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潮评丨海底捞“科目三”爆火,无须盲目跟风

    潮新闻 评论员 项向荣2023-11-28 04:54全网传播量64.4万
    00:00
    00:00

    图片来自网络

    近日,海底捞服务员跳“科目三”舞蹈火爆网络。科目三全称“广西科目三”,源自广西某婚礼现场多人欢歌起舞的场景。此后坊间流传,“广西人一生中会经历三场考试,科目一唱山歌,科目二嗦米粉,科目三跳舞”。在部分海底捞门店,只需要对服务员说“我要科目三”,就会有服务员为你来上一段魔性的舞蹈:摇花手、扭腰、摆胯,配合节奏鲜明的音乐……

    有些网友支持服务员跳这段舞蹈,表示气氛很好,一边吃火锅,一边还能观看免费的舞蹈表演。随着去海底捞点“科目三”的人越来越多。甚至不少顾客也参与进来,与海底捞的员工一起魔性狂舞,舞蹈现场一度堪比追星现场。

    “海底捞科目三”爆火并非单一事件,在它之前,海底捞的美甲洗头、游乐园、冰封玫瑰等特色服务先后出圈。海底捞的这些出圈服务许多来自门店员工的自发创造,而企业独特的考核方法也让一部分脑子活络的员工收入大涨,也难怪有网友这样评论:“会跳‘科目三’的服务员工资1.2w,不会的可以回后厨炒菜”。

    同时“科目三”更让海底捞“赢麻了”,因为几支员工舞蹈的视频,大小媒体争相报道,自媒体、短视频、微博等舆论场再一次充斥着海底捞员工自创舞蹈的话题,强大的“自传播”力量让海底捞再一次进入公众视野,赢得一大波免费流量。

    “科目三”的走红,反映了互联网时代下新型消费文化的兴起,具有较强的社交媒体传播性。在就餐场景中,顾客可以将无聊的等待变成时尚的美甲、养生的洗头,或者是就餐期间欣赏网红舞蹈,“氛围感”正在成为一种产品,将符合年轻人情感需求的“氛围感”场景嫁接到就餐场景中,海底捞的这些操作有其独创之处,无可非议。

    但类似“科目三”的氛围表演是一种双刃剑,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比如,近日一位网友在论坛上发帖,控诉“科目三”这种土味舞蹈对其自己和家人的用餐造成干扰,直言对孩子非常不适。这也引起了一部分网友的认同。

    毕竟每个人对于“科目三”的接受程度有所不同,对于一些希望在餐厅享受宁静氛围的人来说,如此活泼的表演可能会造成心理不适。因此,对于热门现象,餐饮企业可以适当借鉴,但不必盲目跟风。商家在引进新的营销方式时,必须要考虑到所有顾客的感受,并做出相应调整。可以根据自己门店的特点和顾客群体,选择更适合的表演形式,避免过度追求短期效应。说到底长期发展需要稳定的服务质量,更多的还是要靠餐饮本身过硬的质量以达到良好的口碑,而非一时的热点话题。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潮评丨边输液边刷题,病的只是孩子吗?
    潮评丨别让饭圈文化毁了全红婵!何冲的呐喊并非危言耸听
    潮评丨浙大男生课间救儿童,救援“最优解”是怎么炼成的
    潮评丨名校学子争抢“鹅腿阿姨”,不止是美食的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