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喜在忙碌的生活中,心里一直记挂着一群人,关心他们的吃穿,牵挂他们的冷暖。他牵挂的对象,大部分都是路南街道的孤寡老人。
“我记得有次送完东西离开,有个老太太不停地道谢,其实真的没什么。”一想起老人颤颤巍巍招手相送的样子,黄文喜既感动又心酸,“他们真的是太孤独了,有人去看看他们,就满心欢喜。”
在他看来,做好事不一定要轰轰烈烈,在老人感到孤独的时候去看一下他们,在气温骤降时给他们买件暖和的冬衣,在买药困难的时候帮忙跑个腿……恰逢其时的关怀,最暖人心。
一张暖心的免费告示
“自己淋过雨,所以想为别人撑把伞”,这句话用在黄文喜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黄文喜出生在大山里,兄弟姐妹有7个,家庭条件不太好,小时候吃饱穿暖都有点困难。“在我还小的时候,很多好心人给我提供了帮助,有送吃的,也有送穿的,有他们的关爱才有我的现在。”黄文喜一直把这些点滴牢牢记在心里。经过多年的辛苦打拼,黄文喜也小有成就,在路桥开了一家晨心超市,一家山头人姜汤面店,诚心诚意做生意,同时也温暖他人。
最近,黄文喜受到网上新闻的影响和启发,在自家超市门口竖起了一块爱心助人的牌子,上面写了一段很暖心的告示:“人在外,遇到困难是难免的,如果你在路桥遇到困难,没有收入,本店免费给你提供一份面包、奶茶,不求回报,只希望你有能力的时候再去帮助别人,你只需要告诉店员要一份爱心面包,填饱肚子后再继续奋斗。在此,本店祝你往后一帆风顺。”
这家晨心超市位于路南街道办事处旁,开了有一些年头,附近的人都知道黄老板是个热心人,一直在做好事。黄文喜告诉记者:“我打算在自家的姜汤面店门口也竖一块牌子,请有需要的困难人群吃一碗免费的姜汤面,给他们暖暖胃、暖暖心。”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去帮助暂时有困难的人,对黄文喜来说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并会一直坚持下去。
一直坚持的助人之旅
加入关爱孤寡老人队伍的契机,黄文喜坦言,是因为一条朋友圈。“有一天,我刷朋友圈时看到伟红在发,想在中秋节前夕去看望有困难的孤寡老人,我觉得自己很有冲动去参与这个事,便主动联系伟红表达了自己的意愿。”黄文喜口中的伟红就是路南街道义工服务队队长於伟红,是其爱心助人路上的同路人。
黄文喜最近有点牵挂家住永福村的蒋阿婆,就想着去看看她,于是他便在超市里找起适合带给阿婆的礼物,一边找一边口里念叨着:“得找软一点的吃食,阿婆好咬得动,也不能太甜,她最近血糖有点高。”
拎上几样礼物,一路驱车赶到蒋阿婆家。黄文喜敲门进去,亲切地唤了一声后,便拉起阿婆的手唠起了家常,问阿婆近况,有没有碰到什么困难。“有什么需要的,尽管开口,你自己平时也要多宽心。”黄文喜叮嘱道。
据悉,蒋阿婆年轻的时候,丈夫就去世了,加上她有腿疾,很艰难地将儿子抚养长大。而今,儿子忙着赚钱养家,难以一直陪伴在侧,行动不便、视力欠佳的蒋阿婆常年一个人窝在小房子里。“黄总人很好,逢年过节经常带东西来看我,真的很感谢他。”蒋阿婆一边道谢,一边指着床头的睡衣说,“这件厚睡衣也是他们之前送的,最近天冷起来了,刚好可以穿,很暖和的。”
回去的路上,黄文喜又找於伟红商量起来,如何帮助蒋阿婆吃得更好点、更方便点。
“我很庆幸我们路南的义工队伍里,有黄文喜这样的人参与进来,他很热心,也很细心。”於伟红透露,平时去帮扶的时候,黄文喜有时还会带上老婆和孩子,动员并影响家里人都参与到慈善事业中。
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以身作则的影响力却是无限的,黄文喜和他的小伙伴们正在为之努力着。“希望社会上有更多的人关注到有困难的群体,为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毕竟‘众人拾柴火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