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2月5日)中午,潮新闻接到读者张先生报料:钱江三桥下游位置,有一条江豚搁浅了。
随即,张先生还发来一张视频截图。
视频截图
潮新闻记者向杭州水警打听情况,水警表示情况属实,但不知是不是江豚,正在赶往现场。
同时,上城渔业大队也已经出发。
下午1点31分,记者赶到现场,发现有警车。
事发地点位于三桥东面的CBD公园一带。
潮新闻记者 谢春晖 摄
事发江面 潮新闻记者 谢春晖 摄
江堤上,一位女保安告诉记者,12点多听到路人说有江豚搁浅,赶紧跑过去看。“哇,真的有,尾巴在动!”
一位在江边散步的市民说,当时看见有江豚往西面游去。
“跟我说的时候,我还没留意,后来就听见有人说,在前面搁浅了。”保安补充。
因为刚好是中午,饭后好多附近工作的人出来散步,随后大家就都看见了。
1点40分,记者从杭州水警处核实,疑似江豚还活着,目前已被渔政带走,进一步做后续工作,现场救援结束。
根据视频,潮新闻记者请省里的动物专家做了初步判断,这只搁浅的江豚应该是钱塘江江豚。其实,钱塘江江豚是老百姓的俗称,它的物种名是东亚江豚,一般生活在我国东海、黄海和渤海海域,偶尔也会跑到淡水区域。需要注意的是,东亚江豚和长江江豚是两个物种,长江江豚也叫窄脊江豚,主要生活在长江淡水水域。
1点52分,记者从杭州市农业部门了解到进一步的情况:今天中午得到消息,钱塘江边疑似有江豚受伤搁浅,杭州市农业行政执法队出动快艇到达目的地,对搁浅江豚展开救援。
受访者提供
受访者提供
受访者提供
“江豚受伤了,目前正通过快艇运往执法大队码头,等待救护中心工作人员做进一步检查,看是适合就地放生,还是需要由人工养护。”
随后经过研判,市农业行政执法队把江豚送往救援中心(杭州极地海洋公园)。从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江豚头部受伤出血。救援人员查看伤势后说,这头江豚头部受伤比较重,应该是在江中就受到了撞击,而不是搁浅时造成的伤害。
记者从市农业行政执法队了解到,江豚搁浅的救援成功概率一直非常低,因为一般发现时,江豚的状况都不太理想,近来成功救援的案例不多见。
下午3点,潮新闻记者赶到杭州长乔极地海洋世界。据了解,目前江豚正在海洋世界内接受救助。
潮新闻记者 谢春晖 摄
潮新闻记者 谢春晖 摄
记者看到,救助人员在水里帮江豚保持平衡。
救助人员说,江豚一直在抖,一开始抖得比较厉害。令大家比较担心的是,目前江豚还不能在水中保持平衡,需要人为在水中帮助其保持平衡。“它不能自己恢复平衡,我们就一直抱着它”
潮新闻记者 谢春晖 摄
潮新闻记者 谢春晖 摄
这条江豚体长1.42米,嘴部有伤口,为雌性。“为误入钱塘江的东亚江豚,伤口处没有鱼钩。”
目前,工作人员已给江豚注射了抗生素,预防伤口感染。
现场,救助人员支起一个“软”水池,正在往水池里注水。“不能用硬制的水池,怕它在水中撞上。”
“江豚的状态还是非常虚弱的,应激反应也是比较大的。”长乔极地海洋世界工作人员说。
工作人员说,江豚的出血口主要是唇部和呼吸口后部。“现场就已经给它止血了。”
下午4点40分,江豚被转移到更大的一个软质水池中。
潮新闻记者也请杭州市农业行政执法队做了一个初步统计,自2005年以来,该部门一共对钱塘江江豚开展过15次救援,其中有3次救助成功。
2005年08月15日,钱塘江五桥江段救助江豚一头,发现时已死亡。
2005年10月31日,钱塘江闻堰码头江段救助江豚一头,发现时已死亡。
2006年11月14日,钱塘江二桥附近江段救助江豚一头,经救护后放生于钱塘江。
2007年09月16日,钱塘江三桥南江段救助江豚一头,发现时已死亡。
2010年09月19日,钱塘江七格码头江段救助江豚一头,发现时已死亡。
2011年08月11日,富春江小沙头船标灯外水域江段救助江豚一头,发现时已死亡。
2011年12月02日,钱塘江浦沿段江段救助江豚一头,发现时已死亡。
2013年12月03日,钱塘江四桥江段救助江豚一头,经救护后放生于钱塘江下游江段.
