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宁海这座城也能写下“朋友圈”,那么,我们或许能看到这样的分享:有人秀出早餐桌上热气氤氲的汤包,有人秀出健身一个月后新长出的腹肌,有人秀出了下班路上惊鸿一瞥看到的艳丽晚霞,有人秀出乡下老家父母丰收的大萝卜……
虽然很少宁海人会把“我很幸福”挂在嘴边,但分明,幸福就藏在这些细枝末节的日常分享中。这种幸福,来自于我们传承的基因禀赋,也来自于当下的奋斗不息。
若给宁海的“幸福之城”写下注脚,可以写得很长很长——
一个闲适自在、认真生活的城市;
一个渴望成长、生生不息的城市;
一个友善包容、拥抱变化的城市……
1
有很多文人墨客描写过宁海,其中最传神的是徐霞客。
410年前,徐霞客写下了《徐霞客游记》的第一行文字:“癸丑之三月晦,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人意山光、俱有喜态”,寥寥八字,写尽宁海的神韵。宁海的山光水色,秀美雄奇,宁海的世态人情,好客友善,让来自远方的徐霞客,感受到一种浑然天成的“喜态”。
宁海非常珍视大自然的馈赠,保护好青山绿水,为自己创造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悠闲自在的户外空间,连续5年蝉联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百强县第2位,囊括了生态环境领域四项国家级荣誉。
和祖辈一样,宁海人享受乐山好水、亲近自然的休闲生活。如今,我们行走在乡间,依然可以看到舒岳祥笔下的“芒草斜阳新住蝶,落花飞絮乱啼鹃”,潘天寿画中的嶙峋巨石和水牛苍鹰。
宁海人也传承了淳朴好客,待人友善的民风。20多年前,宁海除了森林温泉,近乎没有景区。我们连续21年举办徐霞客开游节,迎接八方来客,成为中国旅游日发祥地;我们依托砍柴路修建了首条国家登山健身步道,连续10年举办桂冠级赛事宁海越野挑战赛,成为一座户外名城。
如今的宁海,是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宁波市首个省5A级景区城。村村有景、处处可游、全域精彩,是宁海城市的现实图景。每个周末,当我们的朋友圈被各种登山、露营、垂钓、美食霸屏,请不要忘记,宁海的绿水青山,村民的淳朴笑脸,是这座城市的幸福底色。
2
古代的宁海,美丽但不富裕。“高田沙瘦常忧旱、沿海涂咸少有秋”,是千百年来宁海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为了追寻更加幸福的生活,宁海人自古就外出打工,敢闯敢拼、吃苦耐劳,让“五匠之乡”声名在外。
慢慢的,宁海人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机遇。当农村的夜空被电灯照亮,宁海开始开发胶木模具;当乡村的道路上出现拖拉机,宁海出现了橡胶产业。
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宁海人加快了工业立县、实业兴邦的步伐,始终走在时代的风口上。80年代,普通家庭用上电视机、冰箱,宁海注塑模具开创诸多全国第一,成为中国模具之乡,带动全国家电产业发展。90年代,国内工业化进程迅猛发展,数万模工出宁海,书写了“全国有工业园区的地方就有宁海人”的佳话。世纪之交,中国加快融入世界经济,120多名农民企业家包机奔赴第88届广交会,宁海企业出海劈波斩浪。
尤其是近20年来,宁海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6大传统特色产业集群和8个国字号基地地位愈加稳固,经济总量从几十亿向千亿迈进,全国百强县排名从94位攀升至45位。近年来,又以首位理念打造“光伏+储能”千亿产业链,集聚总投资超400亿元的8个基石型项目,宁海有史以来单体投资体量最大的太阳能组件项目(152亿元)在一年内完成落地开工、产品下线。
筚路蓝缕的创业史,风起云涌的实业潮,沉甸甸的成绩单,深深验证了那句话——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3
14年前,在力洋镇人代会上,人大代表投票决定当年镇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客运站改造项目得票数第一。2个月后,这个停滞3年的项目就完成了征迁签约。
以“民声”定“民生”,把“民意”变“满意”,宁海开创了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的先河,成为推动基层民主的破冰之旅。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民众幸福感既来自生活质量的提升,也来自民情民意的通达。从安装教室护眼灯,到校外建造风雨长廊,从敬老院加装电梯,到城市增设充电桩,在宁海,人人都能参与民生实事征集,共建幸福城市,共享美好生活。
察民之所需,宁海努力实现公共服务普惠、城乡生活同质,农村农饮水水质合格率100%、城乡义务教育入学率100%、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9.69%、快递进村率85%;居家养老服务实现全覆盖,每百名老年人拥有床位数4.5张。
行民之所盼,宁海规范干部用权、便捷群众办事,在全国首创“小微权力清单36条”,把基层权力关入制度的笼子,“监督一点通”覆盖户籍人口的40%以上。
解民之所急,宁海倾情关爱“老幼弱新”,公益理念深入人心,志愿服务蔚然成风,首创党群同心圆,全县有志愿服务队伍600余支,注册志愿者17万余人,服务触角延伸到每一个高山村、海岛村。
山水人文、奋斗不息和让民众成为城市的主人,是宁海打开幸福之城的三把钥匙。当然,这样钥匙还有很多,宁海的城市日新月异,更新了界面又保护了肌理;宁海是“天下读书种子”的故乡,拥有众多文博场馆和一大批高品质阅读空间;宁海热忱欢迎每一位来宁海发展的人,随迁子女公办学校就读率达96%……
正因幸福来之不易,更需加倍珍惜和守护。共建共享幸福城市,需要每一个人的行动。上班路上,学校门口的红马甲;斑马线前,礼让行人的车辆;村超赛场边,加油呐喊的啦啦队;甚至是电梯里,传递给陌生人的一个善意眼神,也能为宁海这座城市的幸福加分。
宁海要精心守护好打开幸福之城的钥匙,凝聚向上向善的力量,用心感受这座城市的脉搏,为自己、也为他人创造每一天的幸福生活,向着更加友好更加幸福的城市再次出发。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