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走进义乌“红糖之乡” 这场民生议事堂“有点甜”

潮新闻 记者 龚书弘 编辑 童晓2023-11-20 01:21全网传播量1万
00:00
00:00

红糖又飘香,“蔗”里最甜蜜。红糖作为“义乌三宝”之首,不仅仅是农产品,其背后是从种植业到加工业再到商业乃至物流业的庞大产业链,红糖产业带动村民收入逐年增长,“做大做强甜蜜事业”成为广大群众共同期盼。

如何帮助实现群众的期盼?11月18日,金华市政协“八婺同心 助农共富”政协在行动“民生议事堂——蔗里最甜蜜”座谈会在义亭镇西楼村召开,为全力推动义乌红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凝聚共识、献计献策。

座谈前,与会人员重点围绕义亭镇红糖产业生产销售情况进行现场走访、实地察看,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在实地考察基础上,委员们聚焦红糖产业销售模式、科技强农、文化挖掘、品牌打造等领域,说问题、提建议、谈感受,协商气氛热烈。

义亭镇是义乌糖蔗生产核心区域。数据显示,2023年该镇糖蔗种植面积4500余亩,占义乌糖蔗种植总面积的80%以上,糖蔗年产量约3.4万吨,红糖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近2.56亿元,带动农民就业1万余人,从业农民可支配收入6万元以上。市政协委员、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斌提出,要以创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为契机,在品牌建设、产业提升、文化挖掘和产品宣传上下功夫,做好“品牌、标准、文化、宣传”四篇文章。

“农业要振兴,就要插上科技的翅膀。”政协委员骆遥建议,要加快糖蔗人工种植向机械化种植转变,降低糖蔗种植成本,带动产业增收。红糖产品要延伸,除去传统义乌红糖及红糖制品,红糖加工设备、红糖的产业经验都可以成为红糖产品。此外,要做好红糖细分领域的探索,建好义乌红糖区域品牌,积极开拓海外销售市场。

当前,义亭红糖产业从糖蔗种植到红糖加工,逐步融合地方特色传统食品加工文化,添加农业采摘、体验式加工、特色餐饮,形成了“游购娱”一条龙的旅游产业发展新模式。政协委员楼更生建议,围绕红糖产品种植加工的全过程,有机结合民俗节庆、风土人情、诗词歌赋、典故传说、书法绘画等文化,开发具有鲜明地域特点和乡土特征的红糖产品,可以有效增强义亭红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发扬红糖饮食文化,以美食体验带动产品宣传。

“重视农业+文旅深度融合模式,让红糖产业成色更足”“加强对农村急需实用人才的培育,着力培育一批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需要的科技服务人员、营销能人、生产能手、社会管理人员等各方面实用人才”“打造美丽乡村精品线路,深度融合乡村本土文化,以点带面,以线促富,绘出农业发展同心圆”……活动现场,沁人糖香馥郁飘散,真知灼见不断涌现,声声诤言汇聚为推动“甜蜜事业”发展的“金点子”。

一块红糖解乡愁。金华市政协副主席蔡艳对义乌的助农氛围、红糖产业发展给予肯定。她表示,要提高站位,统一思想,做优做强“土特产”,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深挖农产品传统文化,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要根据实情,发挥优势,认真梳理谋良策,深耕产品细分领域,发挥义乌小商品大市场优势,赋能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要集成创新,打造共富体,蹚出富民新路径,深度融合有效匹配资源,集成产业链全要素裂变式发展,助力“土特产”都市化、国际化。

相关专题
义亭新闻专栏
相关新闻
参展首日就做了500杯 用义乌红糖做的奶茶是什么味道?
共富体验官看振兴|这里是“红糖之乡”义亭镇
03:21
义乌首届国际红糖丰收文化节启幕 现场又甜又欢乐