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物大交换:良渚神徽图腾 遇到 葡萄牙美酒

潮新闻 记者 姜晓蓉 肖淙文 周林怡2023-12-01 01:00全网传播量28.2万
00:00
00:00

编者按:丝绸之路,一条跨越古今、连接中外、绵延万里的贸易之路、文化之路、友谊之路。

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84位来自83个国家的艺术家从良渚古城出发,开启了为期一周的“艺汇丝路”访华采风。一路上,他们沉醉于异国的绿水青山,厚重历史与摩登霓虹,创作灵感也随之被中华文明之美激发。

跟着远道而来的朋友采访,我们策划了一个“礼物交换行动”。记者从良渚文化的文创产品中精选了一部分,在采访过程中,与世界各地的采风艺术家进行即兴式的礼物交换。这些带着中国文化故事的礼物,换回了什么?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的青瓷,良渚的神徽图腾。当收到这套简约而不简单的茶具礼品时,葡萄牙艺术家Maria Tristao(玛丽亚·特利斯唐)在惊喜之余,立即开始想拿怎样的礼物回赠。

一个小时后,在良渚下榻的酒店大堂,玛丽亚如约而至,答案随之揭晓——一瓶家乡产的红酒。“酒是为这次在中国交朋友准备的。现在我们是朋友啦!”

茶与酒,跨越时空和国界。以此为媒,一场比想象中亲切许多的对话展开。

玛丽亚·特利斯唐(左)与记者肖淙文交换礼物。

玛丽亚在一群采风艺术家中显得格外“社牛”。出生于1999年的她年轻、有活力,是名自由画家,偶尔还会给孩子们上艺术课。这是她第一次来中国。

几天的采风中,美丽的风景和独特的中国文化给玛丽亚留下了深刻印象。“杭州的西湖太美了,我把照片发给了家人,他们都说想来中国看一看。”她一边感慨,一边展示她在采风中拍的照片。

在玛丽亚看来,和在葡萄牙相比,在中国更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广袤。她这次创作的作品是一幅绿色主题的风景画,这是她在绍兴采风中得到的灵感。“这座城市把自然风景和建筑融合得很好,在生活的同时可以感受大自然的气息,这样的感觉并不多见。”玛丽亚说。

从小在葡萄牙长大的玛丽亚,对中国有着特别的感情,“在葡萄牙,有很多中国人,也有很多中国的商店,我偶尔也会跟朋友们去吃中国菜。”而她对中国的了解,更多来自中国艺术家的作品。“我很喜欢中国油画家刘小东的作品,有种被击中的感觉。”新现实主义画家刘小东,是中国最早获得国际影响力的画家和艺术家之一。玛丽亚在葡萄牙的杂志上看到过他的作品,继而成为他的“迷妹”。

玛丽亚·特利斯唐赠送的葡萄酒。

交谈中,玛丽亚给我们介绍了葡萄牙文化中的中国元素,比如葡萄牙代表建筑贝伦塔,在建筑风格上融合了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元素。其中的塔楼大门上,就能看到来自中国的元素“浑天仪”。在葡萄牙,她还经常能看到中国青花技艺和欧式绘画结合的瓷器,结合葡萄牙壁毯编织手法和中国元素的挂毯。玛丽亚说,虽然两国相距甚远,但两国的文化交流却没有停止过。这给像她这样的青年一代葡萄牙人,带了对中国的想象和创作的灵感。

在梦栖小镇进行采风创作的这些天,玛丽亚还想着到处逛一逛,给妹妹带一些中国的特色糖果回去。在她看来,美食也是文化交流很重要的一部分。

分别时,玛丽亚不忘叮嘱记者,“别忘了喝葡萄酒哦!”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生郭秋君、赵洪阳、杨李对本文亦有贡献。)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