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浙江青年导演陈小雨:故乡的桥、河流和白墙黑瓦是他创作的心印

    潮新闻 记者 郑天一 金然2023-12-05 08:10全网传播量1085
    00:00
    00:00

    1994年出生于德清的陈小雨,以外婆的人生故事为灵感,导演了电影《乘船而去》,他凭借本片在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亚洲新人单元获得最佳编剧奖。 

    从6月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到7月底的FIRST青年电影展,再到9月第十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今年,陈小雨参加了不少节展。

    再见陈小雨,已是11月,他瘦了不少。

    这是《乘船而去》第一次回到故乡进行线下放映,也是陈小雨第一次面对家乡的观众,他格外认真。

    8年前,21岁的陈小雨,在老家被外婆问到“死后的世界到底是怎么样的”,他吃了一惊,开始想写一个以外婆为原型的剧本。而故乡对于陈小雨来说,故乡的桥、河流和白墙黑瓦是他的心印,最是亲切。但长大后,看到村庄的样貌慢慢产生变化,看到船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和生产工具逐渐被取代,他就很想以艺术的形式把它留存下来。

    直到2019年,陈小雨写完第一稿,一个发生在运河边,关于亲情、生死的故事。又过了两年,2021年9月正式开拍。

    因为缺少资金支持,陈小雨不得不全家齐上阵:妻子邓晓珍是美术指导,带着4人团队;岳父是置景,片中的德清老房子就是他亲手改造的,岳父还客串了路人甲;多年好友黄一川是摄影指导,自掏腰包升级了摄影设备。陈小雨本人则导演、编剧、剪辑一肩挑,他乐观地自嘲:“小作坊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

    电影拍摄仅用了28天,陈小雨把一切准备都在开拍前规划好了,还把每个场景都3D建模做了一整套模型,可以提前、反复琢磨怎么拍摄。

    今年9月初,陈小雨在德清高铁站旁建了线下工作室,包括他一共7位员工,同时开发着几个项目。算了算,公司每年的固定开销就要30多万。面对更多可能的债务,浙商家庭出身的陈小雨还是挺乐观:做电影要的就是一种信念感。

    他说:“电影没拍出来之前,都是未知数,但你一定得相信能完成。有了这个信念感,身边才会有更多的朋友相信它能完成。大家聚在一块,才能把这事儿真的办下来。”

    在《乘船而去》放映完,浙江传媒学院教授丁莉丽接连赞叹。她觉得,《乘船而去》和陈小雨也再次汇入了“浙江电影新浪潮”当中,“电影气质很契合,不过侧重点不一样,有更多更鲜明的个人特色。”陈小雨听完,憨厚一笑:“我终于被‘收编’了。” 

    而后,陈小雨说之后创作的路线,题材和拍摄地不见得都在浙江,但影片呈现的影像气质肯定跟浙江相关,“那是一脉相承的东西。”

    陈小雨希望《乘船而去》能在明年与全国观众见面。

    最近,他正与伙伴一起“用爱发电”制作一个动画短片,还有两个电影项目在推进,一个是关于女性成长的,另一个有关“债与恩”话题。


    “转载请注明出处”

    孙雯

    相关专题
    摸娱:硬核娱乐,独家视角,重磅幕后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