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段时间,徐大伯在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仓前分院完成了老年人健康体检。当拿到体检报告后,看不懂也不明白体检报告中上上下下的箭头,徐大伯便找到了他的家庭医生董春琴。
血液肿瘤检查项目中的“癌胚抗原(CEA)”4.76ng/ml(正常值:0-4.5ng/ml),这个项目有轻微升高的提示。保险起见,董医师还是建议徐大伯最好做一个胃肠镜检查。起初徐大伯还是有些不情愿,认为平时身体都是挺好,一定没啥问题。最终在董医生的耐心讲解下,徐大伯还是决定前往余杭二院做一个胃肠镜检查,求个心安。热情的家庭医生还帮他通过医共体双向转诊平台进行了胃肠镜检查预约。
余杭区二院供图
很快,医生的顾虑就在检查中得到了印证,肠镜检查中发现徐大伯存在结肠多发息肉,并在右侧升结肠上发现了“占位性病变”,考虑结肠恶性肿瘤。病理诊断为“结肠腺癌”,进一步证实了这个“癌胚抗原(CEA)”升高的原因了。
余杭区二院供图
肿瘤如不及时切除很有可能会持续增大导致肠道梗阻,甚至出现全身转移致多器官累及,威胁生命。病情不容耽搁,手术是治疗的关键所在,徐大伯被收治入院。几日后,余杭二院肛肠外科为徐大伯安排了手术。
余杭区二院供图
经过周密的术前准备后,涂清卫副主任医师团队成功实施了“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手术。患者在术后第二天就下床活动,肠道蠕动也慢慢恢复,近日已顺利出院。
涂清卫副主任医师介绍,徐大伯能快速康复得益于肿瘤的早发现和早治疗。健康体检中的肿瘤指标检查项目的异常能够及时得到重视和干预,一定程度上就会带来“事半功倍”的诊疗效果。体检后发现指标异常,患者应当及时到相关专科做进一步检查。
那么检查项目中的肿瘤指标怎么看呢?升高了就是得“癌症”了吗?哪些是肿瘤的高危险人群?为此,涂清卫副主任医师为大家一一解答:
什么叫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是指特征性存在于肿瘤细胞,或由肿瘤细胞产生的,或是机体对肿瘤反应产生的物质,这些物质在患肿瘤时可以大量产生。在正常组织或患良性疾病时,也可以有一定程度的升高。
升高了就是得癌症了吗?
通常来说,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常提示肿瘤的风险,需要引起注意。但是,肿瘤标志物只能提示或辅助诊断肿瘤,有些良性疾病也可以引起肿瘤标志物升高,要确诊肿瘤,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另外,肿瘤标志物正常也不能完全排除肿瘤,所以不能过度依赖肿瘤标志物检查。
哪些是高危人群?
①有恶性肿瘤家族史的人群(通常包括三代以内的直系或旁系亲属有罹患恶性肿瘤的病史);
②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长期大量吸烟、长期酗酒、药物滥用、长期熬夜、过度劳累、严重营养不良、严重偏食、肥胖等);
③职业因素长期暴露于有害环境或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人群;
④生存环境遭污染的人群(化学污染、重金属污染、核污染等);
⑤遭受特殊微生物感染的人群(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毒、人类乳头瘤病毒、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等);
⑥长期罹患心理障碍(抑郁、焦虑等)不能得到有效缓解的人群。
同时,专家提醒:在肛肠外科领域,尤其是有结直肠恶性肿瘤家族史的普通人,30周岁开始需每年行肠镜检查;没有相关家族史的建议40周岁做一次消化内镜检查,如果检查结果是阴性的建议5-10做一次消化内镜,把消化道肿瘤扼杀于萌芽当中。
科室介绍
余杭区二院供图
余杭二院肛肠外科(余杭区中医结合肛周疾病诊疗中心)现有医生8名,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
在各类结直肠良恶性肿瘤、痔、肛裂、肛瘘、肛周脓肿、肛门瘙痒(肛门湿疹)、肛乳头瘤、肛窦炎、直肠脱垂、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憩室、便秘等疾患方面具有丰富的诊疗经验,能成熟开展腹腔镜肠癌手术、痔疮肛瘘微创手术、无痛结肠镜下息肉摘除术、结肠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等微创手术。在肛周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具有独到的见解和良好的疗效。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