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城乡风貌亮新篇③丨海曙古林-集士港打造都市智农席乡·广泽田园画境

    潮新闻 通讯员 曹琳 史淑艳2023-11-28 03:38全网传播量2892
    00:00
    00:00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是传统农民的种地方式。

    现在,在宁波市海曙区古林镇蜃蛟片现代生态农业综合区内,依托园区5G网络与北斗定位系统,现代农民只要坐在控制室里,动动手指即可通过“智慧大脑”远程操控农机进行无人驾驶作业,不用下地,实现10900亩水稻农田的耕地、播种、管理、收割等无人化作业。

    目前,这片古林数字大田2022年早稻产量比以往提高了20%左右,用工成本减少了10%,化肥农药少用了8%。

    数字农业项目仅仅是古林-集士港都市田园县域风貌样板区标志性项目之一。该样板区依托广泽共同富裕线、广德乡韵美丽乡村风景线等多条美丽廊道,串联“草席之乡”古林镇和“城西客厅”集士港镇两大省级美丽城镇,以及茂新、山下庄、前虞、深溪等多个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未来乡村与3A级景区村,创建总面积约43平方公里。

    围绕“都市智农席乡·广泽田园画境”主题定位,该样板区传承宁波城西“广德湖-黄古林”田园水乡特色风貌与地域文化基因,擘画“智慧农韵、广德水韵、蔺席草韵、清风廉韵、魅力乡韵”五韵汇集的大美图景,打造集数字农业、生态研学、乡村旅游、特色工贸等功能于一体的“都市智慧农业先行实践区”“城郊农文工旅融合典范区”“健康田园生活共富样板区”

    建设期间,实施项目共17个,总投资约2.57亿元,完工率与投资完成度达100%,实现了美丽田园全域多彩、乡村风貌迭代升级、农文旅融合发展、镇村协同创新赋能、风情廊道聚合成网,并形成多个特色亮点。

    “数字密码”按下农业发展快进键

    该样板区以深化农业领域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探索“种植大脑+未来农场”发展新模式。一开始,该模式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成功打造全国首批共4个、华东地区唯一一个的优质高效水稻大田种植数字农业示范项目,深化数字赋能促进农业生产。

    紧接着,当地梳理周边乡村资源,持续驱动片区全域形象提质提升,打造现代化乡村精品线路,集成打造现代农业综合体模式;目前则在推广应用“海曙种植大脑”和“海曙未来农场”两款APP,在大田数字基础上,提质扩面,向海曙全区10万亩水稻种植区辐射,目标是在“十四五”期间使全区水稻生产的部分环节基本实现数字化。

    据介绍,“种植大脑+未来农场”项目的推广应用,将促进海曙全域农田向“系统平台数字化、机械作业无人化、农田灌溉智能化、废物处理无害化、农产品品牌化”的“未来农业”升级。

    “农文旅融合”解锁乡村共富密码


    近年来,古林-集士港都市田园县域风貌样板区还持续开展农田、河道环境整治,同时结合浙派民居、未来乡村等专项行动,大力提升乡村风貌,深挖“一村一品”特色文化,建设引领性农文旅融合新项目,积极打造乡村休闲旅游精品,推动“生态文明资源”向“富民资源”不断转化。

    “网红村”宁波市海曙区古林镇茂新村就是这么形成的:据考证,村内的林氏一门出过8位御史,均以廉洁奉公而闻名。于是,海曙区与浙江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开展合作,在“御史中丞第”建筑基础上,打造了省域范围内极具辨识度的御史文化陈列馆。

    同时,宁波家风馆正式对外开放,首次以宁波全域视角展示甬城甬人的好家风好家训,为全市党员干部提供了学习优良家风、凝聚和谐民风、共创清廉社风的学习阵地。孩子们可在这体验中式团扇制作、蔺草贴画、活字印刷体验等活动。两馆累计接待参观者40万余人次。

    此外,茂新村还无中生有出了“太空农业”“稻田火车”,成为村庄“出圈”的引爆点:

    当地从上海铁路局引进退役老式蒸汽火车,打造成一年四季都有美景的火车休闲综合体,大人进咖啡车厢聊天、小朋友去童乐屋车厢玩耍,企业也可前往开展以蔺草等为主题的车厢团建活动;同时,当地还完成了“1:1模拟空间站”“太空植物王国”“稻虾共养”“航天广场”“集装箱集市”等系列主题功能区域建设,打造成一体式茂新太空农业体验中心。

    高峰期,仅一个周末,这里就能吸引5万人次前来打卡,村民们也实现了家门口的增收梦,今年上半年,村集体收入已超过400万元。

    “人才源动力”激活乡村振兴动能

    该样板区在打造过程中,通过引智赋能挖掘共富潜力,大学生、乡贤、专技匠人等乡村人才在美丽乡村崛起中发挥重要作用。

    5年前,深溪村汇集社会力量成立了海曙区首家村级乡贤理事会,听闻村里要翻新龙鹫登山步道,作为未来旅游项目,乡贤理事会会长翁明忠带头捐资,理事们纷纷响应,筹集90余万资金。如今,这条登山步道成了盘活了整个深溪村旅游业的开端。

    曹松浩和应红雅作为“新深溪人”加入了乡贤队伍,他们放弃了城市的工作和生活,将村里两幢老屋改造成了民国风格,开出了民宿“松雅山房”;深溪飞鸟骑行公园、南山露营基地等文旅项目也是曹松浩根据村里的规划呼朋唤友,各方出力,促成落地的。

    深溪村的“朋友圈”越来越大,伴随着众多文旅产业陆续落地,去年该村共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到300多万,是20年前的26倍。

    山下庄村牵手宁波财经学院卷怀间文化团队,开展“老屋复兴”项目,建设“共富工坊”“头雁直播间”“创业基地”,不仅刷新乡村颜值,也为乡村带来内生发展动力,成功引进30家企业,村民人均收入超过5.5万元;

    古林镇成立“古林席乡文旅共富发展有限公司”,同七村一渔签订了文旅共富协议,组建以政府为主导、各村共同参与的管理委员会作为文旅公司议事机构,通过文旅公司引入运营商,共同管理、分项经营的模式实现共同富裕。

    现在,坐着蔺草铺盖的游船,摇橹漫游,碧波荡漾,海曙古林的“舟游古林”水上游船线成了近日宁波周边“假日出逃”的网红打卡地。借由古林乡贤、非公经济人士捐赠的17艘游船,这条线路自去年10月试运营以来,已接待游客15000余人次,出船1800余趟,营业收入超过76万元。

    相关专题
    宁波城市更新
    相关新闻
    让旅游“发展红利”变为“百姓福利” 宁波市“乡旅共富路”主题活动月启动
    海曙古林镇茂新村探索农文旅融合新路径
    有烟火气也有文艺范!秀洲王店从“一村美”蝶变全域美
    浙报关注丨丰富“流量”内容、做好“留量”文章,古镇澥浦聚新引能建设美丽乡村
    “晶晶”有味读海宁丨来长安解锁“花漾”乡村新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