2017年01月01日,钱塘江四桥江段救助江豚一头,发现时已死亡。
2017年11月04日,钱塘江闻堰码头附近江段救助江豚一头,放生于钱塘江。
2021年02月09日,西兴大桥上游100米处救助江豚一头,发现时已死亡。
2021年02月28日,钱塘江1号坝和六堡之间水域救助江豚一头,发现时已死亡。
2021年11月10日,余杭区南苕溪水域乌龙涧船闸救助江豚一头,抢救后仍不幸死亡。
2021年12月08日,彭埠大桥下游1公里处救助江豚一头,发现时已死亡。
2022年01月03日,滨江新生码头江段救助江豚一头,发现时已死亡。
新闻+1:
近年来钱塘江江豚搁浅事件
自2005年以来,钱塘江杭州段发现江豚十多次,大多数都是搁浅死亡的,只有两三次是渔民误捕后放生的。搁浅死亡的江豚,可以制作成动物标本供展示和科普,浙江省自然博物馆内就有搁浅江豚的多个标本展出。
今年3月22日钱塘江上就发生过江豚搁浅事件,《钱江晚报》也有报道——
3月22日早上7点左右,嘉兴海宁市黄湾镇盘头上附近,一名工人发现在离岸边约150米处的钱塘江面上有两条江豚“扭动尾巴,身体是蓝色的,个头挺大”。
接警的海宁尖山派出所消防队长立即带人赶往现场。同时,公安、消防、农村农业办、社会治理办、应急办……救援应急预案也立即启动。
江豚搁浅的位置水深只有一二厘米。等涨潮至少还有三四个小时,肯定来不及,大家决定先把它们拉上岸,然后找合适的区域放生。
为了保护江豚的皮肤,救援队动用了充气的橡皮艇,再垫上软软的无纺布、海绵。大家拖着橡皮艇,光着脚,踩着泥泞的淤泥,一步步向江豚靠近。
两只江豚分别有20多斤和30多斤,被救后迅速转移到了岸边,利用抢险救援车吊臂运送皮划艇上岸,再驱车追潮,载去丁桥镇新仓江域放生。
当天9点18分,在大缺口离岸20多米、水深1米多处,救援人员将两只江豚放入江中。
江豚入江后,救援队操纵一架无人机跟随了大约10分钟,直到确定江豚进入深水区,放生成功。
2021年2月,钱塘江北岸,同样靠近钱江三桥的位置,也发现江豚搁浅。
当时的《钱江晚报 》是这么记录的——
当天,市民朱先生正带着6岁的女儿从江边经过,看到有人在岸边围观,他也凑上去看了几眼,眼前的一幕让他有点惊讶——
“我就看到很大很大的一条鱼,搁浅在岸边的碎石堆里面,一动不动,很多人说这好像是江豚。我当时也不确定这是什么,远远看过去,这条鱼的身长大约有一米多。”朱先生说。
杭州市渔政监督管理总站当天也接到了相关的信息。随后出动一条快艇和5名工作人员赶到现场,搁浅的准确位置位于钱江三桥上游100米左右。
遗憾的是大家赶到现场时,江豚已经死亡。事后经测量和核重,江豚体长约1.4米,重39公斤,为雌性成体。
新闻+2:
“微笑天使”江豚
江豚是胎生哺乳动物,江豚妈妈怀孕11~12个月,生1个江豚宝宝,宝宝喝妈妈乳汁长大。江豚妈妈会驮着江豚宝宝,教会宝宝捕食等生存本领直到江豚宝宝独立生存。江豚智商相当于人类3岁的宝宝。
江豚属有三个亚种“长江江豚”、“东亚江豚”和“印太江豚”,我国主要活跃着两种:
东亚江豚:俗称“海水江豚”,“海猪”,体长150-190厘米,主要分布在台湾海峡以北的东海、黄渤海及韩国和日本的北方海域。海洋生态系统重要的指示物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长江江豚:成年体长120-190厘米,寿命20年左右,长江土著,仅分布于长江中下游。萌值爆表,人称“微笑天使“,俗称“江猪”。长江独有的水生哺乳动物,长江生态系统旗舰物种、指示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2020年7月9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发布了最新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其中,东亚江豚和印太江豚被列为易危,长江江豚被列为极危。
▷面临的威胁
渔业捕捞活动的误捕或误伤;
近海过度的开发、工农业生产、排放废气物等人类活动造成江豚栖息地丧失或受到污染;
沿海及港口各类船只数量及航行频次显著增加,危及江豚生存;
海洋及河口渔业资源匮乏、导致江豚饵料不足;
气温、气候和洋流等大环境变化,带来更多病害类影响,江豚不能适应。
新闻+3:
保护江豚,我们做了什么?
杭州市农业行政执法队
杭州市农业行政执法队组建于2020年6月,自成立以来,致力于加强水生野生动物巡护救助、科普宣传、执法检查和违法打击力度,积极维护生物安全和生态文明,切实保护生物多样性。先后接待各级调研5次、市民参观300余人次,并联合浙大、“绿色浙江”等公益组织开展“水生生物微型展”“江豚进校园”等科普活动。联合开展“清风”“亮剑”系列专项行动,规范了水野养殖和经营利用秩序,摸清水野底数。出台《杭州市水生野生动物救护应急预案》,完善了省市县三级水野救助应急机制,妥善解决了养殖鳄鱼连续逃逸事件和江豚“余航”误入东苕溪事件。自2020年以来救助江豚,大鲵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0余起。
杭州市水生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杭州长乔极地海洋公园)
杭州长乔极地海洋公园是一家集极地、海洋生物展示表演及极地景观体验于一体的大型海洋公园。作为国家濒危海洋动物救护中心,也是杭州市水生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在水生野生动物救护及保育技术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长期以来,长乔集团动物养护团队积极配合渔政部门开展各类救援工作,曾多次参与江豚、大鲵、绿海龟等水生野生动物救助。长乔集团面向全社会开展水生动物科普宣传教育,联合浙江省数百所学校开展“科普下课堂”活动,受益群体近百万人。
钱塘江江豚保护基金
2020年7月11日,在爱心人士捐赠支持下,“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钱塘江江豚保护基金”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成立。该基金用于支持浙江大学深入开展钱塘江流域及河口区域旗舰物种江豚的生存与保护、钱塘江流域水生态研究、水环境保护、水生野生珍稀动物保护等方面科研及公益宣传工作。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