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人间佐料》出炉,何震教你给生活加上“一勺诗”

    潮新闻 通讯员 周鑫2023-11-28 11:16全网传播量10.1万
    00:00
    00:00

    11月25日上午,作者何震带着新书《人间佐料——请给我加一勺诗吧》(下文简称《人间佐料》)来到杭州西湖边书香浓郁的浙江书房,和读者朋友们分享自己的创作历程和感悟,并与现场嘉宾畅聊诗在当下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本次新书分享会由浙江文艺出版社、浙江书房联合举办,由国家一级播音员、浙江省朗诵协会理事晁海燕主持。

    《人间佐料》收录了一百篇散文,以一百句古诗词作为篇名兼该篇主题,按照内容分为四辑,分别是“人间有味”、“人间沧桑”、“人间诗话”和“人间至情”,瓜果鱼蔬、经史曲艺、诗书画印、人间烟火、青春记忆,本书以百句诗词,展现了百味人生。

    在分享会的开场,浙江文艺出版社社长虞文军首先致热情洋溢的欢迎词并对新书的出版表示了热烈祝贺。

    “我们今天相聚在浙江书房一起谈论诗与远方,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中国人的生活从来都是充满诗意的,平淡生活里的三餐四季,挚友亲人的相和相亲,人世沉浮的况味百态,皆可入诗......诚如作者所讲,其实,生活很简单。会拍照的不一定要成为摄影家,开心就好;爱吃的也不必成为美食家,快乐就好;能写字的不需成为书法家,喜欢就好。总之,随性便好。”

    在活动现场,作者何震分享了他的创作历程,“生活就是诗,诗就是生活。”有人认为,真正能体会中国诗的好,只有中国人;何震认为,真正能感悟诗的美,是在生活中。在他看来,“诗是一种情感与情怀,是一种精神与传承,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正如前段时间热映的《长安三万里》,诗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流传至今,代代相传,脍炙人口。

    “中国古代诗歌里流动着生活的艺术和智慧。我们日常生活中普通场景,都在诗中:如‘螺蛳嗦嗦’,一味螺蛳千般趣;冬腌菜——冻齑此际价千金;放鹞儿——忙趁东风放纸鸢;躲猫猫果儿——小楼前后捉迷藏;抲蛐蛐儿——知有儿童挑促织,等等。”

    最后,何震从书中摘录几句诗句做了一个“串烧”:诗意的生活是“留将一面与梅花,人间有味是清欢;是“小楼前后捉迷藏,忙趁东风放纸鸢”;是“山寺月中寻桂子,春来江水绿如蓝”;是“朝游北海暮苍梧,千里江陵一日还”。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杭州作家协会副主席孙昌建谈到,杭州自古有浓厚的诗歌氛围和传统,白居易和苏东坡的诗流传千古,成了杭州的文化名片。《人间佐料》整整一百篇文章,每篇文章的题目皆以诗词为题,体现了诗与生活的兼容。何震的创作,值得学习。

    西冷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馆长金琤认为《人间佐料》对古诗的系统性整理是十分难得的。何震有机融合了古诗和杭州的生活,使全文血肉丰满,彰显得江南风韵十足。

    浙江省作协会员、杭州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俞敏也谈到了自己的阅读体会。“《人间佐料》的文字优美,意境优美,让人耳目一新。”正值杭州的冬天,他认为这本书格外适合放在冬日暖阳下静静翻阅、慢慢品读,感悟书中的诗情画意。

    浙江省作协会员、杭州市作协副秘书长、浙江省卫生健康综合保障中心主任朱真伟远程表达了自己的读后感受,他认为《人间佐料》是对生活的真情品味,也是对美好的理性致敬。“本书语言干净、白描精准、渲染出色,一招一式,非常规范内行......有这么性情的人,清欢自然有味,清欢自带诗意。”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浙江传媒学院教授鲁强向大家分享了阅读感受。他认为在这个愈发内卷的时代,作者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在生活中写诗读诗,给自己一个喘息和思考的空间。“《人间佐料》的文字读起来没有任何说教的味道,叙述真诚且没有代沟感,十分珍贵。”

    活动现场,专业老师用不同的器乐演奏,为观众带来美妙的音乐享受。主持人深情朗诵了书中的篇章,一下子将现场带入了诗歌中那辽阔、优美的意境。

    整场分享会高潮迭起,与会的嘉宾、读者朋友因对诗歌的热爱而欢聚一堂。生活需要诗与远方,有时候,远方难以抵达,那么,可以捧起诗,即使在碎片化的时间,也能挣脱狭小的生活空间,去欣赏远方的辽阔、壮美,享受精神世界里自由的奔驰。


    “转载请注明出处”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