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三改一拆”工作,可谓“十年磨一剑”。从2013年至2023年,在全面深入开展“三改一拆”行动以来,温州以创建浙江省“无违建区”为目标,以强势推进拆改为突破口,坚持以拆改腾空间,以拆改促转型,以拆改提环境,在推进“三改一拆”、治违除患促安全、“迎亚运”两路两侧违法建筑专项整治、“四边三化”等各类专项工作中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城市也焕发出靓丽新颜。
这十年,温州市坚持把“无违建”创建迭代升级作为工作核心环节。温州鹿城区葡萄村改造项目打响了城中村改造的“第一炮”,并取得历史性突破。曾经的葡萄旧村,村内处处显现脏、乱、差,当地村民对城中村改造的呼声很高。区政府以此为契机,根据“一三落地、三五底顶、合法面积、违章不计”的原则出台了一些列鹿城区城中村改造实施方案。2010年,葡萄村改造范围内的集体土地完成了“二公告一登记”等征地程序,入户丈量、资料收集和档案建立工作也相继完成。在改造地块签约均达100%后,区政府于2012年5月对地块内的旧房进行了整体拆除。葡萄村涉及拆迁1100宗,已完成签约1100宗,协议签订率100%,腾空率100%。
受访者供图
文成县的“清凉畲寨”周垟民族村也通过城中村改造还原民族原滋原味,走出“特色文化引路、乡村旅游振兴”的新道路。如今,游客来到周垟民族村,映入眼帘的都是白墙蓝腰带的畲族特色主体风貌还能体验特色民宿、研学等。龙湾区则走出了一条整村拆迁改造项目。龙湾区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拆改项目(二期),作为温州市城中村改造新政策实施以来首个完成整村改造和100%签约的项目,有三大特点:一是人性化拆迁赢民心,二是安置建设遵民意,三是乐享运动重民生。而瓯海区牛山片区拆改整治工程则是一个成功的城中村连片改造项目案例。它融合游憩、景观、生态、人文四大元素,以“生态优先”为原则,建成一座集生态居住、商务办公、文化休闲、娱乐购物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成为宜居宜商的黄金城区。洞头区鹿西乡鹿西村海景街整治改造则“向蔚蓝大海要风景”。当下的鹿西街头,“环境差”“秩序乱”“行路难”“排污不畅”等“顽疾”已成过往夜晚海景街成了群众热闹去处,“花园渔村”画卷徐徐展开。平阳县坡南街古街坚持“拆用并举、以拆促用”,开展实施截污纳管、道路修补、管线整理、绿化提升、立面改造等举措,极大改善坡南街外部公共环境质量,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带动旅游发展。
受访者供图
疏通城市"中梗阻"的同时,温州也达成了存量违建基本“清零”,以“标本兼治,以建促拆、拆建结合、拆用结合”原则打造最美山城和乡村的两大“无违建”迭代升级目标:瑞安市“东山镇”进行了高架桥两侧大规模连片违章拆除改造建设,永嘉县枫林镇以“三改一拆”护绿水青山,乐清市大荆镇违建拆除并进行拆后利用,它们都通过原拆原建彻底改善区域环境。在打造最美山城和乡村方面,泰顺县罗阳镇拆除和搬迁老汽车东站,通难点疏堵点击痛点,盘活用地空间;苍南县钱库来谊村打造美丽乡村精品村,通过“文、便、居、绿”四大特色,实现“归去来兮,谊在乡野”的未来乡村梦。
除了“无违建”迭代升级,“治违除患促安全”行动,以及“迎亚运”两路两侧违法建筑专项整治行动,也是近十年来的重点工作。
受访者供图
自2020年底接省办“小微企业安全隐患整治”行动开始,温州市先于全省“治违除患促安全”行动开启自查行动。从2021年至今,温州市共排查违法建筑2803.65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建筑1513.65万平方米,占违法建筑总量的54.99%,确保了在“十四五”期间处置所有违法建筑的总体要求。永嘉县黄田街道“厂中厂”专项整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龙港市拆除桥下违章搭建摩托艇停靠点,苍南县灵溪镇强势出击动真格,高温拆违整治不停歇,护耕地、除隐患、解民忧。
在“迎亚运”两路两侧违法建筑专项整治中,温州市深入开展问题点位整治,做到“即拆即清”,坚持宜绿则绿、能绿则绿、该绿则绿。同时强化“三个明确”,采取“天巡地查”方式,全力打造美丽浙江“海上花园”,并且打响沿线环境提升攻坚,做到有的放矢和多种策略并施。此外,温州市大力推进美丽城镇建设,制订“一周一报”定期整治“两路两侧”违法建筑。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