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潮新闻记者 梁亮 摄
“低温鲜奶更有营养吗?”“进口牛奶真的比国产牛奶更好?”
12月2日,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紫金西苑小区南门小广场上聚集了不少居民,吸引大家关注的正是一场关于乳制品的公益科普活动。
“牛奶应该怎么选?”是不少居民都关心的话题。
居民朱女士说:“逛超市的时候,货架上摆着各种品牌的牛奶,真是挑花了眼。”
“首先建议大家查看配料表,确认产品主要成分是生牛乳;其次查看营养成分表,通过关注蛋白质、脂肪和钙等营养成分选择满足自己需求的产品。”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浙江大学奶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动物科技系教工党支部书记刘红云解答了朱女士的疑问,并建议她尽量选择保质期短、小包装的产品。在品牌选择上,以在当地有奶源基地的品牌为佳。
“巴氏杀菌乳是什么品种的牛奶?真不能加热吗?”居民胡大爷说,女儿喜欢买这类奶,价格比普通牛奶贵不少,但保质期却短很多。有次他把冷藏在冰箱里的巴氏杀菌乳拿出来加热煮沸后饮用,女儿却说这破坏了牛奶里的营养价值。
“巴氏杀菌乳是以新鲜牛奶为原料,采用巴氏杀菌法加工而成的牛奶。杀菌是牛奶加工环节中重要的一步,巴氏杀菌乳由于杀菌温度不高,在杀死有害菌的同时,可最大限度地保存牛奶中的营养活性物质。”浙江大学奶业科学研究所任大喜副教授解释道,因为巴氏杀菌无法杀死部分耐热的细菌,所以鲜牛奶需要低温运输、保存,保质期一般在7至14天左右(冰箱冷藏)。
活动现场。潮新闻记者 梁亮 摄
“如果条件允许,建议大家日常多饮用巴氏杀菌乳。”浙江大学动物科技系教工党支部宣传委员张哲老师还特别叮嘱胡大爷,不论是低温鲜奶还是常温奶,都不宜煮沸喝。
“既然要喝新鲜的奶,那买直接挤出的奶行吗?”一旁的另一位居民提出疑问。浙江大学动物科技系教工党支部副书记孙会增表示,不建议大家购买在社区或街头兜售的散装生乳,因为消费者购买后一般只是简单煮沸,这种消毒方式无法保证杀死生牛乳中的致病微生物。而且生牛乳中还可能存在药物残留、挤奶不卫生等安全风险。
“虽然大家都知道牛奶营养丰富,但也存在一些误解。”刘红云举了个例子,比如很多人把牛奶当作唯一早餐,但其实只喝牛奶是不够的;有人认为牛奶越浓越好,这也是不科学的。
另外,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推荐每日奶及奶制品摄入量为300-500g。“我们把科普课堂开进‘社区’就是希望能为群众答疑解惑,引导大家科学饮用牛奶。”刘红云说。
活动现场。潮新闻记者 梁亮 摄
据了解,这是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动物科技系的党员教师和学生志愿者第三年开展的走访社区系列活动。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