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让每个平凡的人都能在衢州感受幸福、收获成长

    潮新闻 记者 朱杨健 施涵予2023-12-10 01:18全网传播量12万
    00:00
    00:00

    走在衢州的街头,你很容易在忽然间被某样东西所感动,或是一处普通的街景,或是一家小小的咖啡馆,亦或是瞬间聚拢的人群,那是来自音乐最深处的激荡,你或许说不出来,但你知道你们此刻心在一起,那就是文艺的魅力。

    “我们一直在做‘文艺赋美’这件事,就是用文艺给这座城市赋予美,看得见的美,感受得到的美,本地人也好,游客也好,来衢州,能够有种‘啊,这真美’,虽然不知道美在哪里,那不要紧。”衢州市文旅局艺术处处长王露茜这样向我们描述。我们能够感受到她很快乐,做一件让大伙快乐的工作,自己就算忙也很快乐。

    衢州“文艺赋美”活动仅今年上半年就有近5000场,如点点星火,在每个角落都能被这“文艺星火”点亮,它虽然微小,但带给衢州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却是真真切切的。

    衢州市柯城区水亭门“星光码头”

    同样的,还有衢州的书香,十五年书香衢州,是这座城市难能可贵的坚持。

    “我们特别关心儿童,知书达礼,这个‘书’是孩子成长明理所不可或缺的,比如我们推出农家书屋,方便农村的孩子阅读购书,城市里我们则依托社区开展托管服务,全市的话大概三四百家。还有阅读服务,我们是打通六个县市区的,比方说我想邀请哪些知名的老师来文化礼堂讲一堂课,这个我们就是共享服务。”衢州市委宣传部出版处处长何明星介绍说。

    大陈乡农家书屋文化活动

    衢州市文联则更多地将触角延伸到了乡村,用艺术乡建去构建新生态文明,余东村的农民画全国闻名,与其隔河相望的余西村,村民们则以诗词著称,不同艺术形态的乡建,打造出了各色各样的特色村落,带动起当地的文旅发展。

    “浙江省艺术乡建工作,在衢州率先启动‘艺术乡建’标准化试点,就是希望我们以试点为契机,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努力取得率先突破,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衢州市文联副主席姜敏说。

    余东·中国乡村美术馆

    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个坐标上,似乎都能够找到艺术的影子,而最让我们感动的,永远是普通人的故事,即使没有浓墨重彩,但是平凡间处处星光流溢。

    下面,我们讲给你听——

    我用音乐表达对这个城市的热爱

    老牛原名王新,大家都叫他老牛。他是一个土生土长的衢州音乐人,还是立春鼓社的社长。

    老牛喜爱音乐,十几年前他和朋友组建起了一支乐队,后来共同开了一家琴行。琴行起名“原声”,是希望人们能在他们的音乐中听到最原初、最本真的声音。

    老牛他们也经常在衢州的街头巷尾演出,既是释放爱好,也为这座城市带去音乐。“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衢州人,我们只能以自己以擅长的方式来表达对这座城市的热爱。”老牛说,“我们刚好是搞艺术的,也希望衢州的街头也有像北上广大城市的那种街头艺术元素。”

    “老牛”王新

    2019年,衢州柯城区文化馆希望可以将衢州本土的人类共同非遗代表性项目——九华立春祭与一种公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相结合,打造出全新的大众文化团体。在与衢州本土音乐人老牛、柯城区文旅体局余仁洪等主创共同探讨后,决定选择古老、铿锵、门槛低又蕴含胜利寓意的擂鼓作为主要乐器,与中国传统的 24 节气相结合。就这样立春鼓社诞生了,老牛任鼓社社长,他的原声琴行团队负责立春鼓社的招募组建工作。

    立春鼓社没有一个人是专业的打击乐手,全部来自各行各业的,拖拉机司机、洗车小哥、保洁员、银行职员、教师、退休老人……截至今年,鼓社共有60余个成员。

    立春鼓社

    广东狮鼓与二十四节气文化相结合,融入舞蹈动作、队形编排,凸显出每个节气独有的特色和美感,美丽而富有变化性,一周两练。

    2021年,立春鼓社的第一场大型演出在浙江省四体会开幕式上奏响,向现场上万观众展现鼓社风采和二十四节气文化的魅力。2022年,立春鼓社接到亚运会节目组海选邀请,并最终通过选拔,正式成为本届亚运会开幕式现场表演。在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的暖场环节中,由衢州市委宣传部、柯城区委宣传部选送的节目《南孔竹鼓 礼迎天下》,在杭州奥体中心主体育场“大莲花”上演。

    立春鼓社在杭州亚运会开幕式暖场环节表演

    去年开始,老牛又和“文艺赋美”结缘,他的乐队和立春鼓社,去到衢州的各个乡镇、学校,演出的场所不断增加,表演的形式也在不断丰富。不仅自己积极参与,他还帮忙牵头组织了许多社会的力量。

    参与“文艺赋美”并不挣钱,而且奔波劳累,但老牛将其做成了事业,累并快乐着。

    文艺赋美复古派对(柯城区坊门街)

