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感谢:
拱墅区汤来顺名班主任工作室
中国教科院·杭州胜蓝实验中学
汤来顺、全睿琪 、张甜甜、陈玮、彭菲 、章小燕
杭州观成实验学校 郑文娟
>>>孩子的小情绪
1、羡慕成绩好的同学,大家称他们为“学霸”,“学霸”之所以为“学霸”,是不是多半因为他们聪明,那么,“学霸”是不是比一般人聪明呢?天赋比努力更重要吗?
答:我理解你对“学霸”同学的羡慕之情。他们的成功到底源自天赋还是努力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觉得,不应轻视天赋的作用,但同样不能忽视努力的力量。
龟兔赛跑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在这场实力悬殊的比赛中,毫无跑步天赋的乌龟获得了最终胜利。不要让“没有天赋”这个标签束缚住了自己,更不要觉得自己是“天赋型选手”就忽略了努力的重要性。只要你愿意付出时间和努力,在学习道路上你也同样可以取得非凡成就。
建议从现在做起,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在每个细节上勤奋用功。不要因为一时的挫折和惰性而放弃,树立信心,努力成为理想中的自己!请记住,成功从不会亏待那些自强不息、坚持不懈的人。
2、在我很小的时候,爸妈就不断地告诉我“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作业做完就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但随着课业压力渐大,爸妈对我管的没有那么宽松了,总是干预我的计划,该怎么和爸妈沟通?
答: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和管教,往往来自最美好的意图,但有时也可能给你带来压力。面对课业压力,以及父母越来越严格的要求,你可能会感到迷茫和无助,这都很正常。
与父母良好沟通,是化解这些困扰的关键。建议以温和、理性的态度,与父母坦诚交流你的想法。可以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和场合,邀请父母和你一起坐下来,进行一次小型的“家庭会议”。告诉他们,你很感激他们对你的教育和支持,也很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希望他们能够给你更多的自由和信任,让你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也可以制定一份书面的家庭管理协议,明确权利和义务,以及相应的奖励和惩罚。这样,就有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和规范,避免不必要的争吵和误解。
最后,你要努力提高你的自我管理能力,让你的父母看到你的成长和进步。他们就会更加信任你,也会更加尊重和支持你。
3、期中考砸了,虽然我已经不断鼓励自己,我想要努力,可一进教室就烦,想着“别人会怎么看我呢”,为什么会有这种情绪?我该如何办?
答:因为考试不理想而感到难过和焦虑,是很正常的情绪。首先要称赞你仍然选择正视问题,勇敢面对就是一个好的开端。不要因为一次失败就丧失信心,考试成绩无法完全代表一个人,重要的是继续保持乐观和上进的心态。
建议你做以下几点尝试:找家人或朋友倾诉负面情绪,释放压力,他们会鼓励和支持你;定位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正确认识自己的进步,考试成绩无法在短时间内有大的飞跃,评估合理的小目标,进步才更有意义;忽略他人的看法,你的自我价值不应由一两次小挫折决定,相信自己,继续努力奋斗。
成功需要过程与耐心,努力就像蓄势,等待厚积薄发。不要因一时消极而丧失前进的动力。你一定能成为理想中的自己。
>>>家长的小烦恼
1、有些孩子在考试不理想之后会一蹶不振,失去学习动力,而有些孩子却能够积极寻找原因,及时调整策略,投入新的学习中。作为家长,很想知道是什么造成如此差异的,爹妈该如何引导?
答:孩子面对考试的反应因人而异,与他们的性格类型有很大关系,同时家庭教育也会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一般,理智型和意志型的孩子更能调整状态,重新出发。而情绪型的孩子往往容易被消极情绪左右。
作为家长,我们要学会倾听孩子,肯定他们的努力,引导他们正确看待一次考试,克服对结果的过度依赖。考试的目的是发现学习中的不足,要把它作为进步的机会。如果孩子陷入自我怀疑,家长还要适时地给予精神支持,告诉他们成功需要长期努力。家长的信任和期待,会成为孩子重新出发的动力,重新燃起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追求的勇气。
2、最近看了谷爱凌的纪录片,面对如此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孩子,不禁想问:这样的一个宝藏女孩,到底是怎么长大的?了不起的孩子背后,藏着家长的良苦用心,我们普通家庭该如何配合学校,做好家庭教育?
答:谷爱凌的成功,确实与她出色的家庭教育密不可分。她母亲的悉心引导,让她建立起对滑雪的兴趣和明确的人生规划。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谷爱凌本身优秀的运动天赋,以及她坚持自律、保持对滑雪的热情,才是她最终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作为家长,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关注和发展孩子的兴趣和天赋,提供积极的引导和支持;培养孩子自律自立的品质,让孩子学会规划生活,养成良好习惯;重视学校教育,与老师保持良好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配合学校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责任心等。
如果家庭和学校能够密切配合,相信孩子们也一定能更好地发展自身潜能,成为栋梁之材。
3、孩子总说,考试卷子上错的题自己平时都会,老师一讲就清楚了,但就是考试做就不行了,怎么会这样呢?孩子说一上考场就紧张,一紧张就把会的东西忘掉了,真的是这样吗?
答: 孩子考试发挥不佳,与应试心理、知识掌握以及家长期待等多方面因素都有关系。
首先,要帮助孩子调节情绪,进入考场后通过深呼吸等方式释放紧张感。适当调整心态,以平时作业的状态面对考试。家长也可以通过鼓励的话语,帮助孩子建立自信,逐步增强应试心理素质。
其次,要检查孩子平时的知识掌握是否到位。对于错题要细致地分析,巩固知识,防止类似错误的重复出现。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温故知新,形成长期的复习机制。
最后,作为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避免给孩子贴上负面标签,多给予肯定和鼓励。考试出错不是终点,而是再出发的新起点。要相信孩子的潜力,引导他们从错误中学习,从失败中汲取动力。
如果家长、老师和孩子本身能共同努力,定能使孩子在学习上越走越稳,在成长的道路上一路高歌。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