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长三角船检一体化(舟山)工作站全面运行,将与(上海)工作站一起,全面探索“就近申请、就近检验、区域互认”的船检一体化,长三角区域近万艘船舶将由此受益。
根据《长三角船检一体化(上海、舟山)工作站合作协议》,上海、浙江、江苏和安徽等地方船舶检验机构检验发证的,除客船、油船、化学品船、液化气船、自卸砂船及不适宜通检互认的船舶以外的普通货船,在营运过程中可就近在一体化工作站申请年度检验或临时检验,经检验合格后,签署船舶检验证书、文书。
上海海事局船检管理处副处长孙玉杰介绍,异地检验周期长、成本高、隐患大,航运企业对快速、便捷船检诉求十分迫切。“打个比方说,以前上海的船舶在舟山这边营运或修船,如果正好需要检验,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开回上海进行检验,一种是去上海申请,邀请上海验船师来舟山检验。对企业来说,时间成本、经营成本都比较大。”孙玉杰算了一笔账,船从舟山开到上海,费用动辄要十多万元,如果请验船师来舟山检验,再返回上海发证,时间得花费3至5天。
据了解,舟山工作站的设立将为上海、浙江、江苏和安徽三省一市在舟山营运或修船的适检船舶提供快速、便捷的增值化船舶检验服务,对优化航运营商环境,促进船舶检验和航运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下一步,舟山工作站由上海海事局协调上海、浙江、江苏和安徽三省一市的验船师入驻,按照统一的船舶检验工作程序开展工作。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船检管理处副处长张晓强表示,开展长三角船舶检验一体化工作站建设,旨在为过往船舶提供“就近检验、就近发证”便民服务,是构建“协调联动、共建共享”区域合作新格局的重要成果,也是船舶检验领域落实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生动实践,对推进船舶检验机制甚至体制改革创新具有重要的开创性意义。
近年来,舟山船舶检验中心加快数字化+船检建设,采用5G、AR等技术,对部分适检项目进行远程检验,探索电子审图平台建设,为船企提供更加简捷的检验服务;积极对接交通运输部海事局,获批小型船舶优化检验制度创新试点单位,对符合条件的船舶实施免检和集中检验等措施,为船企提供更加便民的检验服务;与南京船检率先探索通检互认,助推长三角区域船舶检验通检互认机制试点,为船企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
此外,今年6月,获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批复,同意开展江海直达船舶检验业务,舟山船舶检验中心成为国内首家获此授权的地方船检机构。“这次工作站的启动,将进一步提升检验服务效率,助推船检高质量发展。”舟山市船舶检验中心主任俞士将说。据统计,截至今年三季度,全市完成营运检验2194艘次,共319.4万总吨;建造检验20艘次,船舶转籍67艘,图纸审查38套;产品检验772件次。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