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潮评丨别让“调侃戏谑”消解了公共事件的严肃性

    潮新闻 评论员 王彬2023-12-04 08:08全网传播量23.9万
    00:00
    00:00

    微博话题截图。

    近日,河北邢台“悬赏百万寻子”的富豪解克锋寻回儿子解清帅的喜讯刷屏网络。但与此同时,不少网友在评论区留言,有说自己才是真正的解清帅,有说愿意嫁给解清帅,还有说想当解清帅妹夫的,还有人在脑补“解家大哥担心弟弟回来争家产”,网上甚至还出现了“突然发现你男友是亿万富豪之子”的热搜话题。

    无独有偶,这几天,另一个“悬赏千万寻子”的父亲,也走入了公众视野。为了寻子,他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有六套房和四家公司,寻子22年,如果确认找到儿子,会酬谢1000万元。然后,戏剧性的一幕就出现了,这位父亲已经接了上千个电话,每天都有八九个人,打电话开口就喊他“爸爸”。

    如果说,网上的那些留言,可能只是正常的娱乐调侃,那乱打电话骚扰寻子父亲,不仅提供不了有效线索,还给人家寻子乃至生活添堵添乱,就明显过界了。尤其是打电话喊陌生人“爸爸”的行为,在情理上也很难让人理解和接受。

    那位失孤20多年的父亲,受的伤已经很深了,他只是想找回自己的儿子,仅此而已,社会上的其他人,如果真心想帮助他,有具体的线索,那当然可以联系他。除此之外,盲目且没有基本边界感的“叨扰”,对这位已经“遍体鳞伤”的父亲而言,其实是很“残忍”的一件事。莫名其妙喊他“爸爸”,贬低了自己,也侮辱了自己的亲生父母,更是在往这位可怜的父亲伤口上撒盐。

    这些人,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奇葩事”?答案很显然,因为两位寻子家长身上的“富豪”标签,实在是太“吸睛”了,这些人属于“为钱折腰”。可问题是,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呢?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在这种事情上,有些人过度“戏精”,“表演欲”这么强,只会给社会徒增笑柄罢了。

    像这种情况,若只是小打小闹,极端个例式的存在,都在可控范围内,没有给他人造成伤害,没有给社会带来真正的消极影响,大家倒也无妨,也不会过度苛责。

    但我们真正担忧的是,这些喧嚣的声音,过界的行为,会在舆论场逐渐势大,甚至成为一种“潮流”,干扰到人家的正常生活和正常寻子,进而转移了真正的重点、焦点,消解了公共事件的严肃性。最后的结果便是,有限的公共舆论资源,都浪费在“调侃戏谑”上了,失孤家庭的寻子,对人贩子的惩戒,对拐卖现象的深层次观察与思考,反而没有多少关注和聚焦,那这是对公共事件和公共利益,最大的嘲弄,也不是我想看到的局面。

    同时,我们也担心这些声音和行为,带歪了舆论,带坏了社会风气,毕竟其背后所隐藏的畸形三观,还是很容易对他人尤其是青少年群体产生错误的引导。就现实而言,对社会出现这些倾向的担忧,并非是杞人忧天。

    基于这些判断与认知,可以得出的一个基本结论是:在公共事件和严肃新闻上,对于超出正常界限和范畴的“调侃戏谑”,舆论乃至社会,不可不防,别搞到最后,丢了西瓜捡了芝麻,那就相当不值当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孙卓被拐案抗诉申请被正式驳回 孙海洋:对不起寻子家长们
    “雷公”寻子22年终落幕:做足准备却仍未见到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