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高山产业更“高”一筹

潮新闻 通讯员 杨若婓2023-12-02 05:31全网传播量1125
00:00
00:00

景宁畲族自治县大漈乡,是一个典型的高山丘陵乡镇,产业以茭白为主的高山果蔬种植业和旅游服务业为主。长期以来,产自于大漈乡的高山果蔬农产品品质优良,但因高海拔和受制于地形地貌,交通通达条件差,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农业科技化水平低,农民的种植收益普遍不高。 大漈乡人大代表队伍紧盯农业发展瓶颈,把“双强”行动作为“三农”共富的关键路径,让大漈高山果蔬在品质和效益上都更“高”一筹,探索出了农业“双强”的“大漈模式”。 “高标准”打造数字化赋能农业产业

在大漈乡人大代表的助力之下,与世界500强海亮集团旗下生鲜科技品牌明康汇签订合作协议,共建“景宁600高山果蔬基地”特色项目,共流转村中闲置农田300亩,高标准打造“双强”农业示范基地,着力推动“机器换人”,赋能农业“双强”。基地建成“高山果蔬数字化大棚”,引进数字化管理系统,赋能农业产业转型升级,解决就业岗位150个,人均年增收2000-3000元,其中长期固定在基地务工人员11人,人均年增收超2万元,人均月收入达5500元。 “高质量”落实高山产业党建联建成果

在和明康汇果蔬直供的原有基础上,大漈乡人大代表推动深化茭鸭、高山林下土鸡的直供合作,签订了订购5000只番鸭的保底合同,合力培养大漈本土畜牧新农人;着重打造共富工坊2家,其中“漈上田园”共富工坊获评全县首批十佳工坊,让100余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高水平”创新培育新型周边产业

为了让乡民都能有一技傍身、一证在手,大漈乡人大充分发挥代表桥梁纽带作用,积极联系布点“茭佼者”强技共富学堂,打造出全省权威的茭白种植专项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依托强村公司运营,目前人事局已审批通过培训办班资质,并聘任茭白种植产业专家人才等师资8人,成功动员包括周边乡镇100余名党员群众报名培训,首次开班即实现经营性收入8万余元,全年可带动增收至少20万元。 “高起点”谋划促进农旅产业融合

今年以来,大漈乡人大组织各级代表对农业及旅游业两项主导产业的发展进行调研,提出了加快农旅产业融合的建议,推动乡政府围绕乡村特色农旅产业做文章。在人大助力下,大漈乡将茭白元素融入大漈4A级景区,打造茭白旅游观光带。通过举办“茭白节”等民俗节庆和研学活动,让游客走近茭白产业。开发茭白旅游商品,例如将茭白叶编织成储物盒、手袋等伴手礼,扩大“大漈茭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直播、农田认养、线上店铺等方式销售具有村庄特色的农产品。通过茭白种植培育体验、鸡鸭喂养、田鱼捕捞等新业态,打造集观景、休闲、垂钓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休闲农旅。 “‘靠山吃山’。我们将持续关注大漈高山产业的发展,将大漈乡的“绿色颜值”转化为“金色价值”,为山区群众铺设更多致富新路子,让高山产业发展更高一筹。”大漈乡人大代表林罗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