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援疆故事】天山下奏响嘹亮的“园丁之歌”

    潮新闻 褚启仕 孙 胜2023-12-14 07:42全网传播量3891
    00:00
    00:00

    2023年2月,地处万里之遥的丽水大地,春风拂煦,万物复苏。就在这依然弥漫着春节过后淡淡的节日氛围的时刻。丽水援疆教师们踏上了万里之遥的新疆新和县这块神奇而又充满生机的热土。他们将用自己的青春和智慧为新和县的教育事业续写新的辉煌,书写绚丽多彩的青春故事。

    今年2月,赵凌淼分到新和县丽水小学,看见大部分学生只能在教室里上音乐课,没有专业音乐教室,也没有钢琴等教学器材。学生们纷纷表示,“希望能跟着真正的音乐学习,有乐器可以练习。”听到他们的心声,看到他们眼神中的迷茫。一个让音乐万里跨越的想法在赵凌淼脑海中酝酿,她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孩子们尝试有声有感的音乐课。

    此后,赵凌淼四处奔走,不断联系沟通,终于找到愿意赞助乐器的爱心企业。10月12日,当捐赠物资到达时,看到孩子们第一次见到钢琴、古筝等乐器,眼中那份好奇和欣喜,让她觉得自己的所有艰辛付出都是值得的,也是最有意义的。

    音乐是一种能够跨越语言和文化的艺术形式,它能够打动人心、唤起情感共鸣。在赵凌淼看来,能让更多孩子受到音乐的滋养和启迪,为学校的音乐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是自己为之奋斗的努力方向。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强,则国强。科技兴,则国兴。

    作为一名丽水小学的科学老师,毛丽姿一直努力地传授科学知识、引导学生探索科学世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致力做好孩子们科学发展的引路人。经过一番走访调研,她了解到学校十分缺少实验器材,她不由心急如焚,食不甘味。实验器材是科学教师实验教学必备的教学“工具”。科学实验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为解决实验器材短缺问题,毛丽姿想到了内地学校的器材供应企业。通过四处打听,多方联系,她终于联系到内地一家相关企业。原本毛丽姿想自费购买实验器材,但是,当企业负责人得知相关情况后,当即慷慨表示,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业,希望由他们企业无偿捐赠。2023年3月的新和,春风拂煦,暖意渐浓。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一场“情暖新和教育·万里爱心捐赠”仪式在新和县丽水小学举行。爱心企业捐赠了一批四五年级配套实验器材。有了这批实验器材,丽水小学的孩子们在科学课上终于有机会亲自动手做实验了。“科学是丰富多彩的,要充分利用好实验器材上好科学课,激发学生在科学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用细心和爱心引导学生去发现大自然的美妙和奥秘,并从中获得知识和能力。”一直以来,毛丽姿都在努力践行着这一崇高理念。

    “选择援疆就选择了奉献,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还是在2023年2月,满怀着为祖国边疆教育事业贡献力量的坚定信念和激情,援疆教师邹小芬踏上了万里援疆路。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弹指一挥间300多个日夜过去了。邹小芬为搭建浙江丽水与新和县的幼儿园成长平台,两地教师牵线结对,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专业化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殚精竭虑。先后策划了十几个教育活动。每一个活动的前期准备、活动过程、宣传报道,她都亲力亲为,经常忙碌到深夜才能入睡,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她头上的青丝已悄然生成白发。

    有付出就有收获,有付出就有快乐。很多活动都先后在国家、省市级媒体进行发布,在疆内外获得了很大的反响,引起各界人士的共识。如“丽”“新”共读 ·云上“绘”等被学习强国发表、“聚焦户外游戏,共研共促幼儿成长”在浙江援疆公众号、中国发展网、浙江潮新闻、浙江教育网、石榴云、民族团结一家亲等多家媒体发布。

    她常说:“幸福是一种感觉,幸福是一种心态,感觉幸福就幸福。幸福是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幸福是看着学生一点点地进步”。 

    文化在交流中焕发新彩,在交流中发展繁荣。

    2023年6月,在新和县丽水小学“国际”六一儿童节活动中,援疆教师雷梦莹指导的畲族舞《畲山春》首次进入新疆,进入新和,畲族文化形式让人耳目一新。新疆新和县素有“民间歌舞之乡”、“民间乐器之乡”的美称,尽管新疆人民能歌善舞。然而,畲族舞蹈却依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巧夺天工的优美舞姿、别具一格的文化意韵与新疆舞蹈、各民族舞蹈济济一堂、互兼互融,相得益彰。

    为了本次演出,雷梦莹从开学初就进行策划,在挑选角色上,从全校一千多名学生中海选演员,经过层层选拔,又经过几轮淘汰,最终确定20名学生参加演出,可谓是百里挑一,毫不含糊。

    此次演出,不仅是一次优秀民族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更是加强浙江与新疆文化交流的一次探索创新,从而进一步推动丽新两地民族文化的交流和互动,有力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剪纸剪时光,纸片变成画。

    剪纸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她可以将人类的生产生活、风土人情、山川河流、虫鱼鸟兽惟妙惟肖地剪刻出来,使之跃然纸上,栩栩如生。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剪纸艺术在新疆、在新和却并不为大家所熟悉、所热爱。

    援疆教师周乐卿为了将在中国传承了数千年的传统剪纸艺术在新和县迅速推广,经过短暂而又高效的筹备,她很快就在学校组建了一个剪纸社团。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她惊讶地发现大部分的孩子从来就没有接触过剪纸艺术,更不知道该如何动手。一切都得从头开始,从零开始。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没有经费,她自掏腰包,拿出千余元为孩子们购买了剪刀、刻刀、宣纸、相框等剪纸相关工具。并手把手地做示范,一丝不苟地教方法,心贴心地送关怀。如今的丽水小学,在周乐卿老师的不懈努力及其她诲人不倦、春风化雨般的教学方式的训导下,剪纸艺术、剪纸作品就像那雨后竹笋似的,层出不穷,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许多作品还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对口支援工作是国家战略。为了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进步,丽水援疆教师义无反顾地辞别家人,告别故乡,胸怀“国之大者”,来到了新疆,来到了新和,带来了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文化和先进的教学方式。用心用情用力,在新疆大地上付出智慧和汗水,瞄准地方教育的急难愁盼问题攻坚克难,与天山南北各族群众结下了深厚情谊。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新和的未来可期。

    (图片由丽水援疆指挥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