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行走的思政课”走进安吉余村解码“共富”密码 共话“青年”发展

    潮新闻 陈静2023-12-08 12:54全网传播量2714
    00:00
    00:00

    12月2日,湖州安吉余村迎来了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的热血青年,他们深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探寻余村绿色发展背后的共富密码,一场共话乡村与青年双向奔赴的热点话题在余村展开讨论。

    “行走的思政课”实践队员出征

    余村如何从靠山吃山的“石头经济”,走向千万工程的“生态之路”,奔向绿水青山的“共富之路”?如何从名不见经传的小乡村发展成为让全球青年人慕名而来创新创业的一方热土?

    带着疑问,师生们循迹溯源参观学习了“两山”展示馆、数字电影院、千万工程展示馆、党建文化广场等,探寻余村的绿色发展之路,感受农村发展的美丽蝶变。

    探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共富密码”

    “作为北方孩子,在上大学之前还从未感受过南方的绿水青山。今天的体验式调研,让我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认知更加深刻,只有在绿水青山颜值更高、金山银山成色更足时,百姓的生活品质才能更好。”道桥22-2班丁相感慨道。

    青年学子们走进余村第一家农家乐春林山庄,与原乡人潘春林对话,聆听其如何从村里一贫如洗的“负翁”华丽转身成为如今坐拥“金山银山”的“富翁”。学子们还走进“5G物联网+余村溪泉鱼”养殖基地,探寻“数字渔民”如何养出“金山银山”。

    聘任春林山庄潘春林为实践导师

    参观“5G物联网+余村溪泉鱼”养殖基地

    在青年人才社区,同学们与余村数字游民公社主理人对话旅乡人如何参与未来乡村建设;在国漫咖啡文化创意空间,同学们聆听返乡人用“国际美学”助力“乡村振兴”创业实践的故事。

    “基层是所大学校,乡村就是练兵场。通过用脚步丈量新时代美丽乡村发展,解码青年助力乡村振兴的奥秘,我们明白了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锤炼在服务乡村振兴中解民生、治学问的过硬本领。”道桥22-1班大学生董浩成如是说。

    “我们以国家一流实践课程《‘水分子’思政社会实践》为平台,打造有风景的‘行走思政课堂‘,组织学生走进水库大坝、田间地头,追寻红色足迹、工匠精神,让学生参与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时代浪潮中,提升其家国情怀、行业情怀、乡土情怀和人文情怀。”浙江水利水电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陈静老师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