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重生的“总兵府”:遇见更多美好,期待明年四月与你重逢

    潮新闻 记者 盛锐 阮西内2023-11-30 13:40全网传播量11.6万
    00:00
    00:00

    从今年7月开始,潮新闻“民声视野工作室”一直关注着一座坐落于丽水缙云群山之间的清代古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道门进士第”。

    建成于清代光绪年间的“道门进士第”由主体建筑、两侧附属建筑、青云楼三大部分组成,为慈禧太后御批建造的施化麟将军府第,因此当地人更偏爱叫它“道门总兵府”。

    在7月初的走访中,记者发现“道门进士第”虽然经过一期修缮,但部分厢房仍存在渗漏、倒塌等破损情况。最终,在潮新闻的报道和持续跟踪下,9月底“道门进士第二期修缮工程”正式启动。

    省级文保“总兵府”之痛:回应正加紧制定二期修缮和保护方案

    “总兵府”之痛:曾要求加强保护,当地二期修缮工程预计八月入场

    潮新闻持续关注3个月的“总兵府”开修了!计划2024年上半年完工

    11月30日,潮新闻记者再次来到位于丽水市缙云县壶镇镇西施村下施坑口自然村“道门进士第”,看一看“重生了的总兵府”。

    热情的西施村村民们,为了表示感谢,准备了一面锦旗,“多亏了潮新闻,让我们的百年古宅重放光芒”。

    西施村村民向潮新闻记者赠送锦旗 阮西内/摄

    未曾得见的青云楼三楼

    从杭州出发,开车两个半小时,熟悉的灰白色墙体建筑再次映入眼帘。

    相较于四个多月前的清净,今天的“总兵府”却有些热闹,七八个工人正一铲一铲地往停放在石台前的翻斗车中,清运替换下来的破旧墙体、瓦片等建筑垃圾。

    施工中的总兵府 阮西内/摄

    可以看到东侧的厢房最外侧的墙体已经拆除,工人正在用相似的砖块以及工艺重砌,“原先的墙体支撑力不够了,随时有倒塌的风险,这次决定彻底翻修”。

    走进总兵府,四处都是火热的施工景象,替换地板、加固房梁、更换瓦片、安装安防设备……除了之前一期修缮已经完成的大厅及东西厢房外,其余的空间都在“焕新”中。

    更换了地板的青云楼 阮西内/摄

    在之前的走访中,最让人心痛的当属坍塌的青云楼和走不进的厢房。而在这一次的修缮中,这两处也都得到了恢复。

    位于东北角的青云楼,是“总兵府”的书房,之前北侧几乎全部坍塌,勉强也只能上到二楼。经过修缮,青云楼北侧坍塌的墙体得以恢复,原先残破不堪的木地板、木梁也已经进行了更换,“原来青云楼的楼板,采用的是施化麟从泉州带回来的福建建筑工艺,采用了‘木头中间夹杂夯土’的设计,在未来,我们也将依照原设计进行恢复。”

    七月时破败的青云楼 盛锐/摄

    这一次,我们还顺利地来到了青云楼的三楼。两侧的墙体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两幅壁画,制作相当精良。同时,两侧还新增了木梁,以增加房体的承重,“对于墙体上的壁画,后续都将进行原貌恢复。”

    修缮完成的青云楼 阮西内/摄

    处处可进,处处惊喜

    从空中再次俯瞰“总兵府”,可以明显看到原先破损严重的北侧厢房以及青云楼都得到了修缮。据施工方负责人介绍,目前所有的木地板、结构受损的木梁,都已经完成了更换。

    如今处处可去的“总兵府”,也带给我们更多惊喜。

    修缮前的总兵府 盛锐/摄

    修缮中的总兵府 阮西内/摄

    作为突出防御功能的建筑,“总兵府”通过四通八达的廊道连接,实现击敌于不备。原先这些廊道都因年久失修无法行走,这次也得到了恢复。经过实际体验,通过这些廊道我们可以去到“总兵府”的任何地方,颇有一种“地道战里的地道”的感觉。

    在主体建筑的三楼,我们还见到了一间估摸着有20平米的绣房,两边开窗的设计,很是通透,“这里原来是家中女眷练习织绣的地方,应该也是最正中、最安全的地方。”

    通过绣房的窗户,可以看见层叠在一起的屋檐以及远处的山体,风景极佳。就连村民都说, “未来一定是游客必打卡的极佳出片点。”

    绣房 盛锐/摄

    不过遗憾的是,目前总兵府内植物都暂时被清理了,施工方负责人表示,包括植被恢复、墙体壁画的修缮、窗棂等木质件制作等工作都在有序开展中,“所有的施工图纸都是经过文保单位的审核,我们的施工也是严格按照图纸进行的”。

    据悉,“总兵府”的二期修缮预计将于2024年4月完工。


    木工师傅 阮西内/摄

    修复壁画 阮西内/摄

    期待更好的文旅资源落地

    当再一次回到大厅的时候,西施村的村民们早已等候在此,村支书吕四新的手中是一面书写着“百年古宅重放光芒,幸有潮新闻为民发声”的锦旗。

    “要是没有潮新闻的呼吁,修缮的一天还不知道要等多久,也有可能直接塌没了。”村民中几位年逾90岁的老者,他们就住在总兵府,这次的修缮也直接改善了他们的生活环境。

    当接过锦旗的时候,我们也感受到了一份守护的责任,正如村民所述,“我们这一代人总有离去的一天,但是总兵府可以长久地屹立下去,让更多的后人感受到这片土地的文化绵延”。

    这一次的“重访总兵府”,让我们看到很多的惊喜,也更感受到了保护它的意义。

    群山间的总兵府 阮西内/摄

    上海交大设计学院建筑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木建筑研究与设计中心主任刘杰教授曾经在参观“道门进士第”之后评价:“作为中国现存的敕造官府,道门进士第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强调防御性的工事设施,南北融合的营造技术,官邸和民居结合的建筑形制都有较高的研究科考价值”。

    对于未来,已经守护了“道门进士第”20多年的文保员黄高楼满是期待,“等到总兵府修缮好,我们希望可以有更多的游客来到村里,感受它的魅力。”

    在此,潮新闻也欢迎对“总兵府”未来文旅开发感兴趣的单位,可以来实地感受一下。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专题
    【专题】省级文保“总兵府”之痛
    【专题】民声视野:民有所呼,我有所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