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生活|吾家有女初长成之四

潮新闻 文戈2023-12-11 04:40全网传播量5545
00:00
00:00

下午放学回家,女儿和爸爸说:“这个周末同学生日,我去她家,能带iPad吗?”“不行。”爸爸没加思索地回答到。女儿问:“为什么?”“因为怕你游戏上瘾,玩多了心思不在学习上。”女儿无奈转身回房间,关上房门。

电子设备对学生的吸引力真是太强了,说是游戏能开发智力,小的时候也没那么反对,更多还是从保护眼睛出发,不宜长时间看屏幕,那时候妈妈也玩手游消遣,女儿接触了消消乐等小游戏,玩的时间也不多。到小学高年级段,周边的同学有在玩网络游戏,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女儿也喜欢上了。爸爸不玩手游,对游戏不太懂,也不知道那些游戏叫什么,很多时候女儿也是不避讳,玩得时间差不多了,爸爸会提醒,游戏一个环节结束,女儿也就停下来了。每逢同学聚会,同学们各自带个平板或手机,一群人围在一起打游戏,仿佛聚会主要是为了打游戏,其他都属于为游戏做配套。

一次女儿生日,邀请了五位同学来家里,妈妈提前准备了各色零食、饮料,头一天就把客厅的茶几摆得满满当当,平时有些凌乱的沙发整理得干干净净,搞得像迎接贵宾一样。约定的时间到了,同学们相继来了,相互问候之后,各自拿出随包带的平板或手机,然后开始玩游戏,一边对准屏幕迅速按动手指,一边嘴里招呼同学怎么配合,玩了一会儿,一个姿势累了,坐着、躺着、趴着各种姿势都来了,茶几上的美食仿佛成了摆设,没时间吃,更完全忽略了家里还有家长的存在。

小学的学业没那么紧张,基本上是跟着学校节奏走,没有安排课程之外的其他学习,空余时间更多是鼓励女儿去做做运动或其他爱好什么的,每当做完作业,女儿还是会想玩电子设备,或小视频或游戏,虽然不是太赞同,也没有强行制止,只是规定要家长同意。到了初中,学习压力不一样了,学校也明令禁止,不允许玩电子设备。网络的影响力很大,青春期的小孩还是要有约束。于是规定,除了上网课或必要的时候,其他时间,不许再看iPad,特殊情况需要家长同意,这点女儿也是答应的。

女儿从这个暑假开始,有些变化,原来顺从的她,有时会顶撞,原来做作业喜欢家长陪着,现在要自己一个人关门做,不希望被打扰,以前喜欢和父母在一起,现在更喜欢和同学在一起。期中考试没考好,女儿自己有压力,心情不好,脾气变大,不希望多提学习上的事。虽然爸爸对女儿的学习成绩没有过份苛求,但学生主要任务还是学习,必要的要求还是要有的,初中阶段,爸爸比以前紧了一些,一直紧的妈妈倒是开明了许多。一天晚上,顺便去学校接女儿晚自习回家,遇到一位同学家长,她说自己女儿从暑假开始,和她没以前亲热了,晚自习接她回家,她和同学一起走在前面,老母亲只能默默地跟在后面。老师说孩子步入青春期,很正常,家长要理解,要用正确的方式去处理。

女儿从房间里出来,和我说:“为什么其他同学的爸妈都同意,而我就不行?”我说:“每个家长对子女要求不一样,对别人家的事不做评价,但你不行。”父女俩开始僵持。这时候爸爸突然意识到,一群同学都带,就她不能带,会在同学面前很没面子,自尊心受伤害,父女关系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可能可以换一种方式处理。于是,爸爸说,主要是担心影响学业和游戏上瘾,女儿坚持说自己不会,爸爸说:“我们达成一个协议,你这个学期接下去的每一门考试,都必须有一次进前五,可以考虑同学聚会给你带iPad。”女儿说:“做不到,班里的几位男同学,平时不咋的,考试很厉害。”“为什么?你小学基础不差,只要努力不可能做不到。”“社会我很差的,不可能进前五。”爸爸说:“没有不可能,社会凭记忆的多一点而已,一门进不了前五,可以用其他科目两次来替代。”

协议达成,女儿开心了,爸爸同意这个周六同学生日会,她可以带上iPad。

生日会那天,妈妈让她带上作业,空余时候做一做,女儿坚决地说:“不带,没时间做作业。”考虑有协议在先,带去作业没心思做也就是个摆设,让她轻轻松松玩半天也是一种放松。

过了几天,爸爸发现女儿学习明显比之前自觉了;又过了几天,女儿告诉爸爸,她英语考试进前五,然后问:“小测试算不算?”爸爸没搞明白小测试是怎么回事?和她的约定主要是为了鼓励,也就同意算;再过了几天,她陆续告诉我,科学小测试满分,社会单元考第五,数学单元考满分。她说,数学老师报满分同学名字的时候,教室里发出“哇——”的声音。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专题
晚潮:在这里,写点你我的生活
相关新闻
​一年级书包二十多斤?杭州有家长称完书包重量后急了……
明星家长一样有带娃困扰,玩一场寒假护眼“剧本杀”
嘉善干窑:宝妈冲进派出所 辅警现场“开小灶”
因为这个原因,很多爸妈本周末选择宅家“补天”
成长心理室丨想为好朋友出头,爸妈却说我管闲事,到底怎么做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