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档精品丨红润江山:深挖红色富矿 厚植红色文化

潮新闻 记者 滕一韬 通讯员 徐槊蔓 江山市档案馆2023-11-23 11:47全网传播量10.6万
00:00
00:00

编者按:让档案“活”起来!浙江省档案馆联合潮新闻推出“浙档有品”专栏,宣介全省档案馆工作品牌,展现时代价值。

一套清代《清漾毛氏族谱》佐证了“毛泽东祖先系清漾毛氏后人”;一组“浙江抗日军民救护遇险盟军档案”留存了江山民众救护杜立特行动美军飞行员的感人事迹,这两件(组)中国档案文献遗产是江山市档案馆的镇馆之宝。

去年9月,江山市档案馆新馆正式启用。占地17.2亩、总建筑面积1.4万多平方米的新馆按照“五位一体”的功能定位建设,不仅达到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水准,还成为了江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尤其是馆内的 “档案见证江山”主题展厅,一经开放便受到了全市以及周边各县市区参观者的一致点赞好评,更成为了当地红色研学活动的重要一环。

“通过深挖红色资源‘富矿’,加强红色档案征集,把蕴含党的初心使命的馆藏红色档案保管好、利用好、开发好,让红色文化浸润江山大地。”在江山市档案馆副馆长周煌看来,这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和鼓舞力量。

家门口的红色资源要收好更要盘活

江山如画,岁月有声。在“档案见证江山”主题展厅,每一张见证岁月变迁的老照片,每一件承载了历史记忆的物件,周煌都如数家珍。

“整个展厅蕴藏着江山档案人的心血,通过图片、档案、影像、场景等多元融合的方式,以‘古韵悠远、峥嵘岁月、时代新篇’三个篇章,再现江山悠久的历史文化、光荣的革命传统和新时代的奋斗成就。”在周煌看来,档案不仅承载着历史印记,更留住了当地的乡愁,在此基础上打造的展厅,更是宣扬 “四史”教育、传播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

“档案工作要化被动为主动,我们在深挖内部资源的同时,也以馆藏档案为媒介,谋求外部合作,发动民间力量来进一步丰富馆藏档案。”这其中,不少档案正是在档案馆的积极努力下重回大众的视野。

清代《清漾毛氏族谱》原件如今珍藏在江山档案馆内。江山市档案馆供图

镇馆之宝当属征集而来的一套清代《清漾毛氏族谱》。这套族谱不仅是“毛泽东祖先系清漾毛氏后人”的有力史料佐证,还成功入选首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当地的清漾村也因为一件档案名声鹊起,从一个普通的江南小村落成为闻名遐迩的“江南毛氏发祥地”。 

抗美援朝老兵后代捐赠的部分实物档案。江山市档案馆供图

“不仅于此,馆内还围绕江山党史重大事件、重要人物进行了广泛的资料征集。每当获赠珍贵的档案,连同我在内的档案人都很激动,也坚定了信念,那就是一定要把这些具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档案用好用活。”周煌说。

基于已掌握的这些生动丰富的红色资源,江山市档案馆自觉担主角、站前台,当先锋、作示范,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全方位的宣传活动,充分发挥了红色文化凝心聚魂的时代作用。

8090宣讲员为学生讲解红色故事。江山市档案馆供图

不仅与江山当地媒体合作拍摄了解放江山纪录片《诗中黎明》、微视频“红色传家宝”等,拍摄的以“使命·红色暖力量”为主题的专题记录片“星火一一洪岩顶”更作为党员教育片播出;与此同时发动档案馆的自身力量并积极组建8090宣讲团,带头讲好江山红色故事。用红色文化滋养党员干部群众,使红色文化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红色文化根植大地更要厚植心中

今年11月15日,在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当年中国人民营救美军飞行员的事迹再次被提及,而在今年10月底,受到中方邀请,美国飞虎队老兵及其后代一行30多人访华,一路沿着飞虎队的足迹,重游故地,重温历史,成为了中美友谊世代相传的佳话。

时间回到1942年的“杜立特空袭”事件,为一雪日本偷袭珍珠港之耻,美军杜立特中校率16架轰炸机对日本实施空中轰炸。在完成轰炸后,由于导航、联络、天气等原因,16架飞机未能按计划安全降落在衢州机场,有65名飞行员迫降在中国浙江、安徽、江西、福建等地,其中有6名美军飞行员被江山人民成功营救。

馆藏救护美军飞行员的珍贵档案入选第三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江山市党史研学地图

在江山市档案馆的馆藏档案中,就有对迫降在江山境内的6名飞行员实施营救的相关记录,浙江省档案馆、象山县档案馆、遂昌县档案馆与江山市档案馆联合申报的《浙江抗日军民救护遇险盟军档案》还入选了第三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这些档案资料成为这一事件的重要展示窗口。

2016年,以“浙江抗日军民救护遇险盟军档案”为主题的展馆——中美联手抗日纪念馆暨江山民众救护杜立特行动美军飞行员事迹陈列馆在仙霞关景区落成。

“我们主要负责展馆布展的内容、文稿、史料征集等。”江山市档案馆党史方志科副科长杨良英透露,里面有不少实物展品,都是当年档案馆原馆长徐青带领工作人员你一锄头、我一铁锹挖掘出来的。如今,这些重要档案和历史佐证都被一一呈现在游客面前,累计有超30万人次参观。

“如何立足自身优势,突破发展瓶颈,在档案工作开放合作方面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也是江山市档案馆积极思考践行的方向。”周煌表示,杜立特行动纪念馆正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在原馆长徐青的积极推动下,近年来,江山市档案馆与旅游部门、各镇村积极开展合作,选择在人文历史契合度高的景区、景点、革命遗址等处,以“馆外馆”的形式建设主题展馆,让档案走出深闺,贴近社会更面向游客,实现了经济效益和档案事业的循环双向推动。

中共江(山)浦(城)县委旧址。江山市党史研学地图

“我们还对地方红色文化建设实现精准供给,最大限度地发挥地方档案文化资源优势。”周煌介绍,市档案馆还多次与退役军人事务管理局对接,解决了江山第一个共产党员姜天巢墓地和墓碑问题,同时帮助大陈乡早田坂村申报以红军北上抗日日先遣队宿营和战斗地为主要内容红色项目,项目资金高达1000万。

江山市党史研学地图。江山市党史研学地图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江山市档案馆还与市委宣传部、市委组织部合作,在全市红色教育基地中遴选5家党史学习教育中心场地,并绘制“江山市党史研学地图”,推出“1+5”党史研学精品专线。

“让红色文化根植江山大地,更厚植人们的心中。” 周煌表示,接下来,江山市档案馆还将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档案工作走深走实,不断扩大档案文化的社会影响力,让档案馆展厅在内的多个红色教育基地成为铸魂育人的生动课堂。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专题
【专题】浙档有品:让档案“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