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报聚焦丨浙江首单“蓝碳司法”交易落地苍南,让违法者转为生态守护者

潮新闻 记者 甘凌峰 通讯员 倪婕2023-12-07 00:02全网传播量10.1万

非法捕捞的案子破了,但被损坏的海洋生态要如何修复?近日,全省首单“蓝碳司法”交易在苍南落地。非法捕捞人员黄某、虞某与苍南县沿浦镇政府签订协议,以6153.6元的价格购买241.68吨海洋渔业碳汇,用于生态环境损失的生态修复补偿。

大海在沿浦湾划了一道美丽的弧线,形成了广阔的潮间带,这里生长着约占全省四分之一的红树林。今年8月,苍南县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在红树林湿地勘察,发现沿海滩涂放置着不少地笼网。地笼网属于禁用网具,网目尺寸小,对红树林底栖生物破坏性大。随后,苍南县农业农村局联合沿浦镇政府展开行动,清除地笼网等违规渔具52副。因非法捕捞水产品,黄某、虞某被苍南县农业农村局抓获。

这并不是个案。在沿浦湾,周边村民利用地笼网非法捕捞水产品的现象十分普遍。“破坏环境资源案件最优解决方式不应止步于刑事处罚。”苍南检察院副检察长缪爱萍想结合检察公益诉讼工作,寻找一个新途径,既能提高周边村民的环保意识,又能修复海洋生态环境。

经过多次探讨,温州市生态环境局苍南分局提出的“蓝碳司法”理念得到了苍南检察院和苍南农业农村局的一致认同。“蓝碳司法”是种新模式,即让涉案当事人通过认购海洋碳汇(蓝碳)的方式履行生态修复义务。但要推进这一模式并不容易,蓝碳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面临计量方法不明晰、评估鉴定缺标准、交易渠道匮乏等问题,特别是关于蓝碳司法保护与生态治理,还缺乏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设计。

“我们综合考虑了沿浦湾的生态海湾底色、固碳增汇能力、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等优势。”在温州市生态环境局苍南分局局长刘旭东看来,在沿浦湾开展“蓝碳司法”是有基础的。经专家测算,沿浦湾红树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约9000吨,渔业碳储量2.6万吨。去年以来,沿浦湾镇全省率先开展红树林碳汇和渔业碳汇交易,其中渔业碳汇交易累计已完成8笔。

在参考市场交易价的基础上,苍南多部门共同商定了首单“蓝碳司法”交易的价格。“我愿意购买。”当天,黄某、虞某在协议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同意通过认购碳汇的方式履行生态修复义务,从而获得从宽处理。“这既能引入更多生态修复金参与生态修复工程,也让涉案当事人生活不至于因诉讼受到太大影响。”缪爱萍说。

据了解,“蓝碳司法”交易资金将汇入专门的蓝碳账户,用于红树林后续维护、增殖放流、入海河流水质改善等方面。刘旭东表示,下一步苍南检察、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部门将形成联动机制,将沿浦湾打造成“蓝碳司法”基地,实现“蓝碳司法”交易常态化,让违法者由环境的破坏者转换为守护者。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新评论(12)
潮客_s5sshv · 2023-12-07 13:10 · 浙江杭州回复
让违法者参与生态修复,不仅可以让他们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还能让他们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
潮客_qa3xhw · 2023-12-07 13:10 · 浙江杭州回复
可以让更多的人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更加自觉地遵守法律法规。
我一顿一块糖糕 · 2023-12-07 13:09 · 浙江杭州回复
这个做法真的很科学,让违法者付出应有的代价,同时又让他们参与到生态保护中来,使我们的环境得到更好的保护。
潮客_u4khyv · 2023-12-07 13:07 · 浙江杭州回复
这种创新的司法实践,既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对违法者起到警示作用。
小熊bear · 2023-12-07 13:06 · 浙江杭州回复
浙江在环保方面又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潮客_24qwxg · 2023-12-07 13:06 · 浙江杭州回复
必须赞一个!让违法者承担生态修复责任,这种做法能够让他们真正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更加自觉地遵守法律法规。
潮客_sgtqh6 · 2023-12-07 13:06 · 浙江杭州回复
让违法者转为生态守护者,既惩罚了违法行为,又保护了环境,一举两得!
潮客_qz5sh5 · 2023-12-06 11:13 · 湖北武汉回复
非常有用的环保方式
蘑菇Mushroom · 2023-12-06 11:13 · 浙江杭州回复
保护环境的新手段
潮客_24qw4g · 2023-12-06 09:21 · 浙江杭州回复
通过检察公益诉讼工作,提高周边村民的环保意识
潮客_qxvchr · 2023-12-06 09:21 · 广东广州回复
个人认为,仅仅依靠刑事处罚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