅客超过1453万人次,分别是2019年同期的3.7倍和1.2倍。其中,11月26日,经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的车辆超过1.5万辆次,今年第18次刷新纪录,也创造了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以来单日最高纪录。

    一个个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创新故事,不断书写着大桥发展的新篇章。它是一座桥,又不仅仅是一座桥。

    (央视新闻、羊城派;图源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