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下月起禁用“生鲜灯”!记者探访:仍有使用,最高将罚3万

    潮新闻 通讯员 刘雨 史一诺2023-11-28 05:52全网传播量1015
    00:00
    00:00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买的时候看着格外新鲜的肉类蔬果,拿回家却色泽暗淡。这多半是因为摊位上给农产品提色增亮的灯具——”生鲜灯”在作祟。不过,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规定,从12月1日起,这种起到“美颜”作用的“生鲜灯”将全面禁用。

    今天上午(11月27日),记者走访部分农贸市场、超市发现,大多数商家已经将“生鲜灯”更换成了普通LED灯,但是还有少数商户抱着侥幸心理一直没换。

    “能用一天算一天”,仍有商户在使用“生鲜灯”

    在三江超市长阳东路店,记者找了一圈未发现“生鲜灯”的身影,而是清一色都使用了普通日光灯,显色接近自然光,足以辨别食物的真实颜色,还原观感。

    正在选购肉品的李阿姨说:“现在换了这个灯之后放心多了,挑肉的时候看得很清楚,是什么颜色照出来就是什么颜色,不怕买到变质的肉吃坏肚子。”

    在洪塘兴都菜市场,记者看到,肉类、水产、卤菜、水果等档口也都换上了普通照明灯具。

    “一开始换灯,好多顾客都以为我的肉品质下降了,但是后来一些顾客觉得自然灯光下购买的肉类色泽更加真实,买起来更放心,反而吸引了一些回头客。“一家肉摊摊主李方勇介绍说,摊位上的灯都是菜市场统一采购的,他们几个月前就已经更换了,只要自家销售的肉类有质量保证,无论用什么灯都没有关系。

    但是在该菜市场外围,记者发现仍有商户在使用“生鲜灯”,部分肉摊上方开着暖红色的灯,在红色光线的照耀下,猪肉呈现出鲜红色,显得十分有光泽。

    “老板,你知道这个‘生鲜灯’马上就不能用了吗?”面对记者的提问,一位摊主说:“使用‘生鲜灯’主要是为了卖相好一些,让生意更好一些,如果规定不让用,就马上换掉。”不远处一位经营水产的摊主则表示,之前执法人员上门来告诉过他们,现在离正式施行还有几天,能用一天算一天,到时候再换灯。

    遇到“生鲜灯”请举报,最高罚3万

    据了解,“生鲜灯”本质上是一种冷光源照明灯具,不会散发热量加速食物腐坏,不影响食品质量安全,但是会利用不同颜色的光源来突出或掩盖食品的色泽和感官性状,难以让消费者看清食物的“真实面目”。被“生鲜灯”误导,购买了不新鲜商品的维权事件大量存在。

    从12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全面禁止使用生鲜灯,是保护消费者权益,打击无良商家的重要举措。

    “你这个灯一看就是没换过,如果在12月1日后继续使用‘生鲜灯’,拒不改正的将处以5千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为更好地落实新规,当天,来自江北区市场监管局的执法人员开展了“生鲜灯”专项检查行动,挨家挨户告知 “生鲜灯”的禁用规定,要求经营户迅速更换灯具设备。

    那么什么样的灯是符合规定的?江北区市场监管局洪塘市场监管所副所长曹宁一边拿着检测工具演示,一边介绍道:“根据《宁波市菜市场建设布局规范》有关照明的标准,灯光色温建议在2500K以上,采用暖色光,对肉类交易区、水产品交易区、副食品交易区光源一般显色指数不应低于 80。”

    “自今年8月起,江北全面开展‘生鲜灯’规范治理工作,目前已完成全区24家农贸市场的786盏‘生鲜灯’全覆盖改造,农贸市场周边、商超等地大部分经营户已按照规定完成更换,后续将通过自查自纠、发放宣传资料、线上引导、入户讲解等方式继续推进工作。”江北区市场监管局食品流通监管科科长沈虹表示,12月1日以后,消费者如果遇到继续使用“生鲜灯”的商家,可以拨打12315投诉举报,市场监管部门将第一时间作出响应,及时处置。


    “转载请注明出处”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