    新国乐摇滚社进校园

    让咖啡文化在衢州也流行起来

    “龙游官潭 ·灵栖自然酒店”今年10月试运营,由官潭公社和卫生院改造而来,坐落于群山绿野之间,面朝广阔的稻田。除了住宿,还有一家稻田咖啡馆。

    主理人彭远飞是衢州本地人,他当过调酒师,开过酒吧、咖啡馆、美术馆,自己也写诗、摄影、策展,近年创办了“衢州天仓岭露营基地”以及组织了许多文艺复古市集,涵盖露营、画展、酒吧、咖啡、行为艺术等内容。经营民宿是他很多年的愿望,终于在今年实现。

    让衢州变得更加富有生活美学,这个理念和王露茜不谋而合,于是“文艺赋美”走进了他的生活。

    文艺赋美稻田音乐会

    今年的11月18日-19日,“文艺赋美”走进这家网红民宿,在稻田中开了一场音乐会,在风吹麦浪中唱歌跳舞,同时还配有咖啡入门课程、咖啡豆品鉴、摇摆舞现场教学、露营市集、篝火晚会等活动。

    “例如民宿,本身已经有自己的客户群体和文艺氛围,具有一定的私域流量,但可能还缺少一些开展活动的条件,文旅局就负责提供支持,例如演出人员、演出设备等,通过丰富的文艺活动,吸引人气,带动当地文旅产业和文化氛围。”王露茜说。

    “这个冬天还会开一次规模更大的音乐节。”彭远飞说。

    文化赋美稻田音乐会

    彭远飞现在主推稻田咖啡馆,平时举办了很多活动。例如“蔬服咖啡”活动,附近村民可以用自家种的蔬菜,到店里换取咖啡;这些蔬菜又会提供给住店的客人。店里也会举行咖啡培训,邀请客人和村民来学习,由店里的专业咖啡师进行教学。彭远飞希望以此丰富乡村文化生活,也让咖啡文化不仅在大都市、年轻人之间流行,而是变得更加大众化。

    美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这个城市变美的每一个小小增量背后,是一群人孜孜不倦的付出,他们在等着花开蝶变的那一瞬。

    彭远飞

    与艺术来一场双向的奔赴

    还有杨子丽,她是衢州女书法家群体中的一员。2020年底,“小溪泛尽却山行——衢州女书家钱塘江诗路作品展”在衢州市博物馆开展,展出了8个女书法家的作品,所书写的都是衢州历史文化名人的诗词典故,将南孔圣地衢州有礼的金名片向全省传播。

    以此为契机,8位书法家开始经常合作。今年,8位女书法家开展了传帮带的工作,在衢州市里又选出35 位女性书法作者,举办展览等活动,代表了衢州女书家下一代的传承力量。

    “南孔儒风”衢州女书家临创精品展

    “另外,因为我们是小城,资源有限,很多时候得要自己去想办法突破这个局限,自己去寻求这个发展,所以这个领头羊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这8个女书家,也算是起到我们衢州女书法界的一个领头羊作用。”

    三衢道中·全国女书法家作品邀请展

    之后,衢州还广泛邀请全国名家相聚衢州,通过展览、交流,大大开阔了衢州本土书法家的眼界和格局,“三衢道中——全国女书法家作品邀请展”等一场场高质量的艺术展览,也提升了群众的审美素养、文化自信,助力衢州文化艺术繁荣发展。

    “我们在专业道路上前进的同时,越来越自信,为衢州文化代言,为衢州乡村赋能,这是一种双向的奔赴。”杨子丽笑着说。

    杨子丽

    是这方水土养育了这方人

    汪张国,是一位衢州的老艺术家,今年已步入耄耋之年,看上去精神矍铄,他还是衢州“世界长寿之都”代言人。

    衢州于2021年通过国际自然医学会的最终认定,荣获“世界长寿之都”称号,成为我国第三个获评“世界长寿之都”称号的地级市。

    汪张国

    长寿是个玄妙的东西,我们不知道为什么,但是大致上心态平和、身心愉悦总能活得更长久些。

    汪张国就很快乐,前不久,“水墨丹青千嶂雨——汪张国水墨画展”在衢州博物馆隆重开幕,举办个人展览呈现了他七十余年的艺术成就,实现了他人生一大梦想。

    汪张国经常参与衢州市文联组织的艺术乡建活动,下乡采风创作,辅导村民书画。“艺术带动了当地的农民,也让文化接地气了,老百姓更是喜闻乐见。”

    水墨丹青千嶂雨————汪张国水墨画展(来源:衢州市博物馆)

    谈起艺术,汪张国说:“我自幼爱好写字画画,虽然不是科班出身,靠自己的学习在书画上有了一定成就,现在是省美协、省书协的会员。在绘画上以中国画为主,山水、花鸟、人物皆擅。”

    正是衢州这方水土养育了这方人。

    像汪张国这样老有所乐的人,很多,光是他组织的京剧戏社,目前就有40余人,每周排练两次,经常参与衢州水亭门的演出,他们快乐充实地过着平凡的日子。

    (图片由衢州市委宣传部、衢州市文联和受访者提供)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专题
    艺术之城 何以衢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