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点我们就在门口排队了,没想到有这么多人。”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的农博会上,15岁的初二学生小李与妈妈早早来到门口排队,小李表示,这已经是她连续第四年参加这一盛会,“比前几届热闹多了。”
图源:受访者
12月9日,浙江农业博览会进入第三天。恰逢周六假期,农博会现场人潮涌动,不仅有拉着推车的大爷大妈们,还有一堆年轻的“逛吃”族。
年轻人的购物车里都有什么好吃的?现场到底有多热闹?
“逛吃”族里有不少“00后”,还有人从宁波跑来陪女友逛展
拎着饱满的购物袋,推着轻便的折叠购物车,小李对逛农博会很有经验。
“我们已经吃了很多好吃的,花了200多块钱了。”小李妈妈给记者看了看手机里的照片,有香气四溢的臭豆腐、韧口的麻糍、诱人的羊肉、香脆的笋干豆干,还有口感独特的饮品等。小李则蹲坐在一旁,津津有味地大快朵颐。
“‘逛吃’农博会很开心。”小李说着,打开购物车,给记者看了看,里面有梁弄永达大糕,还有玉环的文旦等,“6斤玉环文旦80元,闻了闻香味很足,平时菜场很难买到正宗的。”
除了美食之外,小李还购买了一系列精美的农创产品,有牦牛毛编的手链,笋壳做的猫头鹰,小草编的包包,两头乌钥匙扣……她准备把农博会现场的气氛,带回去给家人分享。
小李和男朋友。汪驰超 摄
00后大学生小张可能是逛展的消费者里最幸福的——男朋友专程从宁波赶来陪她逛展,小张坐在小板凳上,由男朋友细心地拉着推车前行。
“我们才刚开始逛呢。”小张的购物袋里塞了几个红美人,“我们买的是散装的象山红美人,10块钱一个,皮薄多汁,肉质饱满,味道很好。礼盒装的要100多元,比较贵的。”
小张说,接下来会重点关注玉环的文旦,还有龙游的火腿。“逛展主要是图一个开心。”
小毛(右)和同学。 汪驰超 摄
“我真的拿不动了!农博会要不要考虑增加几个储物柜啊?”00后大学生小毛,和同学一起来逛展,不知不觉已经逛了3个多小时。“第一次来没经验,应该提前准备个小推车的。”
当记者提出想看看她的“战利品”时,她很爽快地打开购物袋,里面堆满了各种好吃的,有俄罗斯巧克力、内蒙古的牛肉干,还有玉米,红白草莓等,总消费300多元。
“水果比较重,买了之后边吃边逛,不然真的拎不动了。” 小毛笑着分享她在农博会上的购物经历。
“我都快被挤扁了。” 小毛表示,农博会的规模大,人流量也超出了她的想象。
“我早上是坐地铁过来的,准备一会儿再买点糕点,然后和同学打车回去。”小毛说。
农博会的小吃展区。汪驰超 摄
小吃展区烟火气十足,手工麻糍、建德状元饼都很热销
要说农博会最有烟火气的地方,无疑是在B馆的小吃展区。
浙江的特色小吃汇聚一堂,有宁波汤圆、金华酥饼、衢州“三头一掌”、台州蛋清羊尾等。
在小吃区域中间的位置,非遗的手工麻糍制作(俗称打麻糍)吸引了许多人围观。
糯米经过张师傅反复揉搓,再用木槌多次捶打,不一会儿,又软又糯,还冒着热气的麻糍就做好了。
打麻糍现场。汪驰超 摄
“昨天卖出去7000多块麻糍,今天肯定是更多啦。”来自宁波的张师傅,从事手工麻糍制作已经有30多年,“原料都没有了,我昨天晚上回宁波,今天一大早带来农博会的。”
趁着艾草麻糍刚出炉,记者尝了尝,淡淡的清香和特有的草本滋味,以及糯米的独特口感,让麻糍具有柔软、Q弹的质地,入口即化。
建德状元饼。汪驰超 摄
在手工麻糍的隔壁,是建德状元饼。采用传统工艺手工制作而成,现场简单加热即可食用。皮薄馅多,入口有一种农家特有的醇香,鲜味十足。
工作人员介绍,主要秘诀在于其馅料必加一道当地传统名菜——倒笃菜,具有鲜、香、脆、嫩等特点。
“昨天大概卖出了有1万多元的营业额。”展位的工作人员表示,农博会上的建德状元饼价格5元一份,算算也卖出了2000多个。“今天卖出更多啦,还没来得及统计。”
据了解,今年农博会开展三天的现场参观采购市民达12.8万人次,今天已经突破5万,成为国博开通展会以来的最高人气。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